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贵安新区绿色发展研究

2019-02-12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贵安新区绿色

罗 艳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绿色发展是人类面对当今全球资源、能源和环境挑战所作出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上的重大探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绿色发展的本质是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文化变迁、生态失衡,获得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最大综合效益。[2]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绿色科技创新;一是制度体系创新。[3]本质上,绿色发展是人们在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后作出的新的价值选择,这一价值选择坚持了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遵循了价值性和规律性两大基本原则。[4]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中的重要一环,绿色发展理念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和谐共处,是一种唯物的伦理观,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维护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和推动作用。[5]“两山理论”和绿色发展理念如今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被越来越多的人自觉践行。

1 问题的提出

2015年6月,习近平在贵安新区调研时指出:“中央提出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西部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定位和期望值都很高,务必精心谋划、精心打造。并强调,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2017年6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深化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会议审核通过了《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贵州)实施方案》,要求贵州:注意总结借鉴有关经验做法,做细做实实施方案,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贵安新区是第八个国家级新区,定位为我国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西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作为唯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战略定位的国家级新区,承担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和制度创新等领域的示范任务。另一方面,新区90%以上面积位于红枫湖等重要水源地汇水区范围,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较大。因此,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国家赋予的战略使命,也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先行示范。所以研究贵安新区绿色发展,以期形成一条可以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 贵安新区绿色发展的主要实践

2.1 多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1.1 稳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贵安新区作为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唯一一个被赋予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使命的新区,承载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坚持以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保护为统揽,大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围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贵安范本,积极探索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一是环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建立生态文明建设“1+9”制度和生态规划协同、生态共建共享、大数据精准管控机制,编制《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安平生态区总体规划》,实施“五区八廊百园”“绿色贵安三年行动计划”“贵安新区山体绿化实施计划”等绿化工程,构建天蓝水清地洁的良好环境。二是实施山水林田湖保护修复工作。将湿地、草场、林地、田地、水系等统筹纳入重大工程,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综合治理,通过土地整治、植被恢复、河湖水系连通、岸线环境整治、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等手段,逐步恢复生态功能。三是推进绿色发展。推动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建筑绿色节能、绿色环保、绿色交通技术,实现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慢行系统建设,引导低碳交通,推动“绿色出行”,将慢行系统与滨水环境、山体林地、旅游景区等之间充分融合,衔接“十河百湖千塘”,完善全域景观体系的总体目标,结合城市路网形成了“三级双环多点,二横三纵多联”的绿道路网,串联城市公园、社区公园、郊野公园形成了300公里“区域型+城市型”绿道规划结构体系。发起并成功定期举办国家级新区生态文明论坛,发表《国家级新区绿色化发展宣言》,贵安新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1.2 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 编制了《贵安新区环境保护规划》《贵安新区山水田林湖保护修复规划》,严格执行《贵安新区直管区生态环境保护负面清单制度》和项目预评估制度,严格控制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按照“五个一律不批”和“三个严格”的原则,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一是继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完成燃煤锅炉淘汰任务,贵安新区直管区内现无燃煤锅炉。大力推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已基本实现新区直管区范围燃气管道全覆盖。二是开展水污染防治。推动新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出台《贵安新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党政同责的河长制和区、乡(镇)、村三级河长体系,明确了新区14条主要河流(湖库)的区级河长和单位责任。三是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出台《贵安新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对贵安新区重点企业开展实地核实。开展挥发性有机污染治理工作,新区直管区范围内的油库、加油站、油罐车全部建成油气回收系统。

2.1.3 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编制完成《贵安新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率先从生态海绵、弹性海绵、活力海绵、智慧海绵等方面构建“四特”海绵城市,从规划建设管控、区域雨水排放管理、水资源利用管理等方面制定了35项管控制度,形成全方位技术标准体系,打造“会呼吸”的城市。一是充分实现硅砂资源利用。成立硅砂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研究院,建成生态砂西南产业总部基地,实现生态砂基雨水生态收集利用系统、硅砂透水砖等海绵城市建设产品“贵安制造”。二是首创“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在市政管网中增加铺设再生水管线,实现自来水、中水、直饮水“三管进户”。划定海绵城市“橙线”,将城市“橙线”作为空间管制手段,塑造安全精致得当的城市空间。三是建成海绵城市监测系统。在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内安装70台在线监测设备进行不间断水质水量数据监测,同时辅以人工采样化验数据分析,反应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达成情况,为考核与评估提供依据。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共开工建设项目75个,累计已完成海绵投资32.14亿元。

2.2 六大核心绿色产业引领发展

贵安新区将绿色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新医药、绿色旅游、现代服务业、绿色金融港六大绿色新兴产业崛起作为战略重点和核心竞争力重点培育。2016年末,贵安新区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占全区GDP总额的18.58%、15%、5.1%、1.7%、2%和9.2%,合计超过50%。

