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煤炭企业高风险作业安全控制能力的探讨
2019-02-14李国为
李国为
(陕西陕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榆林 719000)
0 引言
煤炭开采业作为高危行业[1-3],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管理原则,井下现场的诸多作业均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随着在煤炭行业安全管理新模式、新经验不断的提炼推广,煤炭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清楚地认识到高风险作业管理的必要性[4],从管理事故和隐患向管理风险转变。为了加强生产现场高风险作业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高风险作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陕北矿业公司总结并固化了一套高风险作业安全控制的管理机制。
1 高风险作业定义
井下作业根据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5-7]可分为:风险等级Ⅰ级(红)—重大风险作业,Ⅱ级(橙)—较大风险作业,Ⅲ级(黄)—中度风险作业,Ⅳ级(蓝)—一般风险作业。
高风险作业是指Ⅰ级(红)重大风险作业和Ⅱ级(橙)较大风险作业。即在作业过程中存在重大、较大安全风险,根据事故统计分析,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几率最大,需要采取控制作业的措施。
2 井下高风险作业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2.1 高风险作业现场风险识别不到位
以往高风险作业的风险辨识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均由作业人员完成,作业单位进行安全评估或审查时,其风险辨识和安全技术措施主要依靠经验。而实际情况是作业人员大部分不了解作业现场的实际风险,不能够全面准确地辨识工序、设备等存在的风险。
2.2 监督监护人缺乏风险管控能力或不履职尽责
作业过程中现场的施工组织监督、监护人缺乏对高风险作业标准的学习和理解,对作业中产生的风险认识不到位,不能及时纠正和制止作业中的违章行为。还有部分监护人玩忽职守,对安全措施不确认,监护中不关注作业人员的行为,造成风险失控。
2.3 标准化作业开展不规范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关规定难以贯彻实施,作业前没有组织实施现场勘查,风险分析和预控工作把握不明确,人员防范措施有缺项,少数作业人员不注重细节,对现场发现的风险引不起现场负责人的重视[8-9]。三大措施、工作指导书学习效果不明显,每位作业人员不能够熟练运用。
2.4 领导干部对高风险作业的关注较少
传统观念认为高风险作业的管理部门应该是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其他领导很少关注现场的高风险作业,这就造成其他专业部门对现场高风险作业不闻不问。但井下高风险作业设计的专业广泛,单靠安全管理人员很难全面识别风险,如果领导不协调生产、机电、地测、通风等专业部门相互配合,共同识别风险,现场的风险就无法得到全面管控。
2.5 不办理安全许可和工作票
部分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高风险作业前不办理安全许可和工作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负责人对安全许可和工作票的概念模糊不清,有工作票代签名现象,经验主义时有发生。
3 改变高风险作业安全控制模式
3.1 高风险作业类别划分
根据陕北矿业公司各矿井的实际及周边同等条件的矿井安全生产事故经验教训,将高风险作业主要分为12种。①机电设备检修作业。对井下采煤机、综掘机(连采机)、皮带机、支架等机电设备的检修作业;②动火作业。《煤矿安全规程》允许范围内的井下电焊、气焊、切割作业;③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在人员进出有一定困难或限制的封闭、半封闭设施、空间(场所)的作业;④采掘、井巷维修作业。进行采煤、掘进、支护及巷道维修、挑顶起底作业;⑤起重(吊)作业。使用各种机具将重物吊起并使重物发生位置变化的作业;⑥高处(空)作业。在高处、设备上进行的作业;⑦交叉作业。凡一项作业可能对其他作业造成危害或对其他作业人员造成伤害的作业均构成交叉作业。交叉作业包括立体交叉作业和平面交叉作业;⑧拆安搬(运)作业。采掘工作面设备安装、回撤和大型设备、部件的搬运作业;⑨停送电作业。井下任何涉及带电设备的检修或维护,按照规定办理停、送电手续的作业;⑩爆破作业。井下进行放炮的作业;隔离闭锁。需对有害气体或有毒有害危险物质采取隔离措施,或对有风险的设备采取闭锁的措施。如:井下各类闭墙、各类保护及防护设施、上下隅角挡风设施;采煤机及综掘机截割部闭锁、综采面“三机”及“三专两闭锁”等。
3.2 高风险作业的辨识和评估
根据高风险作业风险辨识和评估的结果,识别、分析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风险因素、事故类型,制定高风险作业安全标准,即制定高风险作业最低风险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要求及详细的操作流程。
当出现以下3种情况时,要对高风险作业进行重新辨识和评估。①当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隐蔽致灾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要对高风险作业等级、类别进行重新辨识、评估;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要对所涉及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进行辨识、评估,找出作业过程中涉及的高风险作业;③当本单位和周边矿井发生死亡、涉险事故,或全国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后,应围绕事故教训,对本单位高风险作业等级、类别进行重新辨识、评估。
