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六郎水利风景区规划初探
2019-02-13
(1.安徽省大禹水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2.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88)
1 基本概况
六郎水利风景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六郎镇,地处芜湖市东南、芜湖县中部。青弋江、水阳江、赵义河依傍环绕,区内地势平坦,筑土成圩,大大小小13个圩口分布连横,水网密布,气候湿润,水草丰茂,鸠鸟聚集,水质清澈,生态良好,属典型的鱼米之乡。2016年六郎镇全年财政收入4.66亿元,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六郎镇人文历史丰厚,古圩水乡孕育了深厚的人文资源,有“先有咸保,后有芜湖”之说。
为了深入开发区内水文化、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六郎水利风景资源,挖掘自然资源特色、人文资源特色,充分利用六郎水利风景区的水资源环境和水文化,以水域(水体)及相关水利工程为载体,以水资源保护、生态休闲、水文化传播为核心,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具有一定旅游竞争力的省级水利风景区。努力实现“维护水工程、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发展水经济”的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目标,促进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焕发水资源的新活力。
2 六郎水利风景区资源优势
依据《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1],综合评价六郎水利风景区资源,其景观资源丰富,空间分布较为紧凑,经过实地考察、景区自评,六郎水利风景区具有优良的观赏及开发利用价值。
a.景观资源类型丰富。六郎水利风景区集江南水网风情、湿地风光、植物观赏、水利工程景观以及历史文化内容于一体,涉及水文景观、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天象景观、工程景观及文化景观等,适宜开展河滨观光、水工程观光、水文化体验及水上游乐项目等。
b.水利工程景观突出。风景区地处长江下游圩区,水网密布,区内水利工程景观体量规模大,工程具有较强代表性。包括人工河道、渠系塘坝、堤防、节制闸、跨河桥梁、引排泵站等多种水利工程设施。河道平整笔直,河堤坚固高耸,跨河桥梁宏伟壮观,引排泵站均匀分布,堤岸景观绿化及河闸景观效果突出,成为展示水利成就的良好平台。
c.历史文化氛围浓厚。芜湖作为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曾经拥有过汉代、唐代和清代3次历史性的辉煌,隋代、五代、南宋、明代都在芜湖留下了重要的遗迹,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为芜湖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存。鸦片战争后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西方文化登陆芜湖,除了传统的中式建筑外,芜湖还有一大批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的西洋建筑,这些西洋建筑群构成了近代芜湖独特的城市景观。宗教文化同样繁盛,宗教及文化古迹众多,文化内涵丰厚,博大精深,并与地方文化相互融合,丰富了芜湖文化内容。此外,芜湖的铁画、姑孰画派成就非凡,处处洋溢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d.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区域地势较平坦,水面宽阔,河港密布,土质肥沃,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农、林、水产养殖业发达。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且不断改善,空气质量状况较好,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实施了“五纵、四横、三块”的城市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形成了生态绿地河网水系有机交融、疏密有致的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提高了区域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舒适度,保护了区域生物的多样性,也为区域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e.开发利用条件良好。六郎水利风景区优良的景观资源易于转化成为观光休闲产品,河面宽阔平静,利于开发中小型水上游乐项目,自然河湖环境烘托出优良的休闲观光氛围。风景区良好的区位、便利的交通条件也为水利旅游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客源基础。
3 规划原则及目标
3.1 规划原则
规划突出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建设水生态文明的主旨,构建安徽省省级水利风景区新的发展观、新的发展空间,并提供新的发展动力。规划主要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注重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有序推进风景区建设。由政府统筹、市场运作。
