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那拉提成矿带哈拉军山金、钨成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靶区优选

2019-02-13秦升强韩东王青史高飞王虎王超

山东国土资源 2019年2期
关键词:闪长岩成矿

秦升强,韩东,王青,史高飞,王虎,王超

(1.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 青岛 266101;2.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4;3.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 库尔勒 841000)

科克苏南位于新疆天山山脉西段,那拉提断裂北侧,区内构造变形复杂,是西天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成矿的有利地段。笔者以该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成果为基础①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特克斯县科克苏南一带1∶5万地球化学普查报告(水系沉积物),2014年。,统计分析了区内各种地球化学参数,依据R型聚类分析,研究了区内元素的共生组合特征,圈定了综合异常,在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化探异常特征及异常查证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优选了找矿靶区,指出该区具有巨大的金、钨等多金属矿找矿潜力。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Ⅰ级)伊犁-伊赛克湖微板块(Ⅱ级)伊宁中央地块(Ⅲ级)的西南边部,其上叠加石炭纪岛弧(Ⅳ级),南邻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微板块之对接带-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成矿区带属古亚洲成矿域(Ⅰ级)西南天山-西天山金、锑、汞、铜、铅锌成矿带(Ⅱ级)那拉提成矿带(Ⅲ级)内(图1a)[1]。

研究区地层划为中天山-马鬃山地层分区巴仑台地层小区,出露的地层主要由老地块-中新元古界变质基底和石炭纪岛弧-上古生界沉积盖层组成,其中以长城系和青白口系分布最广。

区内侵入岩发育,以中酸性岩为主,侵入时代主要为泥盆纪和早二叠世,并以近EW向延伸的哈扑萨朗-哈拉汗特苏断裂为界,以北为泥盆纪侵入岩带,以南为早二叠世侵入岩带。

区内火山岩主要分布在长城系特克斯岩群莫合西萨依岩组和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次为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喷发类型为裂隙式喷发,火山作用方式以喷溢和爆发为主。

区内除新生界未变质外,元古界、古生界均有不同程度的变质,变质作用总体以区域变质为主,变质程度最高达低角闪岩相。此外在构造带部位发生有动力变质作用,岩体边部发生接触变质作用。

1—第四系;2—古-新近纪沙湾组;3—晚二叠世铁木里克组;4—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组;5—早石炭世阿克沙克组;6—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7—南华纪别西巴斯套组;8—青白口纪库什台群;9—蓟县纪科克苏群;10—长城纪莫合西萨依岩组;11—长城纪泊伦干布拉克岩组;12—长城纪珠玛汗萨依岩组;13—中二叠世闪长岩;14—早二叠世花岗斑岩;15—早二叠世钾长花岗岩;16—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17—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18—泥盆纪二长花岗岩;19—泥盆纪花岗闪长岩;20—泥盆纪英云闪长岩;21—逆断层及产状;22—隐伏断层;23—韧性剪切带;24—地质界线;25—1∶50万金元素异常;26—1∶50万钨元素异常;27—1∶20万铅矿物重砂异常;28—1∶20万白钨矿重砂异常图1 研究区地质略图

区内主体构造单元为伊犁裂谷伊什基里克晚古生代裂谷系。构造线总体为近EW向或NWW—SEE向,各地质体之间多为断层接触,并形成由北向南的逆冲叠瓦式推覆构造系统。

1.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1.2.1 元素区域分布特征

研究区北部(即哈扑萨朗-哈拉汗特苏逆冲断裂以北)元古界及泥盆纪花岗岩中W,Sn,Bi明显呈高背景,并在西北部小哈拉军山一带金、铜也显示出较高背景,而南部基本没有异常元素显示,说明哈扑萨朗-哈拉汗特苏逆冲断裂及上盘中的次级分枝断裂具有较突出的控岩和控矿特点。

1.2.2 区域化探异常特征

在1∶50万伊宁幅地球化学异常图上,研究区位于察布查尔—阿克塔什金、铜、镍、钨、铅锌综合异常带的南部,在大恩别列一带圈定出以W为主的乙3类综合异常一处,在小哈拉军山一带圈定出以Au为主的丙类综合异常一处,两异常被同一个W的外带异常所包含。另据莫合尔幅1∶20万区调成果,区内圈定出白钨矿、铅矿物异常2处,其中白钨矿、铅矿物异常与1∶50万大恩别列W化探异常相套合(图1b)。

