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牛新孢子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控措施
2019-02-13王红霞
王红霞
(河南省安阳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安阳 455000)
1 流 行
在牛群中,新孢子虫病表现为地方性流产和流行性流产两种方式,但也可在一个牛群中发生较高的感染率而无明显流产问题。该病在牛群中的这两种流产方式与周围农场中犬的存在和数量密切相关。虽然该病偶尔从犬或其他犬科动物传播会使情况复杂化,但是地方性流产主要与内源性胎盘传播有关。流行性流产是妊娠牛突然大规模感染造成的后果,原因是孕牛摄入了被感染犬粪便污染的混合饲料或饮水。使用混合饲料的奶牛群新孢子虫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放牧的肉牛群。
2 传 播
犬是犬新孢子虫的终末宿主,采食感染动物的组织后可通过粪便向外排出脱落的卵囊。野生犬科动物也被怀疑是犬新孢子虫的终末宿主。新孢子虫卵囊具有不透水的外壳,它能够帮助卵囊在犬的粪便分解后在水和土壤中存活很长一段时间。牛等中间宿主因摄入虫卵而感染。新孢子虫在牛体内不产生卵囊,因此不能水平传播感染其他牛,但病原却永远在其组织中潜伏存在,通过食物链传染给犬科动物。在牛群中,犬新孢子虫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且可感染同一头妊娠母牛的多个胚胎。由于先天性感染多数为亚临床感染,先天性感染的小母犊(<1 岁)可能保留在育种群,又将病原通过胎盘感染给自己的后代。这种内源性感染方式使犬新孢子虫即使不频繁地从犬传播给牛群,也可通过胎盘跨代传播。如果1 头以前未受感染的牛在妊娠期间摄取了新孢子虫卵囊,并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则为外源性胎盘感染。已证实犬食入受感染的病牛(包括胎盘)会感染,犬可因食用生肉、散养鸡以及多种野生动物而感染新孢子虫。
3 症 状
流产可发生在整个妊娠期的任何阶段。非化脓性的炎症是流产胎儿组织的主要病变。先天性感染的犊牛出生后多体质较弱或神经功能有缺损。然而,大多数先天性感染的牛均表现为亚临床感染。犬类也多为亚临床症状,但有许多例外的病例。幼犬后肢出现进行性麻痹和多发性神经炎、肌炎、肌肉萎缩。成年犬出现脑脊髓炎、局灶性皮肤结节或溃疡、肺炎、腹膜炎或心肌炎。
4 诊 断
临床感染的犬通常比亚临床感染的个体其新孢子虫抗体水平高很多。临床感染组织活检观察到非化脓性炎症,揭示可能存在原生动物病原,但是还需要用免疫组化或PCR 方法进一步检测,以便确诊新孢子虫和区别于其他的原生动物。有临床症状的犬通常不通过粪便排出虫卵。犬通常只在食用受感染的动物后的数日或数周内散播虫卵,因此,常规粪便中发现漂浮新孢子虫卵囊是偶然现象。微小的卵囊呈圆形或略呈卵形,直径10~11 μm。根据卵囊特有的一个光滑的外轮廓可区分它和相似大小的花粉粒。新孢子虫卵囊与海氏哈芒球虫的卵囊几乎相同,但海氏哈芒球虫与犬的全身性疾病和反刍动物流产无关。PCR 方法可用于区分新孢子虫与海氏哈芒球虫的卵囊。
4 治 疗
尚无有效治疗牛群新孢子虫病的方法。临床上治疗犬新孢子虫病,可长期服用克林霉素或增效磺胺类药物。预后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延迟治疗呈负相关。对于病情已经发展到后肢麻痹、萎缩、四肢僵硬的幼犬,则治疗效果很差。
5 防 控
美国自1998 年以来开始使用犬新孢子虫灭活疫苗,但其防控效果尚不清楚。目前,没有其他市售的新孢子虫疫苗。大多数存栏的奶牛和肉牛中均有一小部分感染了新孢子虫。虽然降低新孢子虫传播的风险很有必要,但是彻底根除该病通常是不切实际的。应避免犬的粪便污染饲料。大型奶牛场的饲料存放在室外,可以考虑架设防犬围栏,并安装自动大门用于重型机械的出入。小型牛场可以将饲料放入传统防护建筑内,如谷仓、粮仓和筒仓。除了保护饲料外,流行性新孢子虫流产的牛群,还可以考虑淘汰出生后血清学阳性的小母犊,从而减少先天性感染的小母牛进入种牛群。如果使用该技术,血清反应阳性场的奶牛,可以使用肉牛的精液来繁殖后代。对于有遗传学价值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奶牛,可以考虑将其胚胎移植到新孢子虫抗体阴性的受体牛中,这一技术可以阻断新孢子虫的内源性传播。死亡家畜、屠宰场的下脚料和胎盘不要随意丢弃,以防被犬食入,降低犬被感染,并在牛场中散播新孢子虫虫卵的危险。与血清反应阴性的犬相比,犬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的犬将来散播虫卵的可能性减少,因此,对牛场的犬进行血清学检测没有价值。
6 风 险
尽管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相似。但尚未发现其感染与任何人的疾病相关。由于非肠道接种可造成灵长类胎儿病变,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