科技动态
2019-02-14
宁夏石化技术攻关提高外排废水处理能力
为确保工业废水全部及时高标准绿色排放,宁夏石化炼油厂成立攻关小组对污水厂各工段开展技术攻关工作,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外排废水处理能力提高30立方米/时,COD和氨氮含量分别降至32毫克/升、1毫克/升,大大优于国家最新规定COD含量小于60毫克/升和氨氮含量小于8毫克/升的排放标准,全部废水外排合格率100%。”5月20日,宁夏石化炼油厂副厂长、攻关小组组长闫军红说。
炼油厂污水处理装置2017年提标改造以后,为适应新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水污染物的排放限值,针对运行中出现的各工段出水水质大幅波动、应急池液位高、新区SBR池处理量大难度高、一级两级气浮加药系统故障频繁等问题,去年12月,炼油厂成立污水场平稳运行攻关小组,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工作。通过前期技术攻关和大量数据收集,攻关组研究制定了多种有效措施,从工艺上对污水厂各工段工况进行调整,加强上游来水的控制。不断加强过程管控,除外排水合格外,中间过程指标,各工段出水合格率也显著提高。设备上加强对设备及技改项目相应调整。安全环保上加强对各车间外排水合格排放的监督工作,确认预处理池各项排放指标合格。
通过积极有效的技术攻关,炼油厂目前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趋于稳定,整体水质质量合格率明显上升,去除率总体上升21.5%。SBR池的硝化反应率达到80%以上,平均每天能稳定处理进水氨氮200毫克/升的废水200立方米,确保了炼油厂正常生产及国产化大化肥开车污水达标排放工作,有力保障了工业用水的绿色排放。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7349期)
全球首个净零碳排放氨肥生产项目启动
5月20日,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下设的气候投资公司公布了一项最新投资。该投资是迄今为止在美国境内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
这一项目每年将从与Wabash Valley Resources公司位于同一地区的氨肥厂捕获和封存150万吨至175万吨二氧化碳。这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净零碳排放的氨肥生产厂。
OGCI表示,化肥企业一直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该项目将帮助位于同一地区的化肥生产企业减少碳足迹。
气候投资公司CEO普拉蒂玛指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将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投资是公司践行‘利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促使工业部门低碳化转型’的力证。期望各团队通力合作完成项目,证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对抗气候变化的可行路径。”
2016年11月,中国石油、BP等OGCI成员企业的领导人在伦敦发布了《OGCI共同宣言》,宣布为响应《巴黎协定》设立总额为10亿美元的气候投资基金,同期提出了本行业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方向,包括减少天然气生产储运过程的甲烷排放、利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降低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强度等。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的热点技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结果显示,几乎所有气候变暖警告场景都需要这项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作为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将在世界能源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BP曾多次公开表示,受益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脱碳天然气将在低碳未来中成为最有成本效益的能源之一。道达尔也正在致力于研发应对气候变化的油气开采新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并将用大约10%的研发预算攻关这一领域。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7352期)
海水藻类生产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
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以海藻为食的微生物制成的新型可生物降解塑料。特拉维夫大学Porter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的Alexander Golberg表示,“我们的新工艺用海洋微生物生产可完全回收成有机废弃物的塑料。工厂已经商业规模生产这种生物塑料,但他们采用的是需要农田和淡水的植物。我们提出的这个工艺将使缺少淡水的国家,如以色列、中国和印度,能够从石油衍生的塑料转向海水藻类微生物制的生物降解塑料。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基础研究,寻找最适合生产不同性质生物塑料聚合物的最佳细菌和藻类。”美国正在进行类似的尝试。可生物降解产品不仅对环境有利,而且使用藻类也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据报道,上周,美国能源部向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学家拨款200万美元,用于开发基于生产藻类塑料聚合物的低成本技术。据生物多样性中心环境组织称,在构成约40%世界海洋表面的漩涡集合中可发现数十亿磅的塑料。按目前的速度,预计到2050年塑料将超过海上所有的鱼类。
(摘自中外能源2019年第5期)
中国石油创新推进我国润滑油“品质革命”
记者6月10日从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获悉,由中国石油牵头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性能润滑油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获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润滑油生产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由于缺乏先进的高品质基础油生产技术,我国高品质基础油产能仅占6%,75%的高品质基础油依赖进口,高档内燃机油市场70%以上被国外知名品牌占据。攻克高品质基础油生产技术,创建润滑油标准和测试方法,开发高端润滑油产品,全面提升润滑油生产技术水平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2017年,中国石油石化院、润滑油公司发挥综合优势,组织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从制约高品质基础油生产的4个关键问题入手,集基础研究、共性技术、产业化示范、新产品开发于一体展开研究。
两年来,项目团队在高品质润滑油分子结构、性能调控和关键过程基础研究,以及石油基蜡油、F-T合成油加氢异构深度转化等核心技术领域,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高含蜡石油基蜡油加氢异构深度转化催化剂,在大庆炼化20万吨/年异构脱蜡工业装置成功实现工业应用;乙烯齐聚高收率生产线性长链α-烯烃技术完成了百吨级中试,即将开展工业试验;低黏度PAO基础油技术开发出高活性规整聚合催化剂和多相流连续聚合专用反应器,形成1万吨/年成套技术工艺包,已开展工业装置设计;研制出高性能CI-4柴油机油、GF-5汽油机油产品,制定并发布了CJ-4柴油机油产品标准。
近两年的研究大力提升了我国润滑油技术研发水平,对支撑我国润滑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7364期)
资料合格率达到100%涩北气田二维先导试验获成功
5月29日,台东——台吉乃尔横波二维先导试验项目资料经现场专家验收,资料合格率达到100%。此举标志着青海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台东——台吉乃尔横波二维地震先导试验获得成功。
2018年,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在青海油田驼峰山——盐湖——哑叭尔启动了国内首个横波震源工业化应用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为了扩大横波震源工业化应用项目,东方物探决定今年继续在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开展横波三维现场试验攻关,为集团公司重大专项三维试验区选择和项目采集参数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落实该区是否存在断裂控制气藏及横波恢复气云区构造成像和岩性气藏分布。
该项目于今年5月开始运行,期间经过两级首席物探专家集体“会诊”,依据地震条件及资料品质,优选柴达木盆地台东地区过台南9井和台吉乃尔地区过台中1井部署2条20千米二维先导试验线,采用3S3L宽线+双源(PP波+SH波)激发+三分量检波器接收采集技术。
项目试验期间,东方物探为了向新研发的横波震源装备提供技术验证,一并开展了详细横波震源出力锁相方式试验和横波可控震源关键参数试验。
为了确保项目试验获得成功,青海物探294队先后进行3轮现场踏勘,针对台吉乃尔大风蚀残丘区详细绘制了施工草图,确保震源点到位;结合台东软碱地区和台南气田作业区,精细制定野外施工方案并进行了桌面推演,确保野外采集得到高品质横波单炮记录。
该项目历时12天,累计完成3 172炮采集任务。目前试验资料已经开始室内处理和分析。青海物探方法研究所副所长吴永国说,该项目试验成功,将为柴达木盆地天然气勘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73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