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涔山林区苗圃地越冬防寒技术探讨

2019-02-13白秀英

山西林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枝杈抗寒苗圃

白秀英

(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宁武 036700)

管涔山林区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的吕梁山脉北段,是“三北”防护林的重要建设区域,也是山西省林相最好的区域之一,主要森林植被为云杉天然次生林和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苗圃地是管涔山植树造林所需苗木的主要来源,苗圃地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管涔山林区的造林工作的成败。管涔山冬季寒冷漫长,及时做好冬季苗圃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为翌年春季苗木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有效提高苗木的生存率。为做好苗圃地的越冬管理工作,有效防止苗木冻死、冻伤状况的发生,管涔山林区管理部门必须要在入冬之前积极采取多种防寒、防冻措施,增强苗木的抗寒能力。

1 苗木冻害发生位置

1.1 根系冻害

苗木的根系无法自然进入休眠模式,抗寒抗冻能力明显弱于地上部分。苗木靠近地面的根系极易出现冻伤现象,尤其是沙土地上的植被根系冻伤率更高。苗木根系冻伤之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春季苗木发芽后2 周~4 周时间内,苗木突然枯萎死亡。

1.2 根颈冻害

苗木根茎是苗木进入冬眠前最后停止生长的部位,极易受到冻害。根茎处于地下部分和地表部分连接的部位,上下温差较大,一旦遇到强降温天气,根茎表层极易受冻,翌年春季出现干枯腐烂等现象,一般可用培土的方式防寒、防冻。

1.3 主干冻害

苗木主干冻害也时有发生,原因有两种,一是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时间段内,早晚温差较大,白天主干受到阳光照射,表皮温度升高,组织细胞活动加强,晚上温度急剧降低,白天活跃的组织细胞无法适应出现冻伤;二是刚刚入冬,受强烈冷空气影响,气温骤降,树皮紧缩,主干反作用力将树皮撑开。

1.4 枝杈冻害

枝杈冻害在北方地区发生频率较高,受害部位为枝杈朝向树干的一面,发生的原因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枝杈生长年限较短,表皮脆弱,抗冻能力弱于其他部位,从而导致枝杈表皮内部的导管破裂,翌年春季枝杈发芽时伴随着表层流胶现象发生;二是冬季降雪,枝杈内侧会出现积雪,白天积雪融化后使得枝杈表皮变软,晚上气温降低使得表皮遭受冻害。

2 越冬防寒措施

2.1 加强水肥管理

苗木自身抗寒能力的增强可以大大降低冻害发生率,而充足的水肥使得苗木生长旺盛,是增加苗木抗寒能力的有力保障。春夏季节,通过加强水肥管理可以促进苗木的光合作用,有助于苗木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增强苗木的生长势。秋季减少灌溉频次,适量施入腐熟有机肥及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化学肥料,同时进行中耕除草,促进苗木提前结束生长期,增加树体有机物的积累时间,可以有效提高苗木的抗寒、抗冻能力。

2.2 休眠期修剪

休眠期修剪是指秋季苗木落叶后至翌年春季发芽前进行的修剪,通过枝条修剪可以降低苗木休眠期的营养物质消耗,保证主干营养充足,提高苗木整体的抗寒能力。乔木整形修剪、截干、疏剪和更新都应在冬季休眠期进行,修剪形状可以为开心形或杯状形,留枝类型为3 股6 杈12 枝。山桃、山杏等小乔木,则选择保留3 个~5 个均匀分布的枝条,其他全部剪除。灌木无主干,如沙棘、黄刺玫、柠条等,通常情况下选则5 个~6 个生长旺盛且分布均匀枝条剪去1/2,其他枝条全部剪除。

2.3 浇灌防冻水

浇灌防冻水是苗木防冻防寒最主要的措施,还可以促进翌年春季枝条发芽。管涔山林区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多风,蒸发旺盛,浇防冻水是保证苗木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防冻水利用水比热大的特点,防止土壤温度下降。防冻水结冰能够形成保护层,使土壤温度不会继续下降,从而起到防冻作用。