3.2 总体发展目标
未来的5~10年,持续推进六郎水利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风景区内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强化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整合与利用,在确保防洪安全和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的前提下,以优化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生态为基本要求进一步丰富水利旅游产品结构,完善水利风景区文化体系,提升水利风景区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以积极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区为抓手,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创建为目标,基本形成规模适中、布局合理、发展有序的水利风景区格局。总体而言,通过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发展,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宣传水利对社会的支撑作用,使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水资源保护更加合理、水生态修复更加全面,促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水文化,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为实现水利强镇和旅游强镇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4 规划空间布局
六郎水利风景区自然环境独特,资源环境丰富,人文环境深厚。不同的水文景观、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工程景观、文化景观孕育了六郎水利风景区水文化的多样性。通过以水系为脉络,以水生态和水资源保护为原则,依托六郎风景区境内众多的水利工程和水系,通过资源整合后融合地方风情、河流历史、传统文化、自然景观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和水文化展示区,构建“水上慢城,生态六郎”。
4.1 规划布局
规划六郎镇水利风景区旅游空间结构为“一核、一环、两轴、五区”。一核:六郎旅游发展核;一环:古圩运动休闲体验环;两轴:旅游产业联动轴、现代农业观光轴;五区:水乡生活度假区、休闲农业体验区、花卉苗木观光区、水乡生态体验区、水文化科普展示区,见图1、图2。
图1 六郎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布局
图2 六郎水利风景区总平面图
4.2 分区项目
结合六郎镇自身水系、花卉苗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资源分布特点,将景区分为水乡生活度假区、休闲农业体验区、花卉苗木观光区、水乡生态体验区、水文化科普展示区5个区块,在充分利用六郎镇现有资源的同时努力实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风景区。
4.2.1 水乡生活度假区
依托区域内丰富的水系和乡村文化,以体验新型水乡生活为主题,构建“4村3组团”(官巷组团、大港组团、八仙岛组团,官巷慢生活主题村、夏庄精品民宿村、王前王后艺术家主题村、政和民俗主题村)旅游产品体系。规划建设六郎镇水乡生活业态集聚区,突出度假功能和“水上慢城”功能。片区重点项目如下:
a.枕水官巷景区:依托水乡、田园、集镇等多重资源,以水乡生活体验为主题,重点面向周边自驾游及方特旅游市场,开发集田园艺术、水乡生活、市井风情体验于一体的皖南水乡慢闲生活旅游区,近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枕水官巷见图3、图4。
图3 枕水官巷(一)
图4 枕水官巷(二)
b.大港乡村艺术主题社区:依托大港宽广的水域以及自然村落,打造集艺术文化和水上运动体验于一体的乡村艺术主题社区。
c.八仙岛组团:依托八仙岛原生态水乡环境,以水上田园为主题,以“轻奢”为市场定位,打造以水上花田漫岛为基底的六郎镇轻奢精品民宿集聚区。
d.官巷慢生活主题村:以“隐居官巷”为核心,以“慢生活”为主线,通过农家乐主题化提升、公共环境与设施营造、沿塘休闲空间营造、墙体外立面彩绘,开发慢饮、慢居、慢行、慢乐等慢系列旅游产品,打造慢生活主题村。
e.夏庄精品民宿村:对夏庄村进行整体环境改造。对外招商引入品质个体商,利用现有闲置民居开发小型精品民宿,形成夏庄精品民宿主题村。
f.王前王后艺术主题村:打造乡村艺术主题社区,吸引艺术家、民间手工技艺人群,形成集艺术创新、交流分享、产品交易、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艺术集聚群落。
g.政和民俗主题村: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吸引制作龙舟、荷花灯等渔文化手工艺品的民间艺人入驻,游客可参与制作体验,打造六郎镇水乡民俗文化对外展示中心。
4.2.2 休闲农业体验区
基于六郎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整合家庭农场、合作社、生态园等农业资源,展现农耕芜湖的现代风貌,农旅融合,打造皖南水乡风韵旅游项目,构建“1岛2园3村”(稻香艺术岛,永和农业公园、乌凤滩水上森林公园,周圩农家美食村、永和农耕主题村、洪桥电商主题村)旅游产品体系。片区重点项目如下:
a.稻香艺术岛:在南部相思岛引入“黄、绿、紫”等颜色水稻、小麦进行种植,通过植物生长创作不同主题的稻田画作。同时在岛上合理布置农业创意景观小品,为游客营造休闲艺术氛围。
