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中医药大学英语(医学)专业就业情况的实证调查※

2019-02-13晶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职位英语专业毕业生

李 晶农 钦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29;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联络部,北京 100101)

随着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日益兴起,对既掌握一定中医药知识又精通国际交流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势必进一步增强。十几年间,越来越多的中医药院校开设了“英语”复合“专业方向”的特色专业,已成功培养出一批批同时具备英语技能与医学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1]。这些英语专业虽然方向不尽相同,但大都是医学相关,因此本研究将其统称为英语(医学) 专业。

虽然中医药院校英语(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光明,就业选择多样,然而很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与专业培养目标并不一致[1]。同时,由于是新开设的专业,关于该专业就业情况的研究甚少。温涛针对英语(医学)专业某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北京的外企及民企开启职业生涯[2]。杨红等[3]针对2006—2008三届英语(医学)专业毕业生,每届毕业生随机抽取8名,采访学生本科毕业后的选择。采访结果显示,超过72%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不相关。这两项研究虽针对英语(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但是研究对象的覆盖面仅为某届或几届毕业生,且未涉及关于“任职行业”“具体职位”等就业信息。然而,该专业在读学生对毕业后的选择十分困惑。他们尤其希望了解如就业地区、任职企业类型、具体职位,以及职位要求等具体就业信息。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2017届英语(医学)专业毕业生,了解其就职行业、具体岗位、职业能力等就业信息,为中医院校英语专业制定培养方案及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为该专业学生尽早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提供帮助。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就业信息数据,利用定量研究,分析英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位描述及职业能力要求等信息。

2.1 研究对象及工具 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2017届英语(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该专业目前共有 400余名毕业生,抽样率约为 22%,基本能够代表毕业生的整体情况。问卷向每个年级随机分配。调研涉及多个毕业年份,可减少误差,增加本研究的可信度。

问卷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调查具体的就业信息,包括任职行业、企业类型、具体职位等。第三部分包括职位与知识、能力、经历的关系。前三个部分的问卷问题包括填空、单选及多选三种形式。问卷的第四部分为开放性问题。

2.2 研究过程 问卷通过纸质及电子两种形式发至参与者,所有问卷填写者皆为匿名参与。最终共回收96份问卷,有效率100%。利用Excel录入问卷结果数据。记录单选题中的每一个选项的被选次数及概率;多选题中每个选项及每个组合选项的被选次数及概率。录入填空中的所有内容;尤其是关于问题“具体职位名称”,根据“职位类别”分类将答案划分成组,并分别计算每组的概率。

3 结果与分析

3.1 关于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这一部分主要关注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毕业年份、毕业后的选择、研究生阶段所学专业(如果调查对象拥有研究生学历),以及就业地区。

问卷结果显示,68.75%的英语(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28.13%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这表明此次调研结果可以体现大多数本科学历的英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另外,结果显示,本研究调查的 96名毕业生中,84名目前为就业状态,12名为研究生在读。

在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读研的 27名毕业生中,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多为公共卫生和语言相关专业,两者所占比例相同(均为 40.74%),这说明“英语+医学”的本科课程组合扩宽了该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深造方向。仅有 14.81%的毕业生选择“中医药相关”专业读研,这可能是由于非医专业学生很难取得医师资格,因此学生会更倾向于选择其他相关方向发展未来的事业。

就业地区方面,70.2%的应届生选择留在北京,仅有29.76%的毕业生选择在其他城市就业。这可能是由于北京拥有更丰富的就业资源,另外调查对象在北京就读大学,对于该城市比较熟悉。此外,问卷还显示,在京外就业的毕业生中,对于所选择的城市分布较为分散,既有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有省会和其他中小城市。

3.2 关于职位描述的结果与分析 职位描述部分包括针对就业行业、企业类型及具体职位的调查。如表 1所示,该专业毕业生所在的就业行业虽较为分散,但76.19%都集中在生物制药、医疗相关行业以及专业服务行业,这说明该专业毕业生首选的就业行业均为专业相关。在问卷的开放问题中,毕业生也表示,5年的大学学习对他们影响深远,他们更愿意选择自己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学习的相关行业。

表1 2008—2017届已就业毕业生代表的就业行业 [人数(%)]

企业类型方面,英语(医学)专业毕业生选择的企业类型多样(表2),其中外企所占比例最高,达33.33%;民营公司及事业单位随后,分别占 26.19%和21.43%。这一结果与表1关于就业行业的结果较为吻合。制药和医疗行业中外资和民营企业较多,而专业服务行业也多集中在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