当地表温度≥5℃时,苗木的根系可以正常吸收水分;当地表温度<5℃时,苗木根系开始停止吸收水分。管涔山林区一般在每年10 月中下旬开始浇灌防冻水,浇水必须要浇透,此时地表温度≥5℃,保证苗木吸收充足的水分进行越冬;11 月中旬-12 月上旬,地表温度≤0℃,开始浇第2 次防冻水,土壤吸收水分后开始结冰,可以防止根部水分被风干;12 月下旬至翌年春季,根系贮存的水分开始放出潜热,提高地表温度,防止根系冻伤。管涔山林区油松、樟子松、落叶松、青杄、白杄等针叶树种苗圃分布面积和数量较广,冬灌防寒法对上述树种防冻效果良好。

2.4.加强防冻保温措施

2.4.1 根颈培土

防冻水浇完之后,需要对苗木进行封土处理,即以苗木枝干为中心,堆起高度20cm~30cm 的土堆,一是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二是起到保温作用,防止苗木根系冻伤。

2.4.2 覆土

春季气候干燥多风,温度骤变概率高,地表水分蒸发量大。该地区土壤一般在4 月下旬开始解冻,土壤解冻之前苗木根系无法吸收水分,针对这种情况,在每年入冬之前,将整个幼苗用土掩埋,减少气温骤变对幼苗的不良影响,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幼苗自身水分和土壤水分的蒸发量,从而降低气温骤变对幼苗产生的冻害和幼苗生理干旱引起的死亡。

覆土更多适用于当年播种、幼苗高度较低的苗木,管涔山林区适用该方法的树种有油松、落叶松、青杄、白杄、樟子松、云杉、侧柏等常绿针叶树幼苗以及黄刺玫、沙棘、柠条等灌木,山杨、白桦、国槐、榆等阔叶树种幼苗易发生霉烂,不宜采用该方法。覆土的时间为每年11 月中下旬,温度一般在0℃左右,土壤尚未结冻。具体方法为用犁将两行幼苗中间的土壤进行深耕,将耕起的土壤耙碎,然后将耙碎的土壤向床面一个方向覆土,使树苗倒向一边,切忌不可自上至下覆土。翌年春季4 月中旬-5 月上旬,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开始分两次撤去幼苗上层的土壤,具体撤土时间可根据当年气候来决定,撤土后要及时进行灌溉,给幼苗补充水分,防止春旱。

2.4.3 架风障

在苗圃地的上风向区域架起挡风屏障,搭建挡风屏障的材料就地取材,可以收集周边耕地废弃的玉米杆,将其堆砌成垛,堆砌高度不得低于树高。该方法多用于珍贵树种或从其他地区引进的阔叶树种,在必要时也可在整个苗圃地搭建大棚,提高珍贵树苗的存活率,减少低温冻害带来的损失。

2.4.4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防冻主要针对春季播种后刚长出的幼苗,早春气温变化非常大,嫩芽露出地面后如果遇到气候突变,很可能导致育苗失败。为了避免早春低温对幼苗带来的冻害,地膜覆盖育苗要适时播种,不宜太早,避过早春晚霜冻害。

3 小结

管涔山林区苗圃地越冬管理要做好下列工作: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主动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准确获取气象信息,做到快速反应、科学决策,有效防范突发低温雨雪天气对圃地苗木的影响,掌握防寒防冻工作的主动权;二是全面清理枯叶杂草,改善苗圃地卫生条件,减少病虫害越冬媒介,降低火险隐患;三是及时进行冬灌防寒,土壤上冻前分2 次对苗圃进行灌溉,起到防寒防冻和增加水分的作用;四是采取覆盖苗床御寒,对留床苗采取覆土或覆盖干草垫的措施,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冻害程度。

猜你喜欢

枝杈抗寒苗圃
抗寒桂花香飘果博会
多余的枝杈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苹果矮化砧木抗寒育种研究进展
多余的枝杈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月 亮
3种茜草科植物的抗寒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