b.永和农业公园:整合湾周路沿线春晓大棚西瓜专业合作社、老居葡萄家庭农场、扬子江垂钓园等农业生态园,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在农业现代化基础上引入餐饮、住宿等旅游业态,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整体打造国家农业公园。
c.乌凤滩水上森林公园:依托乌凤滩千亩滩涂面积,以及90%水杉木覆盖率,打造天然水上森林公园。
d.周圩美食主题村:依托周边绿晟农业园及汇丰农业,在周圩美丽乡村建成自行车主题公园沿线重要的游客服务驿站,美食村示范户提供特色农家招牌菜,打造六郎镇乡村旅游美食示范村。
e.永和农耕艺术村:弘扬六郎传统农耕文化,依托竹草编织工艺、打铁工艺等,鼓励乡村手工艺人重拾传统农耕技艺,开展编草鞋、草帽等传统农耕技艺体验活动。农耕体验见图5。
图5 农耕体验
f.洪桥电商主题村:依托洪桥农业大观园项目发展洪桥美丽乡村,利用乡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建设农业土特产品商贸物流村。
4.2.3 花卉苗木观光区
依托风景区西北部现有大面积花卉苗木种植基础,融入文化、创意理念,以林旅融合为主线,创新发展六郎镇林果经济。构建“1园2村2组团”(六郎鲜花生态园,永太老年度假村、新港甜蜜花海村,郎桥慢林组团、殷港小镇组团)旅游产品体系。片区重点项目如下:
a.鲜花生态园:依托东八花卉科技园大规模非洲菊种植基础,引入以非洲菊为主题的餐饮、摄影、插花体验等休闲业态,吸引客源,力争打造芜湖市非洲菊交易中心。
b.永太老年度假村:成立永太村乡居休闲养老合作社,形成“农民出房、合作社入股、公司经营、政府服务”的新模式,打造乡村养老度假社区。
c.新港甜蜜花海村:依托新港村苗木花卉种植基础,以婚庆为主题,打造以拍摄婚纱照、举办婚宴为主的甜蜜花海村。
d.郎桥慢林组团:依托区域大规模苗木种植,以林旅融合为理念,以“点线带动、集群发展”为路径,通过导入旅游相关业态,延长苗木种植产业链,打造集苗木观光、休闲、文化创意体验等于一体的长三角苗木休闲旅游示范区。
e.殷港小镇组团:以顶峰1979文化创意园及周边配套为核心,以“艺+”内涵为小镇发展特色,以艺术人才培养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为支撑,积极发展艺+文化创意产业、艺+艺术教育、艺+文创农业、艺+休闲旅游、艺+素质培训、艺+电子商务等,积极致力于打造八百里皖江“艺+”特色小镇第一镇。
4.2.4 水乡生态体验区
通过水乡环境整治、原生态水乡劳作场景营造,打造六郎镇水乡生态观光体验区。建设沿古圩运动休闲体验环,构建“2村4园”(蜈蚣圩田3D彩绘村、幸福单车生活村,自行车主题公园、润民渔趣生态园、落帆湾湿地公园、咸保圩田水韵园)旅游产品体系,反映六郎渔文化、圩田文化等水乡文化。片区重点项目如下:
a.蜈蚣圩田3D彩绘村:依托咸保圩田历史,在蜈蚣村打造3D彩绘村。
b.幸福单车生活村:在主题公园周边利用村庄闲置住房,将幸福村打造成为以自行车为主题,集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的幸福单车生活村。
c.自行车主题公园:依托自行车主题赛事,以自行车专业爱好者为先期客群,以专业带大众,打造以自行车文化为主题,集自行车竞技运动、趣味运动、文化体验、滨水营地休闲等于一体的长三角自行车文化旅游休闲区。
d.润民渔趣生态园:依托润民水产养殖基地,以“渔”文化为主题,围绕虾、蟹两类水产品,开展虾蟹垂钓、手工制作活动,打造水上渔排餐厅,依托企业已形成的线上线下联合销售基础,在渔场内开设润民生鲜超市。
e.落帆湾湿地公园:依托落帆湾湿地,保护原生态环境景观,开发趣味自行车骑行、游船游览观光、湿地野钓、野营帐篷等休闲活动,形成以生态保护、摄影采风、休闲教育为主要功能的湿地公园,打造体验休闲新景观。
f.咸保圩田水韵园:依托咸保圩建设中华圩田文化主题公园,展现长江中下游悠久的圩田农业历史。设置圩田文化景观长廊,展现悠久的圩田历史。利用水域环境,建设六郎镇十三连圩微缩景观。
4.2.5 水文化科普区
水文化是与水利建设和发展相随相伴而产生的一种独特文化,水利风景区不仅能够弘扬古代优秀水文化,同时可以创造现代先进水文化,是人们感受当代水利事业巨大成就、共享优美水生态环境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我国悠久治水历史的重要载体。通过建造水文化科普展示馆,实现水利工程参观、水利科普教育、治水文化展示等功能。
分区项目建设对水系进行了连通,使水体岸线延伸拓展、水面积大幅增加、区域水质显著改善;通过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措施,使河道水质得到很大提升,水体清澈;为改善旅游环境,开发时加强绿化苗木及水生植物的栽植,对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风景区的建设,重点考虑水质及水体的保护,景区内基本没有耗水型项目,景区垃圾、污水等都已采取有效措施,周边各种建筑污水、生活污水、外部地表径流等直接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在保护水资源的同时对景区水环境、水生态都有促进改善作用。
5 结 语
通过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六郎水利风景区内的水环境质量,提升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水平,改善当地的社会面貌和人居环境,推进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发展可以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为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是发展第三产业以及其他绿色产业的平台,实现绿色增长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