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观之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重要性

2019-02-12汪慧萍龚妮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

汪慧萍 龚妮

[摘要]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战略规划以来,国家和地方每年都陆续出台各种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政策自上而下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这种发展趋势背后却存在各种限制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因素。其中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的不重视是关键因素。结合笔者自身专业成长经历和教学实践经验,尝试分析价值观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引起业界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价值观;社会工作;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社会工作价值观以利他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类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从广东沿海地区一线社会工作者到社会工作机构管理者再到西部地区大专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这种身份角色的转变,让笔者有了一些新的体验和感悟。其中感触最深的包括如何稳定社会工作专业新生的“军心”?如何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感受到专业的温度和内化专业情怀?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就是如何更好地给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灌输专业价值观。价值观的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从在校接受的普遍专业价值观到实践过程中积淀的本土专业价值观,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并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社工之路的过来人,笔者深刻地感受到专业价值观对笔者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非常庆幸就读的大学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将笔者与社会工作牢牢地粘合在了一起。笔者也希望这种粘合力能在笔者所教的学生中得以体现。

1 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1.1 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与基础

价值观是在人的毕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取决于其价值观。我们可以从个体对特定事物的表达中寻找其价值取向。而个体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一定价值认识的具体反映就是态度的核心意义的体现。个体对不同事物会表达不同的认识感受和不同类型的态度,这是个体价值取向的表达,深受价值观的影响。这些对事物信息和意义的不同类型的态度表达就构成了态度的基础和核心,而这些都是以价值观为基础的。与此同时,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事物产生的不同态度、有无价值和什么价值的认知都直接受其价值观的指导,是其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做个假设:三位社会工作者分别在策划一次大型社区活动。督导挨个问道:“你在忙什么呢?”第一位社会工作者垂头丧气地说:“我在准备一个难搞又无趣的社区活动。”第二位社会工作者看了看督导,说:“我在策划一场大型社区活动。”第三位社会工作者真诚而又自信地说:“我在策划一场旨在让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更好融合在一起的有意义的大型社区活动。”3年后,第一位社会工作者仍在做一线服务;第二位成了一个项目的主管;第三位成了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主任,是前两位的领导。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高度,仅仅三年的时间,三个人的命运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决定其成败指数。而这种态度又深受价值观的影响和指导。这位成为中心主任的社会工作者坦言:我并不比其他人能干,只是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一直鞭策着我对专业的态度。

1.2 价值观教育对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社会工作价值观作为一种专业价值观,被誉为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坚持社会工作道路的精神动力。它由社会(本土的)主流价值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追求构成。它是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一整套哲学信念。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首先表现为其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作用上。理论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是构成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使命或目标的根據和核心内容。实践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是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参与专业实习和实践的动力;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的灌输,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实践、如何处理实践中的价值观与伦理困境;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对社会工作学生的个人成长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是维系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期望和良好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以笔者的专业成长经历为例:大学被稀里糊涂地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专业老师首先提供入学教育课程就是专业价值观的体验式新生工作导向坊。在那个导向坊中,笔者对社会工作专业从懵懂到了解到深受触动。接着,在四年的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践中,老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实习实践指导过程中,都潜移默化地灌输着专业的价值理念,指导着笔者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让笔者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专业信念。

1.3 价值观教育对专业情怀和信念的支撑作用

前面提到大学的专业学习中,老师们将价值观教育深入到各个层面,将笔者与社会工作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大学毕业后,在专业价值信念的驱使下,笔者放弃了各类企业的高薪诱惑,只身奔赴沿海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一干就是五年多。五年多来,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每每想到自己的专业使命,社会工作情怀就油然而生,不舍得离开这个行业。

五年后,专业情怀指引着笔者到西部去,到弱势群体最需要的地方去,让更多人能接受到社会工作服务。于是笔者远赴西部,到了一所大专学校任教,成了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笔者也始终不忘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教育。笔者会精心为每届新入学的学生准备与专业价值观紧密联系的体验式专业导向坊;笔者会在课堂上时刻不忘专业价值观的注入;笔者会紧紧跟进学生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并在他们实习实践过程中遇到专业困惑和专业价值伦理冲突时,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客观理解社会工作在各地的发展现状,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不至于在专业道路上走偏;笔者虽然已经有了五年多的实践经验,但为了丰富教学,让自己对专业价值观有更加深刻和本土化的认识,笔者始终坚持尽可能多地涉足一线服务或督导领域。笔者已经教了四届学生了,实践证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教育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情怀和信念有很强的支撑作用。首先,体现为社会工作专业在校学生多数能从专业排斥到接纳到认同甚至到深深喜爱;其次,已经毕业的学生,选择从事本专业的不在少数,并在遇到种种困难(如:暂时不被认可、待遇较低、稳定性不强等)时,由专业价值观教育带来的专业信念和情怀支撑他们继续坚持着走下去;最后,毕业之初未选择本专业工作的学生,陆续出现了“回流”现象,当问及原因时,多数表示是那种社工情怀无形中将其吸引回来了。因此,有效的专业价值观教育,可以有力地支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信念和情怀,促使其认可或选择从事社会工作。

1.4 价值观教育间接为社会工作专业搭建社会认可平台

很多社会工作专业老师可能会头疼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很少。但是从优势视角出发,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得力,能让老师们缓解这种“头疼”。笔者所教的学生中,也有很多毕业后不从事本专业的。但当他们在其他领域从事工作一段时间后,常常会跟笔者表达如下意思:也许我不是社会工作领域的坚持者,但我却是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守护者。他们会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也在默默的感化着身边人。这无形中就给社会工作专业逐渐获得社会的认可搭建了平台,对社会工作话语体系的逐渐形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来说是潜移默化和长远的。

2 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路径

当然,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非只是口号和理论能达致的。需要各高校在态度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密切跟进。为此,本文提供一些粗浅的建议。

2.1提高学校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

有些高校为了凸显特色和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不重视专业价值观的教育,甚至舍本逐末的方式是不可取的。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是人,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和机器。光靠浮于表面的专业技能无法提供长期后续的专业服务水平提升,更无法提供真正有温度的专业服务。

2.2 提高专业教师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认可度

很多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是半道出家的,自身对这个专业的认可度都不高,甚至很多压根没有实践经验,就很难期望其能够很好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因此,有实务经验、有社會工作情怀的专业教师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支持。他们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将自己的社会工作成长历程和价值观塑造历程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言传身教,起到榜样的作用,树立学生身边的真切的社会工作者形象。

与此同时,做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之前没有实务经验或价值观教育接受得不充分的或原本是其他专业中途转行过来的老师,需要多参与学生的实习过程,参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一线服务,充当督导、组织者、兼职社会工作者等多重身份,来补上这一课。

2.3 课堂引导和实践指导相结合

一方面,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价值观问题可以拿到课堂上讨论分享,给予学生宣泄困境的途径和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坚持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到信誉好的专业机构实习,教师的督导跟进到位。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 李筱,译.精通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3] 隋玉杰,译.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
我的价值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