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驱动乡村产业振兴

2019-02-13

兽医导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民信息化

一、中央相关部署精神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要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1.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

2.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物联网、地理信息、智能设备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建立空间化、智能化的新型农村统计信息系统。

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的建议:(1)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2)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3)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4)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5)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6)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向村庄延伸,推进提速降费。

二、数字经济在农业农村发展潜力巨大

信息革命不是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信息作为一种驱动力,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改变了过去现代化发展的路径,改变了经济社会运行方式。在信息电流的带动下,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开始转向农业农村,这就为缩小城乡差距,振兴乡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五个振兴”:(1)产业振兴。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特别是在优化投入要素结构、气象自然灾害防御、动植物疫病防控、产销对接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2)人才振兴。培养既懂农业农村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真正让农民变成具有信息和数据素养的新农民,特别要加强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让智能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3)文化振兴。要针对农村居民每个个体的需求,增强信息宣传和服务的精准性,进一步打破农民的闭塞局面,让他们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分享信息化发展成果。(4)生态振兴。监测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让消费者亲眼看到动植物生长环境,让消费者切身参与到生产管理过程,用数据驱动乡村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进而把有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5)组织振兴。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让“数据多跑路”,通过大数据提升农村产业创新能力和水平。

三、大数据驱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认识

1.大数据应用要求。数据驱动遵循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大数据推进工作的本领;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

2.大数据应用原则。(1)统筹规划。以数据生态系统的视角,对农业农村进行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设计,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现代化发展深度融合,加强集成应用,对每个农畜产品进行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2)各尽其责。政府、企业和农民,以及有关科研教学及社团组织等是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的主体,都要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发挥各自作用。(3)数据共享。以共享促共建,最大程度地对社会开放数据,让更多市场主体开发利用数据,实现数据的经济社会价值。(4)协同推进。相关主体要确保数据的自由流动和充分共享,高度重视数据可移植性和互操性,瞄准乡村振兴的助攻方向,探索创新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应用的盈利机制和模式,形成让农民能支付、企业能盈利、产业的发展的运营机制。

3.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化发展程度是整个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些年,随着规模化、产业化的加快推进,畜牧业的信息化大数据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发挥着引领农业信息化的作用。比如大北农的猪联网、重庆荣昌的生猪电子交易、浙江的华腾牧业、中国电信的“小牧童”、山东新泰市益客集团的肉鸭大数据等。从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看,大数据必将成为推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变革动力。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民信息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