大恩别列W异常:规模较大,呈横贯东西的不规则长条分布,具三级(大恩别列一带)浓度分带。中带呈NWW向不规则椭圆状,内带呈SN向规则椭圆状,总面积122km2。W浓集中心明显,W元素平均含量13.2×10-6,峰值110×10-6,有Be,F,Bi,Sn,Y等伴生。另在大恩别列W异常中带包含一处白钨矿重砂异常、一处铅矿物重砂异常,且白钨矿重砂异常内发现了大恩别列中型钨矿床。

小哈拉军Au异常:异常位于研究区西北部小哈拉军山一带,面积约50km2,伴生元素有Cu,Zn,Ag,Hg,Sb,W,Bi,Be,其中Au平均值为4.3×10-9,峰值为5.0×10-9。

2 样品采集测试及质量评述

样品布设严格参照1∶5万地球化学普查规范要求;野外采样采用手持GPS卫星定位仪结合地形图定点,定点误差在图上的平面误差不大于2mm。

研究区内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均存在风积黄土、细粒级金次生富集的干扰,且干扰主要出现在-80目细粒级;以及在流水作用下,元素在水系沉积物中的富集与贫化也主要出现在-80目粒级。因此,该区水系沉积物测量选择的粒级为:-10~+80目[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所,新疆西天山、阿尔泰山干旱荒漠景观区化探方法研究成果报告,2006年。。该截取粒级可有效排除风积物和水系沉积物中金次生富集的干扰。可有效避免或减弱元素因重矿物分选而产生分异形成的对区域分布规律的影响[2-3]。

水系沉积物样品分析测试工作由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实验室承担,其中Au采用化学光谱法(HC-ES);Ag,Pb,Sn采用光谱深孔电极法(AES);As,Sb,Bi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法(AFS);Cu,Zn,Cr,Co,Ni采用原子吸收光度计法(AAS);W,Mo,Cd采用示波极谱仪法(POL)。

样品分析Au,Ag,Cu,Pb,Zn,As,Sb,Bi,W,Sn,Mo,Cr,Ni,Co,Cd等15种元素,分析结果报出率均大于95%;Ⅱ级标样合格率为98.00%;密码检查样合格率100%;采集重复样93件,约占2.3%,合格率100%。样品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质量等级评定的优良标准,数据质量可靠,可以做为制作地球化学图和其他相关图件的基础数据。

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单点样的分析结果,依据各元素的分析数据直接成图,所有数据资料采用金维GeoIPAS软件处理,依据分析数据对区内的各种地球化学参数,如平均值、标准离差、变异系数等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总结出区内地球化学特征,提取找矿信息。

该区属同一大地构造单元,区域地质背景、地层、岩浆岩分布特征区别不大,处于同一个地球化学分区内,化探数据处理时未进行地球化学分区。一般认为岩石中常量元素服从正态分布,而微量元素多为对数正态分布,所以在确定区内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异常下限之前,将其转换为常用对数[4]。

4 地球化学特征

4.1 元素背景分布特征

根据样品分析测试数据,剔除大于+3S的特高值和小于-3S的特低值,求出各元素的平均值与克拉克值[5]以及新疆北部地区背景值[5,6]进行比较(表1)。

表1 区域背景值统计

注:表中方差和变异系数均为剔除特高值后的计算结果;浓集系数=研究区背景值÷克拉克值;富集系数=研究区背景值÷新疆北部背景值;元素含量单位:Au元素为×10-9,其他元素为×10-6。

由表1可以看出,相对克拉克值来讲,区内富集的元素有Ag,As,Sb,Bi,相对贫化的元素有Au,Sn,Ni,其他元素接近克拉克值;相对新疆北部地区来看,相对富集的元素有As,Sb,Mo,Co,相对贫化的元素有Sn和Cr。

4.2 元素分布与分配特征

各元素在分布分配上严格受区内断裂构造控制,且不同时代地质体及不同岩性间有着不同的分布分配特征。其中,中低温元素主要受到近EW向主断裂及次级断裂控制,又受到不同地质体的控制;中高温元素则主要受到岩浆岩控制。

