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一个移民社区发展状况的调查和思考

2019-02-12罗博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9期

罗博文

[摘要]通过了解甘肃省D村的发展状况,评估村庄在移民之后存在的变化与不足,探索如何利用区位优势资源推动D村移民治理格局的形成,从而推动建立有D村特色的移民文化和移民新家园。

[关键词]移民治理;发展建设;移民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D村是来自甘肃省X市D县、L县、T县和B市H县等地区的2600余名移民组成的村庄,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极度贫困,从而响应甘肃省政府“两西移民工作建设”的号召,从1990年起陆陆续续迁徙至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H市。“两西”计划从1990年开始在H市三年内共安置1500人,每年安置500人,后来调整成从1990年到1996年安置1500人。

1 D村的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扶贫开发从改革开放前的“输血式”扶贫到逐渐向“开发式”扶贫转变,政府开始尝试通过移民,将实在无法进行生活生产地区的人民搬迁到生态环境较好,土地资源充足的地区,来改变人们目前面临的贫困问题。扶贫移民最早开始于1983年的“三西”地区,即甘肃的D村、河西和宁夏的X地区,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扶贫移民模式才逐渐展开,且近两年成效显著。D村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643户,2633人,男女比例相对平衡,耕地面积378.73hm2,人均耕地面积0.15hm2。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D村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发展到富裕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最初的650元增加到2010年的6600元再到如今的14300元,而农民的家庭年纯收入达到10000~20000元和20000~30000元的已经占到了30.7%和37%,10000元以下的占16.3%,30000~40000元、40000~50000元和50000元以上的分别占7%、0.7%、8.1%。

2 D村的建设经验与成效

第一,动员多方力量,帮助移民落地。偏僻的地理位置、薄弱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低效的传统农业等都成为阻碍村庄脱贫的主要因素。因此,D村移民的生产发展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并提出“政府抓,企业帮,自己干”的口号。作为H市贫困面最集中的移民村D村于2012年被H市委确定为双联行动集中帮扶的“飞天先锋富民基地”,由9家单位集中帮扶,制定“兴办十件实事、缩小十年差距”的帮扶目标,实施项目帮扶、科技帮扶,时间期限为3年。近年来,政府为D村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规划,通过开展各类科技培训、示范指导、跟踪服务活动,鼓励引导村民种葡萄、栽枣树,D村在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方面取得很大成绩。

第二,建设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政府把D村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当做工作重点,加大农田防护林建设和风沙治理力度,采取谁栽植、谁管理、谁拥有、谁受益的原则,全村共栽植防风林53.33多hm2,同时沿周边封滩造林80hm2,有效遏制风沙危害并保护耕地。D村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200余万元,开挖农渠22km,新打农用机井15眼,实现了农业灌溉“双保险”。通过新建村小学、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使D村的适龄儿童都能受到教育,实行好“三免一补”政策,目前D村修建标准小康住宅达107户。十几年來,总计投入各类专项扶贫资金580万元,有效改善了D村的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电力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D村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改善。

3 D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村民参与治理受限,村干部权利过满。D村村民较低的文化程度和空白的政治面貌限制了他们参与村中公共事务的方式和途径,村民参与村中公共事务更像是一种受到驱使下的被动配合,而非自发、主动的自我诉求。据调查,非常愿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D村村民只占到D村总人口的6.3%,比较愿意和一般愿意的村民占到了总人口的25.6%和37.8%,不太愿意参与和非常不愿意参与的村民占到了25.9%和4.4%。这种现象易导致D村村委会权利无人监督,出现村级干部权力过满现象,使得村中出现村民参与意识不强、村庄会议成员少等问题,村委会与村民群众中的“柏林墙”未能根本拆除。基层干部宣传工作形式单一,受众主体无法深入了解村庄举措。D村资源分配和资金流动因地制宜因户所需,出现了村内贫困户接受资源的迟疑性现象,利益诉求决定村民的关注焦点和行动动向,若诉求减少或缺失,易导致村民丧失发展内生动力和加剧干群关系矛盾。目前,村庄公共事务管理仍无法完全适应较低文化水平村民群体的个别需求,村级干部作为实施主体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村民与村级干部的沟通机制受限,出现“村干部治理、村民观望”的局面。