3.3 制定高风险作业安全标准和实施方案
要根据高风险作业风险辨识和评估的结果,识别、分析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风险因素、事故类型,制定高风险作业安全标准,即制定高风险作业最低风险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要求及详细的操作流程。
进行高风险作业前,施工单位要根据风险辨识和评估结果,确定危险源,评估风险等级,制定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报业务管理部门及总工程师处审批后,安监部门备案。实施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①作业项目、次数、作业时间;②使用的主要设备、工具、仪器等;③作业场所及其现场准备情况;④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的责任分工;⑤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风险等级类别划分;⑥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要求和事故预测及其应急预案;⑦作业人员教育培训;⑧其他事项。
3.4 高风险作业管控方法
作业清单管理:高风险作业推行计划作业清单管理和非计划作业问询管理制度。业务管理部门在安排工作任务的同时下达作业清单,对照清单明确任务、落实措施、理清风险。
安全许可(工作票):高风险作业必须通过矿级领导审批、授权,业务部门许可后方可开工作业。安全许可单(工作票)内容主要包括:作业名称、地点、计划开工时间、施工单位、作业内容、现场负责人、班组长、安检员、盯防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信息、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主要风险管控措施等内容。
领导干部现场盯防,作业现场必须明确其职责:施工单位指派现场负责人(跟班队长),负责现场作业的统一管理;施工单位指派班组长,负责现场施工组织;下达作业任务单位(部门、科室)必须指派现场盯防管理人员,负责对作业现场设备、设施、工具和现场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督促落实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等;安监部门指派现场专职安检员,负责作业前的安全检查确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监护和作业后的安全复查工作,并对违章作业及时纠正。
3.5 高风险作业的实施和监控
在高风险作业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以下4个方面,确保实施过程中风险在可控范围。①施工单位接到经批复的安全许可单(工作票)、实施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措施有关要求,在规定的区域、时间内完成作业;②严禁未经许可擅自实施高风险作业、扩大作业区域或延长作业许可时间;作业前,现场负责人须对班组长、作业人员、安检员、现场盯防管理人员进行安全交底;③现场负责人、班组长、安检员、现场盯防管理人员要落实风险处置措施,完成作业前的检查确认;作业过程中,现场负责人要根据作业条件的变化,作业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或隐患等及时调整风险控制措施,并再次安全交底确认;④为排除解决突然发生的风险因素,来不及办理安全许可(工作票)审批手续的,现场负责人可采取临时紧急安全防护措施或启动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但必须将情况及时报告安监部门和相关业务管理部门。若工期延迟,必须重新审批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许可单(工作票);作业结束后,经现场负责人、现场盯防管理人员、安检员检查确认后,方可清理作业现场,并将作业过程和完成结果记录单报安监部门备案、销号,安监部门要将高风险作业记录整理归档。
3.6 持续测量、分析、改进
要对高风险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持续动态辨识、评估,防止因作业过程中环境、设备等变化造成风险因素遗漏或辨识、评估不到位而导致风险事故。同时对高风险作业实施方案、安全措施进行动态持续辨识评估、分析、改进。通过作业过程和结果反馈提升方案、措施、规程的适宜性、有效性、充分性,使反馈的信息成为今后同类作业的重要管控依据,使安全技术措施全覆盖、全屏蔽风险因素,防止因方案、措施、规程存在漏洞和盲区引起事故。
4 结语
2018年以来,陕北矿业公司在实施高风险作业安全控制管理新模式后,高风险作业中未发生一起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隐患数量也有明显的下降,效果显著。
高风险作业管理离不开严格的监督和考核,但单靠严格的监督和考核也无法达到本质安全的目标。这就要求各煤炭企业不仅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培养员工接收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还需要全员对安全文化的认同,让员工自觉主动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真正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得到落实,风险得到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