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渤海Q油田油井筛管堵塞的认识与解堵技术

2019-02-13高智梁刘跃忠张锋利孟向丽郝晓军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9年7期
关键词:产液筛管低产

高智梁,刘跃忠,张锋利,孟向丽,郝晓军

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秦皇岛32-6作业公司 (天津 300450)

2.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分公司 (天津 300450)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渤海Q油田(以下简称渤海Q油田)为浅层疏松砂岩稠油油藏,部分水平生产井投产后存在较严重出砂问题,对油田产量和安全生产影响巨大。根据油田生产实践和文献调研[1-4],分析Q油田生产井出砂严重与筛管泥质堵塞情况密切相关,筛管堵塞后生产压差加大、局部冲蚀效应加剧防砂筛管损坏,最终导致出砂故障。为缓解油井出砂问题,需要先筛选出存在筛管泥质堵塞的生产井,并实施针对性解堵,降低筛管堵塞导致的生产压差大、局部冲蚀效应,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油井出砂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油井储层地质以及生产动态特征、地层能量状况等资料,进行油井筛管泥质堵塞情况筛选,并根据井型和管柱类型分析治理措施和治理时机,为油田出砂井预防和治理提供指导。

1 筛管泥质堵塞油井特征分析

油井生产动态特征,包括产液量、含水变化、流压变化、静压变化等,是油井地下储层和井筒生产状态的综合反映。油井如存在筛管堵塞,产液能力受筛管堵塞影响会大幅降低,流压降低、生产压差加大。因此可以通过单井生产历史动态变化特征及邻井生产动态对比,分析油井产液能力变化趋势,明确邻井间产液能力强弱,进而为分析油井是否存在筛管堵塞提供依据。

地层压力是油井生产状态变化的影响因素之一。在确定油井生产动态特征基础上,对于产液呈下降趋势油井或相对低产液井,进一步分析造成油井产液下降或相对低产的原因,其中地层压力状况最为重要。对于筛管堵塞油井,造成产液下降主要原因是泥质堵塞筛管后,地层流体经筛管进入井筒时流动阻力变大、流量减小。因此,可以将区域地层压力状况保持水平作为筛管堵塞井分析因素之一,如地层压力呈下降趋势,油井产液下降或相对低产原因可能是地层压力下降引起,反之,如地层压力水平保持较好,地层能量充足,油井产液下降或相对低产原因可能是井筒污染(包括筛管泥质堵塞)引起。

渤海Q油田储层为疏松砂岩,物性较好,但部分井生产层段为砂泥岩互层,泥质含量较高。同时,油田大部分出砂井的原因是由于筛管局部堵塞形成的“热点”效应导致筛管破损、出砂。对油田出砂井随钻测井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出砂井钻遇储层为砂泥岩互层,且泥质含量较高,分析认为是泥质含量高的储层在油井含水上升后,泥质更容易发生运移[4],并在筛管外部聚集,造成筛管堵塞。因此可以通过钻遇储层的泥质含量来辅助分析油井筛管堵塞风险。

综上所述,Q油田筛管泥质堵塞油井特征主要表现为油井生产历史中产液下降明显或相对低产、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较好、油井生产层段为砂泥岩互层或泥质含量较高。

2 Q油田筛管泥质堵塞井筛选

根据上述筛管泥质堵塞油井特征,可以根据油井生产历史和生产动态特征、地层压力状况、生产层段储层泥质含量等3方面条件进行筛管泥质堵塞井筛选。具体筛选思路是:综合单井、邻井生产历史和生产动态特征,对于相对低产液、低流压井,如该井生产历史中存在高产液、高流压阶段、且所在区域地层能量较充足、储层物性特征较好,则该井存在筛管泥质封堵的风险较大。根据此筛管堵塞分析思路,筛选出Q26H、Q39H、Q05H、Q04H 4口筛管堵塞风险井,具备典型筛管泥质堵塞特征,如生产历史前期产液量、流压高,后流压、产液量逐步下降、所在区域地层能量均较充足且钻遇储层呈泥质含量偏高、砂泥岩互层等特征。

3 油井筛管泥质堵塞解堵技术

由于Q油田筛选出的4口筛管泥质堵塞风险油井全部为水平井,实施筛管解堵时需要合适的解堵工艺,实现全水平段均匀布酸,提高解堵效果[5-7],如连续油管解堵工艺、暂堵工艺,或采用大排量注入,提高水平段低渗部位布酸量。考虑油井原生产管柱为普通合采管柱,需要过泵注解堵液,因此无法采用连续油管解堵工艺;采用段塞暂堵工艺费用高、工艺复杂,且暂堵剂对油藏低渗部位有一定伤害风险;过泵注解堵液时容易对电泵机组造成伤害,且注入排量会受限制,影响解堵效果。因此建议4口水平井利用动管柱作业机会改为Y型管柱后再实施解堵作业,或针对性优化解堵液体系,选取适合于解堵与检泵联合作业、不产生二次沉淀、酸性较弱、反应时间长的解堵液配方。

对于Q油田水平井筛管泥质堵塞情况以及油田油水处理流程脆弱现状,最终选取流程影响小、不产生二次沉淀的弱酸解堵体系。该体系较常规酸液体系反应速度慢,且不破坏储层骨架结构,保护储层,抑制二次沉淀,利于进行检泵和解堵联合作业,达到筛管解堵、恢复生产目的。

4 应用效果

通过油井筛管泥质堵塞筛选技术和弱酸解堵治理技术,筛选出4口明显筛管泥质堵塞油井,并利用动管柱作业机会实施了2口井筛管解堵措施:2016年利用机组故障后检泵机会实施Q26H井解堵,日增油16 m3;2017年利用机组故障后检泵机会实施Q39H井解堵,日增油27 m3,有效解除筛管泥质堵塞,取得较好增油效果。

5 结论

1)明确了Q油田筛管泥质堵塞井的储层地质特征和生产动态特征,为筛管堵塞井筛选提供基础。

2)建立了Q油田以“单井产液量变化”和“地层能量保持状况”为基础、结合储层泥质含量特征的筛管泥质堵塞井筛选技术,并以此筛选出油田筛管泥质堵塞井4口,为进一步采取治理措施提供指导。

3)根据水平井实际井况,利用动管柱作业机会及弱酸解堵体系实施针对性治理,有效解除筛管堵塞,恢复油井生产。作业后油井产液能力、产油能力大幅提高,日增油合计43 m3,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产液筛管低产
疏松砂岩油井合理产液量算法研究及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注聚合物驱二次防砂筛管优化及试验评价
辽河油田雷61储气库防砂筛管试验与应用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P油田油井产液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外压与弯矩组合载荷作用下筛管压溃载荷计算
靖边畔沟长6油层采油制度效益研究
致密含水气藏产液评价模型及应用
晚秋黄梨低产果园改造技术
成龄低产梨园改造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