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蒙古族生态法律观念现代化的途径
2019-02-12梁琳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是我们调整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论根基,是我们深入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生态主义观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南,本文站在马克思生态主义的视域下探讨蒙古族的传统生态法律观念的现代化途径,保留蒙古族传统生态观念的优秀成分并研究其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的观念现代化的模式,对蒙古族地区生态文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行分析,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生态文明新理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蒙古族;生态法律观念;现代化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部分,如今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面临的,关系到人类生存根基的严峻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创造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这是我们树立正确生态观念的基础。蒙古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面临着同样的生态危机。将马克思生态观和蒙古族传统生态理念与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发展相结合,并在法律上将生态观念和生态环境法价值观的相融合,探讨蒙古族生态法律观念现代化的途径,对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法律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主义价值观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构建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根基的,马克思恩格斯提到“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1。认为要实现两大变革,就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即自由的人,这是调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关键。马克思恩格斯称其为“和解”。而和解的人,这是调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关键。马克思恩格斯称其为“和解”。而和解的最根本的方式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在根本上实现这两个和解。马克思的生态观也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的,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可以看到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更是摆脱了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在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上考察人的自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强调自然的客观存在,并分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提到人类是依赖自然的存在,同时人对自然有能动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神圣家族》的文章中也提到了这种观点,同样提到人和自然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是以实践作为基础的。
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生态观点,首先人是依赖于自然的,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是永远在自然之中,不可能脱离自然界,更不能是自然的凌驾物。其次人和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和费尔巴哈一样,马克思以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的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在自然中生存和发展瑟吉欧会让自然产生不同的变化。再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要经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环境的恶化和资本主义制度相关,要实现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人类自身的和解,要通过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是完成“两个和解”。在《巴黎手稿》种提到“共产主義,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2实现共产主义,制度的变化,带来的是合理进行物质交换,将消耗降到最低,完成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解。马克思的生态观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思考问题的前提,这样的观点也是我们现在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的理论基础,这也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理论根基。
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蒙古族传统生态法律观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生态法律观念是生态观的法律表达方式。蒙古族的传统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价值观念。基于游牧生活的生态价值观充分的反映在蒙古族的制度上,习惯法,成文法,传统宗教中都存在着及其丰富的生态伦理观念。长久的游牧生活蒙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追求人-畜-草的最佳平衡,这是世代繁衍中积累着的生态智慧。逐水草而居,四季轮牧,“各部落各有其地段,有界限之,在此段内,随气候迁徙,春季居山,冬近则归平原 ”3。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牧场的迁移,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尊重生态规律,让世代永续利用草场。蒙古族人的传统观念中有很多爱护牲畜,爱护野生动植物的内容,蒙元的法律《元史·刑法志》里就有这样的记载着“诸每岁,自十二月至来岁正月,杀母羊者,禁之”4。《喀尔喀法典》也提到“第136条规定:“不许杀无病之马、鸿雁、蛇、青蛙、黄鸭、黄羊羔、麻雀、狗。谁看见捕杀者,罚要其马。”5 这些习惯法成文法和蒙古族传统宗教结合在一起,渗透到蒙古族人的生产生活中和传统观念中,形成独特的蒙古族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法律价值观。
随着游牧生活的改变,脆弱的人畜草的平衡难以保持。建国后进行的定居化的发展,游牧生活变成了半固定或者是全定居的生活,游牧生活的不断追逐优质牧草使得前期使用过的草场得以休养生息的机制遭到破坏,游牧的优势不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超载放牧和草原退化的尖锐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后,畜牧业的发展参照农业的发展模式,草场承包,草场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牧民为了最求利益的最大化,过度利用草场,草场过牧在不同程度在各地都存在,又由四季轮转变成固定放牧,草场严重退化,出现了美国学者哈定提到的“公地的悲剧”。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错误的价值的影响下,蒙古族的传统生态观也在受着冲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弱,不断的向自然索取,人为的夸大对自然的作用,而忽略了自然的反作用,没有遵循马克思理论中的将人和自然的关系归结在实践层面上综合考量。
蒙古族传统生态价值观包括生态法律价值观是和蒙古族的传统宗教联系很紧密的,最早的原始图腾、萨满教、藏传佛教也包括成吉思汗崇拜等等,这些对蒙古族形成符合生产生活现状的正确的生态观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些超自然的力量和蒙古族人崇拜自然、敬畏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如对“长生天”腾格里的崇拜,对“额和德勒黑”的地神崇拜,对山神、河神、泉神的崇拜,对星宿的崇拜,对水火的崇拜,对野生动物如狼、鹰的的崇拜,基于传统宗教建立起来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宗教观念的变化,生态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三、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蒙古族生态法律观念现代化的途径
生态价值观包括生态法律价值观是人类在观念上和法律制度影响下形成的观念,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归根结底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前提,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生态思想,万物有灵,天人合一,适应自然发展,严格遵循自然规律等等,都是新时代先进生态伦理观念的思想宝库。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任何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6。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
其次要坚持文化自信,有传承生态文化的自觉性,在传承蒙古族生态价值观中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蒙古族的生态文化是世代积累生产生活经验的结果,是生存智慧在生态层面的反映。 要注重传承蒙古族文化中崇拜自然的生态观念,在生态环境问题称为全球关注的今天,蒙古族的天父地母,万物有灵,保护动植物,尊重自然规律的朴素生态思想的传承就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挖掘蒙古族生态价值观中的精华,进行现代化的转型,以建立即符合时代发展又具有鲜明蒙古族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
再次在传承蒙古族优秀法律文化的基础上,构建现代生态法律制度建构。蒙古族在历史上创造了丰富的生态法律文化,如《大札撒》、《至元新格》、《图们汗法典》、《阿拉坦汗法典》、《喀尔喀七旗法典》、《卫拉特法典》等,法律制度下的法律觀念慢慢成为世代蒙古族人的习惯,成为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将这些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合理的生态因素融入新时代法治建设里,完善《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退牧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国家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结合蒙古族生产生活当地实际,研究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严格执法相结合,加强制度层面的建设,以逐步增强蒙古族先进生态价值观的重塑。
还有要发展现代畜牧业,建立草-畜-人平衡的新型模式。完善草原产权制度,避免“公地悲剧”;休牧、轮牧、禁牧相结合,进行季节性放牧,发展新型畜牧业的模式;依法律法规,平衡草畜,限制牲畜的数量,合理进行草场建设;深入开展围封转移战略,在草原居民迁移,转移就业和指导劳动力发展新职业能力等。在新时代传承蒙古族传统生态观念、生态法律观念,让优良的生态意识成为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不断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3、383页
[3](瑞典)多桑著《多桑蒙古史》,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29页
[4](日)后藤十三雄《蒙古游牧社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第49页
[5]《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24辑)喀尔喀法典卫拉特法典》,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1982年 第136条
作者简介:梁琳(1976-),女,吉林扶余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蒙古族传统生态法律价值观现代化研究》编号:NJSZ1819 河套学院校级项目《生态主义视域下的蒙古族传统生态法律价值观现代化研究》 编号:HYSY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