表2 2008—2017届已就业毕业生代表所在企业类型 [人数(%)]

岗位类型方面(表3),工作岗位为人事/行政管理类的占比最高,达到 25%。教育/培训类岗位紧随其后,占比23.81%。这两类岗位类型共占比近一半(48.81%)。其次为翻译类和专业技术岗位,同为 9.52%。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英语(医学)毕业生任职的具体职位较为广泛,人事/行政管理类包括首席执行官助理、医学事务部项目管理专员、医院医务处或国际合作处干事、企业的人力资源等;教育/培训类包括大学或中学英语教师及医学教师、培训机构英语教师或教务人员、课程开发师、公司培训人员等;翻译和专业技术类包括医学翻译、英语或医学编辑等。当问及“现有工作是否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关”时,仅有 9.52%的问卷填写者认为“不相关”或者“完全不相关”,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毕业生可以找到或选择与本科专业相关的工作。

表3 2008—2017届已就业毕业生代表的岗位类型 [人数(%)]

3.3 关于职业能力的结果与分析 这一部分旨在调查英语(医学)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校内校外获取的知识、能力及经历的关系,以及该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需具备哪些核心职业能力。对于本科所学并有助于工作开展的知识(表 4),80.95%的毕业生都选择了“英语语言知识”,48.81%认为“医学基础知识”重要,44.05%选择“医学英语知识”。毕业生普遍认为,扎实掌握本科期间的专业知识对求职非常有利,对于英语专业毕业生而言,招聘单位更加看重英语水平,他们通常以英语水平证书(英语专业八级或大学英语六级)为主要依据来判断求职者的英语水平。同时,用人单位十分重视被聘用者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为增加个人职场竞争力,英语(医学)专业学生有必要加强口语和口笔译技能的练习。另外,对于复合型专业而言,医学知识和医学英语知识对于毕业生也很重要。

表4 毕业生代表认可的有助于就业的本科所学知识 [人数(%)]

对就业有帮助的经历和证书方面,超过一半的毕业生认为实习经历(57.14%)和能力资格证书(54.76%)非常重要。此外,他们认为学生会/班级/社团工作 (38.10%),辅修/自学/旁听课程 (27.38%),志愿者活动(21.43%) 和获奖证书(14.29%) 也对就业有所帮助。见表 5。李正卫等[4]也在其研究中指出,接受过工作锻炼的人,往往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职业意识,能够更好地适应并承担新的工作;因此,那些在校期间踊跃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可能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

表5 毕业生代表认可的有助于就业的本科经历或证书[人数(%)]

核心职业能力方面,沟通协调能力位列第一,91.67%的毕业生都认可该能力的重要性;自学能力、抗压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并列第二(72.62%);此外外语语言表达能力、办公软件操作、时间管理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都获得了超半数毕业生的认同。见表6。这一结果说明,对于英语(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尽管外语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但作为团队成员,沟通协调能力更是至关重要。李正卫等指出,用人单位比较注重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4]。

表6 毕业生代表认可的核心职业能力 [人数(%)]

4 结论

本研究针对北京中医药大学英语(医学)专业毕业生,调查其就业方向、职位描述及职业能力,旨在为中医院校英语专业制定培养方案及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为该专业在读生了解本专业就业信息、尽早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提供帮助。

根据问卷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参与调查的大部分毕业生选择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而对于继续读研的毕业生,其首选专业为公共卫生和语言相关专业,大部分毕业生都倾向于在北京工作。其次,适合英语(医学)专业从事的职业呈多样化,主要行业分布于生物制药、医疗相关以及翻译、教育等专业服务领域;任职单位通常为外企、民企及事业单位;岗位类型主要包括人事/行政管理及教育/培训等;绝大部分该专业毕业生选择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再次,英语语言知识是用人单位看重的首要因素,丰富的实习经历和能力资格证书也是求职成功的重要原因。核心职业能力方面,沟通协调能力位列第一,同时自学能力、抗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外语语言表达能力、办公软件操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及项目管理能力等也都在工作中非常重要。

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目前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英语(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可选择的行业和岗位多样。对于复合型英语专业而言,英语、医学和医学英语三大知识模块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至关重要,而其中作为英语专业“看家本领”的英语语言知识及技能更是重中之重。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外,还应该积极参与各种实习活动,为将来走向社会积累实践经验。另外,高校可将大学生母语沟通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考虑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大学生提升沟通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职位英语专业毕业生
领导职位≠领导力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建设特色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位之谜与负谤之痛:柳治徵在东南大学的进退(1916—1925)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