第二,村委会领导班子老化,治理面临断层。从D村村委会领导班子的年龄情况来看,30~40岁的干部占25%,41~50岁的干部占51%,50岁以上的干部占24%。村委会领导班子呈现非常明显的老化特征,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D村村委会领导班子的“老龄化”和“低学历”限制了D村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成长高度。市场化、城镇化带来的农村“空心化”,也导致农村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远不能满足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年龄老化、知识老化、思想老化“三化”问题突出。D村村中事务对于有头脑、能力强的干部依赖性强,村委会还未形成一套具有其特色、符合其运作机制的管理体系和乡村文化。

4 对D村未来经济文化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第一,遵循客观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D村所在的H市是一个以旅游业闻名的城市,D村可以搭建结构产业,利用H市的旅游资源建立自己独有的文化体系。H市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及阳关的所在地,所以D村具有潜在的旅游资源。通过旅游发展来吸引大量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最新的技术和信息,加快观念更新,同时,能够增加区域就业机会,旅游业的发展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区域就业岗位。

第二,构建网格化格局,培育社区优良环境。较搬迁之前水平分散的空间格局,移民搬迁后的D村是垂直集中的楼房布局,移民的居住空间变得闭合及私人化,社会交往的空间要么在封闭性、隐私强的家中,要么在完全开放的公共空间。D村村民搬迁后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发生变化,村民之间的社交频率及方式也产生变化。这就需要鼓励村民参与其中,构建网格化的治理格局,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发挥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网格化治理就是打造优质的公共服务满足公众需求。在基层社会网格化治理中,基层社会的管理者需要重新审视网络与现代技术的作用和功能,积极促成实现网格设计与信息技术运用中的观念重塑。通过创新主体治理,促进社区资源多元覆盖。结合D村实际治理情况,鼓励村民参与社区治理,建立网格化的治理格局,积极调动村中组织和村民的积极性,利用社区资源帮助村民融入。可积极发挥社区组织作用,形成自主管理和自主创新治理体系,做到村委号召、组长动员、村民响应、集体融入的治理格局。

第三,实施能人动员,发挥多方联动。当前D村存在空心化的现实,留在村里种地的壮年劳动力少,但是还有不少精英在农村。能人动员的方法可以施展社区精英对社区建设的巨大作用,他们不仅带领村民树立起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还能从外部争取到各类资源用于村庄的社区建设。驻村帮扶企业、村委会、社区组织和村民都是社区公共事务的重要参与主体,在进行社区治理时,社会力量的作用不容小觑。驻村帮扶企业、村委会在参与治理过程要敢于发散思维,充分运用社区资源,引驻情怀企业、志愿者等公益群體进村,促进治理主体丰富化。积极调动各方优势,并相互连接其作用,推动治理形式多样化。从而形成多元主体治理体系,并使之成为社区治理的“润滑剂”,让D村环境更富有人情味,让移民治理更加协调化和人性化。

5 结语

D村作为具有将近30年搬迁历史的村庄,从落地到生根,从贫困到富裕,在其发展变化过程当中,移民精神是其重要支撑,总结其移民精神从而形成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对D村自身和其他移民村落的发展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包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百折不挠的求知精神、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虽然D村在经济建设上趋于稳定状态,但文化建设才刚刚起步,所以,D村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建设起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社会文化,而这也是未来D村值得探索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晓燕,关庆华.从管理到治理:基层社会网格化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理论探讨,2016(02):147-152.

[2] 袁小平,潘明东.农村社区建设中社会动员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来自江西省9个村的实地调查[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7(05):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