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与探索
2019-02-12赵醒文罗伟峰邝倍民
赵醒文 罗伟峰 邝倍民
关键词:财政资金 地方高校 高水平大学建设 长效机制
广东省虽是教育大省,但不是教育强省,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数量少、科研力量不足,这是制约创新能力的短板。因此,广东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对于广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央对广东提出的“双支撑”任务和“双中高”目标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2015年4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正式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2015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G校等7所高校作为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本文以系统管理理论为指导,以G校为案例研究,提出构建财政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路,为财政如何更好地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财政支持提供建议。
一、国内的研究概述
据检索文献资料发现,当前有关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方高水平大学内涵概念研究与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路径研究。徐高明(2017)认为建设省域高水平大学主要是为了对接与策应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周险峰、黄晓彬(2018)认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是以缩小与参照对象或标准的差距为直接目标的一种创新发展过程,并提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在于与所在区域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涉及到“地方”与区域所在的高水平大学之间的互促互动。金保华、王英(2014)认为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的坚实主体,是服务于地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中坚力量。
综上所述,当前有关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并无以财政支持为视角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长效机制、路径构建的研究。本文将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成果,以系统管理理论为理论指导,以G校高水平建设为案例研究,提出构建财政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长效机制的理念与思路。
二、G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案例分析
(一)财政资金支持方式
根据《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方案》规定,对于“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项目”,财政给予建设资金支持。具体指出了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在注重引导学校加强资源、资金统筹能力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财政奖励、风险补偿、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贷款贴息等投入方式”,即高水平大学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包括了直接补助、财政奖励、风险补偿、设立政府引导资金和贷款贴息。G校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高校,其财政资金支持方式主要是直接补助和财政奖励。
(二)财政资金使用及绩效概况
2015-2017年广东财政共安排G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共计77111万元。截至2017年底,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资金实际支出70016万元(含上年结转资金),当年到位资金使用进度为100%。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分用途使用绩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逐年增加,2015-2017年,学校投入学科环境建设与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经费约为4.8亿元,截至2018年6月,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98591台套,总资产值13.157643亿元,保障了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二是高层次人才集聚增多,截至2017年11月,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达到104人,较2014年国家级人才增长翻2番,省级人才增长翻一番;教师国际化培养227人次,人数翻二番;三是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增至4个,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获得认定立项;现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77个,其中建设期内新增40个;学校5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通过广东省科技厅考核。
(三)财政支持G校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1、教育财税优惠政策缺位
根据《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财政支持方式包括直接补助、财政奖励、风险补偿、设立政府引导资金和贷款贴息等财政支持方式,但并无相关的配套财税优惠政策。现阶段,由于财政支持方式单一,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财税政策支持,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随着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对资金的需要,财政资金一旦匮乏,简单的财政直接补助和奖励补助的财政支持方式将不可持续,最终影响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2、财政支付进度缓慢
在广东省教育厅每季度的高校国库支付进度情况通报中,G校均属于未支出财政资金总量较大的高校之一,其原因是由于高水平专项资金支付进度较慢,导致未支付金额较大。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全方位物质保障,G校将省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40%用于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方面。但由于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大多属于进口设备,需要进行政府采购,虽然广东省财政厅建立了高水平水平大学科研仪器设备动态项目库,对于项目库内的项目可结合项目特点,合理选择采购方式,进口产品采购实行备案制。但由于客观上存在的项目库更新不及时,库外项目采购流程繁琐,政府采购完毕后财政资金的支付又涉及到财政资金国库支付的流程,导致相关的财政支付进度相对缓慢,既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又导致设备采购难、采购慢,从而影响高水平大学建设速度。
3、财政支出绩效指标设置不完善
在广东省财政厅制定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基础信息表》中将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归类为“績效监控指标”中的“资金管理”指标,分值为18分(绩效总分为100分)。其中资金主要用途、分配情况4分;资金到位、支付情况8分;预算支出及财务核算规范性6分。由学校自评,然后由教育厅组织评审专家进行专家评定。笔者认为,此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只设置了定性指标,指标设置过于粗放,设置不精细,缺乏绩效评价定量指标。
三、构建财政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路
表1 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定量指标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应用系统管理理论为指导,全面运用财税政策,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支持方式;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政府采购效率;科学、合理设置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财政支持,充分发挥财政在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一)以系统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
系统管理理论,即把一般系统理论应用到组织管理之中,运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兼收并蓄各学派的优点,融为一体,建立通用的模式,以寻求普遍适用的模式和原则。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由五个不同的分系统构成的整体,这五个分系统包括: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组织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
(二)构建财政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长效机制的逻辑思考
以系统管理理论为指导,构建财政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长效机制关键在于思考其构建逻辑。在财政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资金如何筹集;其次是考虑筹集到的财政资金如何使用;然后是财政资金如何进行绩效评价,最后构建出财政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般模式。
(三)构建教育财税政策优惠机制,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筹措建设资金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财政资金一旦匮乏,简单的财政直接补助和奖励补助的财政支持方式将不可持续,最终影响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而教育财税政策优惠能起到收入调节器的作用,可作为财政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资金补充。
(四)构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设备采购机制,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
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关键在于构建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设备采购机制。采购机制的构建要结合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发展实际。首先要进一步提高采购限额标准、大幅减少审批审核数量,赋予地方高水平大学更多自主采购权限,完善采购制度措施,简化优化审批审核程序;其次,构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采购机制的重要途径是要构建高水平大学科研仪器设备项目库;最后,还要对地方高水平大学国库支付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以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
(五)构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方法
构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机制,是构建财政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长效机制的监督保证。因此在构建财政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长效机制中必须构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机制。构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机制重点在于设置财政绩效评价定量与定性指标。(见表1)
四、结束语
在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以系统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构建教育财税政策优惠机制来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筹措资金、通过构建地方高水平大学设备采购机制来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和构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机制来进一步完善财政绩效评价方法等机制体制的构建,才能最终构建出财政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长效机制。
(通讯作者:罗伟峰 )
参考文献
[1]陈杰,徐吉洪.地方高水平大学:概念沿演与内涵指谓[J].中国高等教育.2016(21).
[2]方泽强,刘红鸽.区域高水平大学:内涵、指向与方略[J].山东高等教育.2016(02).
[3]黄彬.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动背景与核心议题[J].高教探索.2016(01).
[4]陈中,郭丽君.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实处境分析——基于湖南省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5(01).
[5]向兴华,杜娟,朱永东.学科综合化背景下学科群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教探索.2011(02).
[6]徐吉洪.高水平大学的本质特征论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0(04).
[7]徐高明.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内涵、动因及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7(01).
[8]李发武.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指向与突破思考[J].高教探索.2017(02).
[9]刘晖,李晶.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历史演进与价值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7(03).
[10]徐高明.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与存在的问题——以北京、上海、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7(03).
[11]嚴新乔.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状、问题与路径[N].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3).
[12]金久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定位与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17(07).
[13]徐高明.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推进策略[J].江苏高教.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