长城纪时期是该区地壳活动最活跃的阶段,主要呈断裂活动剧烈、岩浆活动频繁、变质活动强烈等特征,从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岩浆均有发育,是该区的主要成矿阶段,多数成矿元素都在此阶段富集,主要有Au,Ag,As,Sb,Bi,Cu,Pb,Zn,W,Sn,Cr,Ni等。

自蓟县纪到石炭纪,只有少量与中基性岩有关的元素及低温热液元素呈现富集状态,如Sb,Pb,Mo,W,Cr元素富集;早二叠世主要表现为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富集的元素主要有Bi,Pb,Zn,W,Sn,Au等与热液有关的元素,其他的活动表现为弱势。其中在早二叠世有一次独立的侵入期,岩性主要为闪长岩和辉长玢岩,这次地壳活动、热液活动比较频繁,进而也伴随着元素的迁移频繁,从而造成了如Au,As,Pb,Zn,Cu,Co,Ni等与热液有关元素的富集。中二叠世到第四纪,地壳稳定,富集的元素主要表现为次生富集。

元素分布从全区来看,Au,Ag,Cu,Pb,Zn,As,Sb等与中低温热液活动有关的元素高值区、高背景主要沿各级断裂及褶皱分布,与之密切相关的地层为长城纪特克斯岩群泊仑干布拉克组、莫合西萨依组;W,Sn,Mo,Bi等高温元素高值区、高背景区主要与中酸性侵入岩密切相关;Cr,Ni,Co等基本反映出中基性火山岩及侵入岩的分布范围。

4.3 元素组合特征

为研究区内元素的共生组合特征,以相关系数作为相似性度量,将区内全部数据进行R型聚类分析,其R型聚类分析谱系见图2。

图2 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

从图2可以看出,区内Cr,Ni元素相关性最好,其相关系数达0.799,其次为Co和Ni,Pb和Ag,Cu和Co,Cu和Zn四组元素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596~0.706。在相关系数0.1的水平上全区元素合为一组。相关系数在0.35的水平上,全区元素可分为7组:第一组:Cr,Ni,Co,Cu,Zn,Mo,Cd为中高温元素组合;第二组:As,Sb为典型的低温元素组合;第三组:Pb,Ag性质不明元素组合;第四组:Bi;第五组:W;第六组:Sn;第七组:Au。第一组元素组合特征明显,应与中基性岩有关;第二组应与断裂构造有关;第三组性质不明;四、五、六、七组以单元素组合为特征,显示了其各元素应只与成矿有关,这与异常查证中发现的金、钨矿点相吻合。

4.4 异常的圈定和分类

4.4.1 单元素异常圈定及排序

4.4.2 综合异常圈定及排序

在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图的基础上,根据元素的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结果及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所处的地质环境,将相关元素的异常按其形状近似性归并,并在此综合异常的异常元素中,选择1~2个主成矿元素,将其浓度分带的等量线勾绘出,使之呈一综合异常透绘到地质矿产图上。并根据异常面积、平均值、NAP值、浓度分带、伴生元素组合、成矿地质条件等六项指标对异常进行综合排序[10-11]。最终全区共圈定以金铜为主的综合异常19个,其中甲类异常3个、乙类异常8个、丙类异常4个、丁类异常4个。

表2 单元素异常地球化学特征值

注:元素含量单位Au为×10-9,其他元素为×10-6。

4.5 主要异常特征

依据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及1∶5万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确定该区主攻矿种为金、钨和铜。其中找矿前景较好的化探异常为HS-1、HS-6号综合异常。

4.5.1 HS-1号综合异常

该综合异常位于研究区西北小哈拉军山一带,异常区面积29.74km2,呈NW向展布,为不规则椭圆形,长轴方向为NW向,向北未封闭,主要元素组合为:Au,As,Sb,Cr,Co,Mo,Ni,Cu,Zn,Bi,Ag,NAP值为197.31,元素组分复杂、套合较好,异常强度高、分带性好,其中Au,As,Sb,Bi,Mo,Bi等元素均具三级浓度分带,Cr和Ni元素具有二级以上浓度分带。异常主要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见表3,异常剖析图见图3。

