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山茱萸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2019-02-13魏阿沙

山西林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山茱萸经济林山西省

魏阿沙

(山西省林业技术推广和经济林管理总站,山西 太原 030012)

山茱萸属于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乔木或灌木。山茱萸具有药用、食用价值,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山茱萸的花、枝、果、叶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常常被人们作为城市园林绿化树种栽植。山西省为山茱萸分布的北界,集中分布于阳城市境内的蟒河一带。近年来,山西省非常重视经济林产业发展,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并把《山西省经济林产业发展条例》列入2019 年正式立法计划,在干果经济林产业不断提档升级的同时,沙棘、连翘、山茱萸等特色经济林异军突起,大有小灌木大产业的趋势。

1 主要特性

1.1 生物学特性

山茱萸是一种寿命长,喜温暖湿润的树种,可生长200 年~300 年。以种子繁育为主,实生苗栽植8年~10 年开始挂果,一般栽植15 年后进入盛果期。树冠没有明显的主干,伞状开心型;小枝一般圆柱形,叶对生,叶片多为椭圆披针形;花多呈黄色,伞形花序,每个花序有20 朵~40 朵花朵,向外反卷。果实红色或紫红色,长椭圆形。根分布浅,为须根性树种。

1.2 生长环境

山茱萸适宜在温度20℃~30℃、年降水量800mm 以上的地区生长。3 月初开花,3 月20 日-4月10 日左右展叶,花期比较短,5 月-6 月开始花芽分化,7 月-8 月花芽分化结束。紫红色的核果10 月下旬成熟,生长期170d~240d 左右。和大多植物一样,山茱萸适宜生长在土层厚度较深、腐殖质含量较高的沙壤土中。在土层15cm~40cm,土壤中性或微酸性的环境中结的核果大、果肉厚。

2 重要价值

2.1 食用价值

山茱萸的果肉干燥后称山萸肉,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如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酚类、鞣质、萜类内脂、蛋白质、氨基酸等,熬制山茱萸粥,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山茱萸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 等物质,常饮山茱萸泡茶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以山茱萸为原料,可以制作罐头、果酱、补酒等食品、饮品。

2.2 药用价值

山茱萸具有滋补、收敛性补血、强壮的功效,可以补肝肾、健脾,对于治疗贫血、腰膝酸痛、脑骨痛、耳鸣耳聋、小便频数、阳屡遗精、月经过多、体虚多汗、神经及心脏衰弱等症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由于化疗、放疗导致的人体白细胞下降。山茱萸还是常用中成药原料之一,如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十全大补丸、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在日常的中药配方中也常常被用到。

2.3 园林观赏价值

山茱萸不仅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高,而且具有非常高的园林观赏价值。观花,早春山茱萸满树金黄;观叶,入夏后山茱萸碧叶青翠;观果,秋末山茱萸红果累累,为园林增添丰富多彩的景色变化,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也被广泛应用。可为假山、石桥、亭台、榭舍等小品进行点缀,以增加小品活力、灵性。也可以孤植、对植、列植、丛植或搭配植、群植或林植等方式单独成景,还可以被做成山茱萸盆景,景观效果非常好。

3 发展现状

3.1 资源分布

山茱萸主要分布在北纬26°~37°、东经107°~121°的暖温带、亚热带地区,适宜在海拔400m~1 000m 左右的山沟、湿润的地方生长。目前,我国的山茱萸主要集中分布于平均气温14.9℃的河南伏牛山、浙江天目山、陕西秦岭等地,即“两山加一岭”,全国山茱萸年产量近4 000t 左右,仅河南省山茱萸产量占到全国的65%,年产量2 600t 左右。人工栽植山茱萸的主要基地为陕西丹凤、河南西陕和浙江临安。山西省为山茱萸分布的北界,其中仅分布在晋城市与河南省接壤的阳城市,种植面积约2 000hm2。

3.2 开发利用

目前,我国山茱萸基本处于半野生状态,经营管理粗放,产量不高。一些地区进行了山茱萸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引种试验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陕西省李天葆等人选出优树20 株,其中表现较好的8901、8902、8916、8927、8929 等共10 个优株。白成科等人选出山茱萸新品种石磙枣1 号。晋城市林科院经过3 年的调查研究,共选出47 个无性系,阳城市、沁水县多个乡镇引种栽植山茱萸成功试验。山西许多企业也积极开发利用山茱萸资源,探索开发了山茱萸肉、山茱萸茶、山茱萸健康枕等系列产品30 余种,正逐步完善品牌、基地、贮藏、研发、销售等产业发展体系。

4 发展前景与建议

4.1 大力发展山茱萸特色产业

近年来,山西省非常重视经济林产业发展,沙棘、连翘、山茱萸等特色经济林异军突起,大有小灌木大产业的趋势。2017 年在岢岚县召开了沙棘林改造现场推进会,2018 年在长治市召开了连翘林改造现场推进会。山茱萸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促进山西大力发展山茱萸特色产业,建议:一是要结合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太行山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在山茱萸老基地的基础上,在适宜种植区域扩大种植面积。二是鼓励引导社会各界,投资山茱萸产业开发,创建本地品牌,新建或者扩建山茱萸加工企业,进一步扩大加工转化能力。

4.2 充分发挥山茱萸经济效益

在《神农本草经》中人参被称为“补阳之王”,山茱萸则被称为“滋阴之尊”,山茱萸同人参一道被列为滋补上品,具有独特的滋补疗效。目前,山茱萸年需求量约5 000t 左右,1998 年山茱萸市场价格每公斤150 元,2000 年达到每公斤360 元,每公顷山茱萸林创下年纯收入105 万元的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山茱萸进一步被看好。山茱萸人工栽植8.0a~10a 后就可以挂果,按盛果期单株产8.0kg、公顷产7 500kg、市场收购价格每公斤40 元计算,每公顷可为种植户带来30 万元收益。因此,发展山茱萸、对现有的野生山茱萸资源进行改造,是一项增加山区人民收入、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4.3 构建山茱萸特色产业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良种选育体系。目前山西省山茱萸栽培品种较杂,大多仍然处于半野生状态,没有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这就需要进行优良品种选育,全面提升良种化水平。二是创新发展机制体系。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农民将闲置土地集中流转给合作社或企业统一经营,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扶持培育山茱萸种植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农户提供种苗和生产技术指导,解决产量与加工、生产与流通、产品与市场的矛盾。三是强化科技支撑体系。采用“企业主导、专家攻关、成果共享”的模式,整合科技资源,组建山茱萸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建设山茱萸产业技术联盟。在山茱萸发展较好的重点县,建设山茱萸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高标准生产示范园、山茱萸改造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猜你喜欢

山茱萸经济林山西省
山茱萸真空干燥特性研究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