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环境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9-02-12陈玲
陈玲
摘 要:人工智能就是用机器去完成人类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务,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热门方向。文章以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的冲击与要求,为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下对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冲击与要求;建议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迎来发展拐点。2016年是人工智能发展最快的一年,从AlphaGo以4∶1的比分击败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到人工智能诊断癌症,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人们的想象。目前,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发力人工智能,国外以微软、谷歌、Facebook为首的巨头们已经站在了业界之巅,在国内,大家最为熟悉的“BAT”(百度、阿里、騰讯)也把重心放在了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并成为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
1 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的冲击与要求
人工智能有两种应用形态。一种是弱人工智能,现在,人工智能研究的很多都是弱人工智能,是指完成某些特定任务的人工智能,这个特定任务单一、很窄、很深,往往是单一、重复、封闭的事情,而不是开放性的事情。即弱人工智能只擅长单个领域,比如阅读文章、只会下围棋的AlphaGo等;另一种是强人工智能,即各方面都很强。现阶段,弱人工智能比人强,强人工智能比人弱,而且非常不成熟。弱人工智让人类生活工作变得高效的同时,也让人类的个体变得很渺小。在未来,当人工智能进入人们的生活,会给现有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不仅是社会底层的一些工作,相当一部分的社会中高层工作将会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所代替。比如汽车司机、公司的文员、初级会计、简单的旅游代理商等,越是那种简单、单一、重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被人工智能代替的风险就越大[1]。所以在未来,不仅是人与人的竞争,还将是人与机器的竞争,未来的社会将是人与机器共存的社会。面对人工智能的威胁,最好的方式不是排斥,而是培养“机器智商”,同机器协作。在当今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人学习知识的能力是远比不上人工智能的,将来人们可以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所以一个人的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将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需要的将是一个人的判断决策能力、如何利用有效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针对开放性问题的解决能力。因为人工智能在开放性问题的处理上还很弱,要赶上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人工智能来袭时,人工智能能够取代人类做一些单一的、重复的、封闭的工作,但人工智能没有办法完成创新创造的工作,这也是在未来人类和人工智能最大的一个区别。所以,当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后,对于弱人工智能擅长的事情,完全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完成,人类更需要培养的是解决问题和创新创造的能力。
2 人工智能时代下对学生培养的建议与思考
应对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有几种能力是人工智能并不具备的,例如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高职院校应该侧重增强学生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2.1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高
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外,首先要让学生摆正心态,遇到问题不要逃避,问题接触得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所以要鼓励学生积极面对问题,主动承担责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秘诀是尽量多做题、多承担工作,特别是开放性的问题。在课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引导。
2.1.1 营造宽松探究性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宽松愉悦的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使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有效提高的目的。探究性学习相对于被动接受学习而言,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索与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素质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更好地解决新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实施:(1)创设情景,引入任务,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设计来自生活或接近生活的情景,因为真实的情景往往是激发学生主动解题的原动力,能唤起学生探索和研究的欲望。(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都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问题分析的欲望,提出更有价值的创新答案。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理解,鼓励发表具有个人特色的意见,允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等对问题做出不尽相同的理解,让学生的心灵在开放的氛围中自由飞翔。在说的过程中慢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搭建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主动探索,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心理学家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和意愿,自由主动地学习。教师不再满堂灌,不再主宰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主动大胆地联想、推测、探究,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独立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4)拓展变化,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对问题进行逐步变化,让学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5)反思概括,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境采取相应策略的,所运用的策略受具体情境制约,只有对其进行提炼、概括,才能使之产生迁移。因此,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反思解题过程,分析具体策略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方法,对此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一般思想方法。通过解决问题不断地自我评价、调控和进行解题后的提炼整合,从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使解决问题达到最优化,产生最佳的效果,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