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幼儿心理,用爱保护幼儿心灵

2019-02-14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1期
关键词:毛毛点点入园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幼儿园 张 显

九月开学了,孩子们再次让美丽可爱的幼儿园里到处布满了欢声笑语。

入园焦虑是每个宝贝新入园时必然会经历的,这是宝宝的第一课、家长的第一课,亦是老师的第一课。对此,我有针对性的阅读了《宝宝初入园》和《捕捉儿童敏感期》两本书。以下,我将从安全关系暂时缺失、依恋关系、心理防御机制这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1.安全需要暂时性缺失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层次分为五层,最低层是生理需要,第二层就是安全需要。幼儿刚入园时,因陌生的环境而产生了安全需要暂时性缺失,此时就会紧张、害怕,虽然入园的逐步适应让他们对幼儿园这个环境有了一定了解,但独立入园还是会让其变得焦虑。

点点是我们班最小的小姑娘。最初,由家长陪伴着入园适应时就一步也不肯离开妈妈,走到哪儿都要抓着妈妈的手,妈妈不在就表现出紧张害怕,点点妈妈也说点点从小就没离开过她。其后的独立入园让小小的她一下子焦虑起来,每每哭得让人心疼——我抱起她轻拍着、抚摸着:“宝贝宝贝不哭了,我们点点最棒了,你是想找妈妈是吗?老师知道了,点点不哭,老师抱抱,老师像妈妈一样,幼儿园里老师很爱你,我的点点最棒了不哭不哭……”慢慢地,点点的情绪渐渐稳定,开始融入集体活动,能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能大口吃饭……安抚是老师与幼儿逐步建立关系的过程,我和她的拥抱也使她逐渐对幼儿园和老师有了安全感,让她知道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在幼儿园也很安全,使她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

2.依恋关系

入园前,幼儿已与父母及家人建立了较固定的依恋关系,按照依恋情绪的心理成因,幼儿的依恋情绪大致可以分为3种,即安全型依恋、“焦虑——抵抗型”不安全依恋和“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

毛毛是“焦虑——抵抗型”不安全依恋类型的宝宝。他有些羞怯,很依赖姥姥,不愿探究新的环境,也不去关注其他小朋友。姥姥送他入园他会伤感地大哭,情绪极易波动。我试着引导毛毛将注意力转移到我身上,我把他抱在怀里,通过轻轻地拍打,安抚毛毛的情绪,给他一个可以依赖的新的对象。慢慢地,毛毛的情绪变得稳定了,我将他安抚坐在小座位上,陪他与小朋友共同游戏。之后,毛毛也渐渐融入了这个环境。

3.心理防御机制

宣泄——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是排解或释放紧张情绪的过程。

聪聪周五早上又哭了,虽然今天有了小玩具的陪伴,但他依然显得特别难过……聪聪第一次哭到跺脚,而此时的我只是蹲在他身边,静静地看着他、轻轻地拉着他的手,我没有制止他哭泣,我觉着他需要这样一个发泄的时间和过程,所以,我在保证他不会摔倒碰伤的前提下任由其发泄一会儿,这是情绪的宣泄。过了一小会儿,我抱住他轻轻拍他,试图用问答的方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幼儿园里是不是有好多小朋友?小朋友可以和你一起玩;幼儿园里还有老师妈妈,老师妈妈会像妈妈一样爱你、陪着你;你看,还有小玩具也在陪着你,对吧!这样好不好,咱先擦擦眼泪和鼻涕,然后喝点儿水润润嗓子(此时聪聪的情绪已经平静多了)。”又聊了一会儿,我就带着聪聪回到了他的座位上,聪聪也慢慢从找妈妈的情绪中转移出来,融入小朋友之中一起活动了。看到聪聪露出灿烂的笑容,我的心里特别暖。

关注幼儿心理,用爱保护幼儿心灵,注重幼儿身心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希望小宝贝们都能在我的爱中尽快适应多彩的幼儿园生活。

教 育 感 言

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心理,去理解和爱护他们,让他们与我们之间建立信任感,以增强孩子们对外界的信任,使他们充满安全感,让孩子们在爱中勇敢健康的成长。

猜你喜欢

毛毛点点入园
免票入园
毛毛猫的日常
毛毛猫的日常
毛毛猫的日常
点点
点点
点点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姜为什么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