该异常中Au元素由3个异常组成,有多处浓集中心,异常分带明显,其中Au1单元素异常呈不规则状,面积6.99km2,最高值为15×10-9,平均值为4.02×10-9,衬值为2.51,强度为17.54,规模为16.92,与该区分布的金矿化蚀变带相吻合;As元素在该综合异常中面积较大,呈近EW向展布,向北未封闭,最大值为460×10-6,具有三级浓度分带;Sb元素在该综合异常中呈NW向展布,面积较大,最大值为16.90×10-6,具有三级浓度分带;As,Sb元素异常显示了该地区断裂构造极其发育的特点;Cr,Ni,Co在该异常中相似程度极高,表现在高背景或异常区高度重叠,走向一致,面积近似,均呈NW向展布,与该区发育的偏基性岩体高度吻合,应与该岩体有关,其中Cr元素最大值218×10-6,Ni元素最大值134×10-6,Co元素最大值35.2×10-6;Cu和Zn二元素在该异常中也表现为高背景或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走向NW,形态、大小与该区出露的基性岩体相吻合,其中Cu元素最大值为61.4×10-6,Zn元素最大值为352×10-6;Mo和Bi元素在该区也呈高背景出现,其中Mo元素最大值5.7×10-6,Bi元素最大值3.2×10-6。以上特点表明,大部分元素均出现高背景或异常,显示了该区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是多期次构造和岩浆活动或含矿热液活动叠加的结果。

表3 HS-1号综合异常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统计

注:含量单位Au为×10-9,其他均为×10-6,Cu9表示9号Cu单元素异常衬值=平均值/下限;强度=衬值×面积规模=(平均值-下限)×面积单位:km2。

4.5.2 HS-6号综合异常

该综合异常位于研究区东北大恩别列一带,异常区面积为35.34km2,呈不规则状,元素组合为W,Bi,Ag,Sn,Pb,Mo,Sb,Co,As,Cu,Au,Zn,Ni,NAP值为495.15,元素组分复杂、套合较好,异常强度高、分带性好,其中W,Sn,Mo,Bi,Pb等均具有三级浓度分带,As,Sb,Cu,Ag具有二级以上浓度分带。其主要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见表4,异常剖析图见图4。

1—第四系;2—古-新近纪沙湾组;3—早石炭世阿克沙克组上段;4—早石炭世阿克沙克组下段;5—青白口纪库什台群;6—蓟县纪科克苏群二组;7—长城纪莫合西萨依岩组第二岩段;8—长城纪莫合西萨依岩组第一岩段;9—长城纪泊伦干布拉克岩组第三岩段;10—中二叠世闪长岩;11—辉绿岩脉;12—逆断层及产状;13—韧性剪切带;14—不整合界限;15—地质界线图3 HS-1号综合异常剖析图

1—第四系;2—古-新近纪沙湾组;3—长城纪泊伦干布拉克岩组第二岩段;4—长城系泊伦干布拉克岩组第一岩段;5—泥盆纪二长花岗岩;6—泥盆纪花岗闪长岩;7—泥盆纪英云闪长岩;8—闪长玢岩脉;9—闪长岩脉;10—石英闪长岩脉;11—辉长岩脉;12—花岗岩脉;13—矽卡岩化;14—断层;15—地质界线图4 HS-6号综合异常剖析图

该异常中W元素由一个异常组成,为W17单元素异常,有多处浓集中心,异常分带明显,呈不规则状,面积为19.70km2,异常最大值为233.6×10-6,平均值为22.24×10-6,异常衬值为6.35,规模为369.18。与该区内分布的中型钨矿床和多处钨矿点高度吻合;Sn,Bi等元素与W元素相似程度极高,表现在分布范围一致,面积较大,高背景或异常区高度重叠,均具有三级浓度分带,走向一致,面积近似,均呈NE向展布,与该区分布的中酸性岩体相吻合,应与该岩体及钨矿化有关,其中W元素最大值为233.6×10-6,Sn元素最大值为100×10-6,Mo元素最大值14.4×10-6,Bi元素最大值41.3×10-6。As,Sb,Pb,Cd,Mo等元素分布范围较小,具有三级浓度分带,异常浓集中心明显,说明这些元素的异常清晰度高,应与断裂构造或地层与岩体接触带有关,其中As元素最大值为69.6×10-6,Sb元素最大值为28.6×10-6,Pb元素最大值为800×10-6,Cd元素最大值为6.41×10-6。