2.2.1 电子信息产业引领发展 贵安新区重点打造的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已初显成效。中国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富士康数据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正在加快建设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华为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贵安新区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贵州射电天文台及FAST数据处理中心等标志性项目,苹果icloud数据中心项目已正式签约。目前,新区数据中心已达10家,服务器装机能力已达17万台,智能手机产量达到1800万支,现已初步形成了“绿色、安全、高效”的国际品牌。新区围绕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规划建设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引进企业103家,集成电路产业园作为全省首个集成电路产业园,为新区集成电路产业提速发展注“芯”动力。智能终端产业园依托富士康、高通、浪潮、星瑞安、纽戴尔等龙头企业,引进培育一批智能终端产业链配套企业,华侨城V谷创意园打造全球首个“产业+旅游+生活”VR数字产业创意园和特色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VR/AR产业。

2.2.2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效初显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军民融合、高端医疗器械和新材料等五大产业,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截至2017年12月,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已入驻企业39家,其中已投产企业32家,在建企业7家,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175.5%。北京电庄科技公司新能源汽车车桩网一体化大数据运营示范项目、超薄双玻太阳能组件及玻璃智能化生产项目、中德西格姆精密仪器制造项目、台湾立凯电池新材料生产项目、中国航发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生产基地军民融合项目、新特新能源汽车研发试制项目等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重大项目已成功入驻,且部分实现了生产。贵州长江汽车公司“奕阁”和“奕胜”两款纯电动商务客车已于2017年12月29日成功下线,标志着贵安新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初步具备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

2.2.3 大健康新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新区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以生态文化旅游、生态地产和绿色食品为重点,规划建设面积约9.8km2新医药产业园,先后与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和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坛医院、贵州汉方制药、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深入洽谈。截至目前,已达成意向入驻的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28亿元,研发办公及厂房需求面积40万m2。依托贵州精准医疗大数据中心,积极打造国家级医学影像数据和基因数据为基础的医疗大数据中心。同济贵安医院及配套综合体、贵州玲珑水乡·樱花公园、贵阳中医学院附属贵安新院(贵州大数据生命健康医院)、贵安生物科技产业城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2.2.4 绿色旅游蓬勃发展 新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打造全域旅游,促进“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业持续井喷式增长。2017年,新区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突破484.5万人次,同比增长27.5%;旅游综合收入达25.92亿元,同比增长29.6%。高标准规划建设云漫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安平生态区、华侨城V谷创意园等“万水千山·田园贵安”系列旅游产品,实施“六个万亩”工程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旅游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大力推广智慧旅游,通过贵安新区智慧旅游轻应用系统平台掌握游客信息,更好的对旅游服务质量监管,为游客提供了引导、提高服务质量。精心策划了湖潮乡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党武镇第八届摆门春节文化大联欢、贵安万亩樱花园自助游、高峰乡村草莓音乐节、云漫湖风筝节、北斗湾小镇VR欢乐节等系列丰富多彩的休闲旅游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新区观光旅游。平寨村荣获“全省乡村旅游甲级村寨”荣誉称号。云漫湖休闲旅游景区成功晋升为国家4A景区的行列。

2.2.5 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 随着“交通+旅游+大数据”等新业态不断推进,西南粮食物流城、家居建材城、金港汽车文化未来城、贵安国际物流港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供应链物流等不断加快发展,支撑多式联运的设施、标准加快完善,现代物流业初步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同济医院、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安分院、花溪大学城幼小初高、绿色金融港(一期)、市民中心、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馆、省档案馆等一批功能性重要配套项目快速推进。绿色金融创新综合试验区获国家批复,贵州首座五层立交百马立交建成投入使用。强力推动碧桂园、山语城、群升大智汇、中影贵安国际影视城等一批重点房地产项目建设,住房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国内首个电动集中出行020共享平台一起行(EGO)上线运行,“数据宝”荣列2017年度大数据企业TOP30排行榜单,贵安新特电动汽车代表“贵州智造”精彩亮相全球最大科技展(美国CES展),白山云新产品“深度威胁识别”产品获国内云计算市场权威认证——可信云“安全类技术创新奖”。目前,新区服务贸易关联企业共计2190家,核心类企业368家,大数据类企业1034家,现代服务业类企业788家,已设立了微软IT学院、印度NIIT教育培训机构等一批服务贸易实体平台。

2.2.6 绿色金融港创新发展 2017年6月,人民银行联合七部委印发了《贵州省贵安新区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指出要加快推进贵州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随后贵州省政府金融办印发了《贵州省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任务清单》,以确保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有力有序推进。贵安新区通过成立金融管委会,有效保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顺利推进。举办了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咨询会,邀请行业专家为推进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言献策。新区绿色金融港起草了《关于支持贵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施细则》。加快推进金融业态积聚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的绿色金融港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83713m2)。着力构建以绿色金融为主体,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消费为支撑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1+5”工程体系,打通绿色金融支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无缝衔接通道,真正实现以绿色金融驱动绿色发展。

