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研究
2019-02-12林晓琳
林晓琳
摘要:目前,各个方面的不断进步促进了企业的大力发展,各种新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不断优化着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原有的运营效率。同时,计算机技术也促进了人才需求的变化。因此,本文以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实际缺陷,重点探讨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
引言
为了应对当前培养计算机素养的实际需要,中职教师必须突出就业指导课程的导向作用,培养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应用技能,深化学生原有的运作水平。但是,有些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过分关注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教学,特别是非该专业的计算机授课教师,例如护理专业等等,更加忽视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因此,大多数受教育者虽然得到了明确的理论知识,但不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1]。为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率,优化受教育者的素质,提高职业技能的培养力度,必须不断优化并适当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探析
(一)计算机教学是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了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计算机就业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我们不仅要针对就业问题,还要考虑到我们的综合发展需要,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技能和专业知识。通过培养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可以使计算机的学习成果得到实际应用[2]。当我们面临就业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使我们占据更多的优势,这样我们的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由此职业生涯也可以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因此,在运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教学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也实现了学生学习素养和其他能力的大发展。
(二)计算机教学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解决就业问题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就业导向的重要原因,计算机教学的实施实际上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的实践和综合能力。通过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我们能够与时俱进,达到实际能力满足社会需求的良好状态。因此,通过计算机教学的实施,可以帮助解决中等职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种类繁多,有助于我们了解计算机在当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相关的课程,可以满足企业对于中职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使就业不再成为难题,使自身能力得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
二、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就业目标不相一致
目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一些盲目性。教学目标的模糊性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在当前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就要求员工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但是,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教学内容设置缺乏一定的社会因素,由此造成学生无法掌握就业所需的操作技能,影响计算机教学的整体质量[3]。
(二)计算机课程设置与职业生涯规划脱节
在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现有课程体系中,部分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展现了更注重理论而非实践的缺陷。课程设计通常是单一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授课,整个教学实施过程都停留在教科书知识的宣传中。教学氛围单调,缺乏专业的实践知识,同时也缺少实践培训课程。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根本不感兴趣。他们以敷衍的态度来面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无法从课程中获得实践技能。因此 传统的不重实践的教学方法与就业要求完全不相容,与社会严重脱节,不能发挥计算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一)优化专业设置,注重社会实践的结合
研究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设置应该同时满足两个要求:一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二是实现就业导向这一重要主题。实现这两点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在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之前,学校应该关注当前社会所需的主流专业和空白专业。同时,要确保毕业后所设置的课程仍然适应学生的专业知识需要,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在完成就业过程之后,也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取得平稳进步。同时,在满足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需求之后,应侧重于培养受教育者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建立过程中,应将就业作为目标导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多种方式的结合,培养多方面的能力。首先需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实践学习,才能使学习内容与就业需求相符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中职学校可以与部分进行企业合作,在课程的开设方面,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设立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在完成专业学习后,学生可以在企业提供的相关岗位上进行社会实践,将所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可以找到更加理想的工作。
(二)改變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大多以考试为主,教学内容主要局限于教材内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大多停留在理论知识水平。他们没有掌握实际操作技巧。在应试教育的主导下,受教育者很难理解专业知识的深度,同时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这必然会脱离社会的实际发展,也不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计算机教学名存实亡。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要求相关教师转变自身观念,深刻理解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状况,探索符合就业需求的新型模式,调整原有的内容,注重加强社会实践课程,例如进行计算机的组装,硬件的维护,办公软件的应用等。
(三)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专业技能
学习是一种以教师和受教育者为主体的组织活动。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正确的指导。受教育者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才能取得很大的进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存在指导性错误,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向和方面将完全偏离社会需求,无法在计算机就业领域实现自身优势。一些授课者的专业知识相对过时,产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专业技能水平较差的教师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内容含糊不清,对学生形成了严重误导,使学生努力学习的知识化为无用,也降低了计算机教学的质量,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形成了恶性循环。
四、结束语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作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新课程,必须成为中等职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实际应用,为许多中等职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就业率[4]。综上所述,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相关目标,贯彻就业指导的内容。其次,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最后,要加强对相关教师的专业培训,督促他们不断学习。进入社会开展就业研究,掌握就业信息,并将相关信息更好地应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提高原有的效率,优化专业技能知识,为学生的就业奠定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杰.基于就业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J].科技风,2017(8):77-77.
[2] 冯丹丹.试析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J].通讯世界,2016(11):272-272.
[3] 伏宜荣.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4):3-3.
[4] 王金晶.立足岗位,推动就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16(A4):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