表4 HS-6号综合异常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统计

注:含量单位Au为×10-9,其他均为×10-6,Cu12表示12号Cu单元素异常衬值=平均值/下限;强度=衬值×面积规模=(平均值-下限)×面积单位:km2。

以上特点表明,该异常元素组分复杂,从高温到中低温、从与基性岩到酸性岩有关的元素均在此富集,说明该异常区有较为复杂的地质经历,表现为岩浆活动频繁,构造运动不断,为后期在此成矿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地质条件。

5 找矿靶区优选

综合分析研究区所处的地质背景及区域化探异常分布特征,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已发现的矿床、矿化线索、化探异常、重砂异常等信息,全区共划分出找矿远景区(带)8个(图5),其中Ⅰ级远景区2个,Ⅱ级远景区2个,Ⅲ级远景区4个。在Ⅰ级、Ⅱ级成矿远景区内的成矿有利地段同时分布有化探或重砂异常,且已发现矿(化)点和矿化蚀变带,找矿前景较好、潜力较大的地段圈定了2处找矿靶区,分别为:小哈拉军Au,Cu找矿靶区(AuCu(Ⅰ)-1)、大恩别列W,Cu找矿靶区(WCu(Ⅰ)-1)。

5.1 小哈拉军Au,Cu找矿靶区(AuCu(Ⅰ)-1)

区内出露地层有长城纪泊伦干布拉克组、莫合西萨依岩组、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泊伦干布拉克组为一套变质碎屑岩,岩性组合主要为绿泥绢云片岩、绿泥绢云石英片岩,次为变泥质粉砂岩。莫合西萨依岩组为一套变质碎屑岩,岩性组合主要为绿泥石英片岩、绿泥绢云石英片岩、次为变泥质粉砂岩、绿泥绢云千枚岩。阿克沙克组为一套碎屑岩及细火山碎屑岩,岩性主要为沉凝灰岩、英安质凝灰岩、灰岩夹砂岩。岩浆岩主要发育二叠世闪长岩、花岗岩脉、辉绿玢岩脉、煌斑岩脉等。构造以断裂为主,主要为NW向韧性剪切带,NE向次之。

区内分布HS-1号综合异常,主要元素组合为:Au,As,Sb,Bi,异常规模较大,强度高,分带明显,均具三级浓度分带,表明该异常清晰度非常高,极具成矿潜力。

区内已发现金(铜)矿(化)蚀变带8条,其中4条产于闪长岩内的张性断裂带内,长约300~800m,宽约1~20m,总体走向NW 290°~320°,沿走向呈舒缓波状,具膨胀收缩现象,倾向NE,倾角50°~78°,局部反倾。矿化蚀变带主要由褐铁矿化碎裂状蚀变岩、网脉状石英细脉等组成,岩石破碎严重,矿化蚀变主要有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钾化等,经地表刻槽取样分析金品位(0.24~3.01)×10-6、铜品位0.13%~2.69%。4条产于长城纪莫合西萨依岩组内的韧性剪切带,长约100~500m,宽约1~25m,总体走向NW 295°~330°,沿走向呈舒缓波状,具膨胀收缩现象,倾向SW,倾角48°~75°,主要由褐铁矿化硅化蚀变岩组成,矿化蚀变主要有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硅化、绢云母化等,金矿化与硅化关系密切,硅化越强则矿化越强烈,经地表刻槽取样显示金矿化较好,金品位(0.15~4.73)×10-6。

综上所述,该区具备中低温热液型金、铜矿的成矿潜力,主攻矿种为金、铜。成矿有利地段是构造破碎带发育,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硅化、钾化发育部位,同时有Au,As,Sb等元素化探异常分布地段。

1—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及编号;2—1∶20万自然重砂白钨矿异常;3—1∶20万自然重砂铅矿物异常;4—成矿远景区范围及编号;5—找矿靶区范围及编号;6—金矿点;7—铜矿点;8—铅锌矿化点;9—钨矿床(点);10—煤矿点;11—逆断层及产状;12—隐伏断层;13—韧性剪切带;14—地质界线图5 成矿远景区划分图