2.3 全力推荐美丽乡村建设

贵安新区以“富民、安民、乐民”为基本准则,推进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讯、小康房、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推进新区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及5个100工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努力打造设施配套完善、产业融合互动、文化特色彰显、生态环境优美、安全保障有力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美丽乡村。新区按照“两转六好”标准基本建城建筑面积270万m2,12个新型生态智慧社区,加快高峰示范小城镇、“北斗七寨”、车田、龙山旅游村寨和马场河、麻线河流域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2016年开展直管区内29个村寨美丽乡村提升规划,完成20个山塘涉及方案,相继启动20个村寨美丽乡村“三改一建一清运”工作。按照新区六项行动计划,完成总投资165495万元,分别是小康房累计已完成2500户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1.25亿元;小康路完成投资800万元;小康水完成投资2631万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7hm2,解决4.5859万农村人口及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小康电投资9817万元;小康讯干线光缆建设完成302.636km,行政通村数92个,完成投资1412万元;小康寨完成投资共计3.7亿元100%。 已在45个村(居)启动实施“村收集、乡转运”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

3 贵安新区绿色发展面临的困境

3.1 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尚需完善

绿色发展作为我国新的发展模式,急需一套完善的制度让绿色发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从国家层面看,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绿色化的概念。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其中一大理念。从省域层面看,2016年8月,贵州省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随后审议通过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对贵州绿色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部署。但不论从国家层面还是贵州省域层面,都没有具体对绿色发展制定相应的制度,绿色发展法律体系欠缺,绿色发展的监督管理机制、绿色发展综合评价评估体系、绿色发展认证制度等尚不健全。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贵安新区绿色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3.2 绿色发展的资金和人才的投入不足

绿色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一是绿色发展资金投入不足,从当前发展模式来看,贵安新区绿色发展主要通过政府资金支持,渠道比较单一,但是绿色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技术推广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从技术创新资金支持来说,光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二是贵安新区绿色发展人员严重不足,人少事多矛盾突出。此外,我国绿色发展没有太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还处于摸索阶段,工作人员只能在摸索中前进,如果专业人才不足,有可能会走很多弯路,就会影响绿色发展进程。

3.3 公众绿色发展意识落后

首先,对于企业而言,贵安新区实行严格的生态准入门槛,引进的企业都是环境友好型企业。但也仍有一些当地的老企业为降低企业成本,运用的都是老技术、老机器,因此也会存在一定的污染,企业管理者的绿色发展理念滞后、社会责任感薄弱,急需引起重视。其次,对于群众而言,群众绿色发展意识落后,环保意识不足,尚未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并未绿色消费观 ,诸如垃圾分类意识、个人环保素质等在短期内难以提高。再次,就政府而言,在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仍需加大,对绿色发展资金的投入仍需提高,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补充,学校的绿色教育还需加强。

4 生态文明视域下,贵安新区绿色发展的策略

4.1 逐步完善绿色发展制度

一是从国家层面,应完善绿色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从顶层设计出发,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有效保障绿色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地方层面,要建立政府绿色发展的考核机制,建立绿色发展指标,将绿色发展纳入到政府常规工作中。探索建立企业绿色发展的奖惩机制,加强部门绿色发展执法和监管的力度,对于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导,实行低碳节能减排的企业给与一定经济支持和政策上的倾斜,对于不顾生态利益的“三高”企业实行高额征税,并加大监管力度,严重者予以清退。

4.2 加大绿色发展的资金和人才支持

一方面,2016年贵安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同比增长40.6%,其中直管区完成113.2亿元,同比增长74.13%, GDP增长速度很高,但现阶段也是贵安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阶段,用于改善民生的资金也很多,因此光靠政府资金投入于地区绿色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要不断拓宽绿色发展融资渠道,建立绿色发展投融资平台,探索发行绿色发展专项债券,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贵安新区绿色发展,共同将贵安新区绿色发展推向更高的台阶。另一方面,加强绿色发展人才引进,不断完善人才的发展环境,通过“薪金和家人情怀”吸引高层次绿色发展人才。还可以与高校合作,形成绿色发展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机制,不断充实贵安新区绿色发展人才的队伍。

4.3 提升公众绿色发展意识

对于企业来说,构建绿色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产业,提高资源以及环保设施的综合利用水平。还应加大企业绿色发展文化的培育,促使企业能够主动进行绿色生产。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构建绿色社区,要提高群众的绿色发展意识,通过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通过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等多种途径宣传绿色发展,梳理并强化群众进行绿色消费意识,鼓励群众低碳出行,降低一次性产品的使用率,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学校也要进行绿色发展的相应教育和实践,构建绿色学校,从小培养学生的绿色发展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政府来说,构建绿色机关,率先形成并运用绿色发展理念,还要不断完善绿色发展的基础设施,创造绿色发展环境让企业和群众将已有的绿色发展意识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

5 结束语

当前贵安新区绿色发展还在摸索前进、创新发展阶段,国内尚无可参照的经验。作为国家级新区,加上处于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背景下,贵安新区绿色发展的引领地位更加凸出。在当前我国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的背景下,未来贵安新区应大胆探索,创新性的制定绿色发展的相关体制及法律法规,还要进一步发展以绿色金融港为中心的绿色产业,继续推进海绵城市的引领地位,为贵州省乃至全国提供一套可参照、可复制的经验。

猜你喜欢

贵安新区绿色
绿色低碳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寻味贵州——贵安新区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贵安之贵 承古烁今
贵安的魏背风骨
“霞客”贵安行
宁波三门湾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