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流的职业学校实训管理系统建设实践

2019-02-12莫剑中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信息流职业学校管理系统

摘 要:文章以职业学校实训管理系统为例,介绍了系统建设的一些实践经验,主要从信息流的集成,数据的采集、加工和应用以及信息化系统的运行保障机制3个方面,阐述了实训管理系统建设的相关实践研究内容。

关键词:信息流;管理系统;职业学校;信息集成

1 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

随着职业学校智慧校园以及各类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的引入和使用也已经成为学校日常管理的常态。各类管理系统在解决办公自动化、信息存贮数字化、网络化等教育教学管理基本问题后,正逐渐向着提升管理效率和提高指导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向演进。

信息流是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描述管理系统中信息的传递过程及活动特征,从而可以对管理系统工作进行有效反映。在信息化背景下,学校的各类管理系统是整个学校运行管理的核心,管理系统工作模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整体工作结果的好坏。科学分析管理系统工作方式,明确工作流程,观察其中信息的流向,研究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方式,对管理系统工作方法的改进、工作效率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2 信息流的集成

伴随着一个管理系统或平台的正常使用,其信息或数据的产生是无时无刻的,大量的数据或存储于系统,或通过各类交互方式被使用者获取,从系统或平台的设计角度出发,如何保证信息或数据的有序流动、有效采集、高效应用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以图1机电类职业学校的实训管理为例,无论是实训车间管理系统还是类似“数控编程操作”的课程平台,其系统的搭建基本都是以工作和任务的细分为基础[2],符合工作的基本常识。工作流、任务流的分散是基于社会分工、组织协作的需要,是将复杂问题简化以提高效率的处理方式的需要,也是基于知识和技能解构的认知需要。基于工作流、任务流的分散、解构,只是解决了信息化的基本需求,对于多数管理系统、课程平台而言,单一工作、单一任务产生的数据、信息往往只是停留在工作或任务模块本身,缺乏对数据和信息的整合、利用。分散的工作流需要以信息流的方式加以集中、集成,将管理系统或者平台各个子模块基于各自工作任务所产生的数据加以整合、处理、应用,整个管理系统或者平台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信息孤岛、数据不统一、评价模式单一等问题也能得到有效解决。

(1)实训管理系统

(2)课程平台

图1 管理系统及课程平台构成框架

3 数据的采集、加工与应用

对于一个信息化系统而言,数据从Excel表格到数据库的转化,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存贮,只是解决了数据、信息的基本查询、检索功能,系统或者平台功能的拓展,需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加工以提升價值。同时,借助于决策模型和评价模型,可以对管理决策和教学评价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对于数据的采集、加工及应用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3.1 数据采集的特性

全面性:全方位、全过程采集数据。例如对于设备的使用,可以将设备使用过程的关键节点数据全数记录。

有效性:数据价值体现的前提是有效,特别是一些主观性较强的数据,如人员评价等,应合理设置选项提升有效性。

即时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集的即时性,二是使用的即时性。数据是有时效的,一些过程性数据,如数控加工过程的中间测量数据等,通过自动化采集等手段保存下来,可以用于分析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3.2 数据的价值发现

数据的价值可以分为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直接价值是数据自身所表示的价值,如一个班级学生实习所消耗的材料价值、一个学生操作设备所消耗的电能。随着数据的积累形成规模,数据背后所蕴含的间接价值意义可能会更大,如比较多个班级相同实习内容所消耗的生均耗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课堂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分析多个学生操作相同设备的能耗,同样也可以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3]。

3.3 基于数据的精确决策辅助

由实训管理系统和课程平台产生的各种数据最终都是为管理和教学的精准决策服务的。借助一定的管理模型和评价模型,通过对不同数据权重的引入,可以将各种直观、无序的数据集合转换为抽象、有序的决策表述,是提升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以及构建个性学习的良好学习生态所必须的[4]。以数据课程平台(见图2)为例,基于各种课程任务的数据通过评价模型,借助智能测评和精准决策,可以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支持,进而实现学习的高效减负。

图2 基于数据课程平台框架

4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保障机制

信息化管理系统从建设到投入使用,再到发挥作用是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虽然系统的建设需要一个完善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框架,但是基于后期运行的各类保障机制也同样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的升级与维护。系统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实训车间工作流、课程平台任务流的划分需要不断调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调研不断优化其流程、完善其功能。(2)数据的迁移。既有管理数据的导入,也有不同系统之间数据的交换。(3)管理人员的确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必然带来人员职责的变化,为适应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应及时增加相应的管理岗位,明确各部门各人员的信息化工作职责是保证系统运转的必要条件。(4)机制与制度的建立。从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的过程中,会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实训车间的设备管理、库房管理的信息化要想真正实现,离不开必要的制度支持。同样,课程平台学生和老师的规范使用、保证各类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需要有制度保障。

5 结语

以信息流作为职业学校实训管理系统的构建主线,关注信息、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向、集成和应用,可以有效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充分体现系统的管理价值。

作者简介:莫剑中(1972— ),男,江苏武进人,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机电,教育管理。

[參考文献]

[1]郑兰琴,杨开城,黄荣怀.基于信息流的协作学习交互分析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15(5):22-26.

[2]郭旭,陈坚.基于信息流的管理系统建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5):134-140.

[3]常广炎.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J].无线互联科技,2015(18):130-131.

[4]郑兰琴.协作学习系统信息流时空特征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5):53-59.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train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vocational school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flow

Mo Jianzhong

(Wuxi Electromechanical Branch, Jiangsu United Technical Institute, Wuxi 214028, 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practical train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vocational school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practical experiences of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mainly expounds the relevant practical research cont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training management system from three aspects: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flow, the collection of data, the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and the operation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Key words:information flow; management system; vocational schoo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猜你喜欢

信息流职业学校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基于信息流的作战体系网络效能仿真与优化
基于信息流的RBC系统外部通信网络故障分析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基于任务空间的体系作战信息流图构建方法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