区内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虽然目前圈定矿体规模较小,但对指导周边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该区进一步开展金矿勘查工作,有望扩大矿体规模,增加资源储量。因此,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5.2 大恩别列W,Cu找矿靶区(WCu(Ⅰ)-1)

区内出露地层为长城纪泊仑干布拉克岩组,其岩性主要为细晶灰岩、大理岩、变粒岩等。岩浆岩主要发育泥盆纪中粒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少量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等。岩体与地层接触处见有矽卡岩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及硅化现象。构造不甚发育,主要发育一些层间褶皱,另在靶区南侧有1条NE向断裂。

区内分布HS-6号综合异常,主要元素组合为W,Sn,Mo,Bi,异常规模较大,强度高,分带明显,均具三级浓度分带,表明该异常清晰度非常高,极具成矿潜力。

区内已发现中型钨矿床1处(大恩别列),新发现钨矿化点3处。大恩别列钨矿床矿体产于英云闪长岩边部与泊仑干布拉克岩组大理岩、灰岩交代而成的复杂矽卡岩中,主要蚀变有矽卡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白钨矿化地段长大于600m,出露宽约200m左右,呈间隔层状产出,矿体倾向130°~150°,倾角22°~38°,不同层位矿体随地层产状略有差异。经地表探槽控制,钨矿体单层最大厚度7.00m,最小厚度0.15m,单工程累计厚度为55.47m。矿体单样WO3最高品位1.31%,最低0.12%,一般0.24%~0.66%,经估算求得三氧化钨(334)?资源量为4.09万t,伴生锡(334)?资源量为1378.65t[注]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新疆特克斯县科克苏南一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2005年。。新发现钨矿化点分布于大恩别列钨矿床南西侧,产于黄褐色蚀变岩及碎裂状花岗岩或褐铁矿化大理岩夹变质石英砂岩等复杂矽卡岩中,可见钾化、硅化、矽卡岩化、高岭土化、绿帘石化及萤石等,由于覆盖严重,沿走向延伸不详,宽约2~4m,走向NE或近EW向,倾向NW。经刻槽取样显示钨矿化较好,WO3品位0.025%~2.45%。

区内已发现中型钨矿床1处,钨矿点多处,在该区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有望扩大矿体规模,增加资源储量,同时在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极有可能发现新的矽卡岩型钨矿床,找矿潜力巨大。

综上所述,该区具备接触交代变质型钨矿的成矿潜力,主攻矿种为W,其次为Cu,Sn,Pb,Zn。成矿有利地段是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矽卡岩化、硅化、碳酸盐化、钾化发育部位,同时有W,Sn,Mo,Bi,Cu等元素化探异常分布地段。

6 结论

(1)通过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探讨了新疆特克斯县科克苏南一带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规律、成矿条件及元素的共生组合特征,认为该区主要成矿元素为Au,Cu,W,Sn,Pb,Zn。

(2)圈定了单元素异常和综合异常,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评序,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异常特征及异常查证情况,划定了找矿远景区,优选了找矿靶区,并对其找矿潜力进行了评价。

(3)小哈拉军Au,Cu找矿靶区具有较好的Au,Cu矿找矿前景,成矿有利地段是构造破碎带发育,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硅化、钾化发育部位,同时有Au,As,Sb等元素化探异常分布地段。

(4)大恩别列W,Cu找矿靶区具有较好的W,Cu矿找矿前景,成矿有利地段是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矽卡岩化、硅化、碳酸盐化、钾化发育部位,同时有W,Sn,Mo,Bi,Cu等元素化探异常分布地段。

致谢: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石福品、陈建中、刘述敏、徐衍明等专家的悉心指导,在此谨表诚挚谢意。

猜你喜欢

闪长岩成矿
桂西沉积型铝土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新疆寨北山铜矿成矿新认识及找矿预测
中非铜钴成矿带矿床遥感特征研究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关于RCA改性剂在闪长岩上面层的应用研究
吉林中部早三叠世高镁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南太行綦村岩体中辉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广元市英萃镇一带米仓山构造岩浆岩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