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中消毒药的选择和使用
2019-02-12杨莉严福文吕腊梅
杨莉 严福文 吕腊梅
畜禽养殖中消毒药的选择和使用
杨莉①严福文②吕腊梅③
(①云南省泸西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652499 ②云南省泸西县金马镇畜牧兽医站 ③云南省泸西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对畜禽、圈舍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是防控畜禽疫病发生和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生产实际中,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药,杀死病原微生物,防止畜禽疫病的发生,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给部分规模养殖场(户)造成了困扰。近年来,笔者多次走访规模养殖场(户),就畜禽养殖过程中如何正确选择、使用消毒药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在此与同仁探讨。
1 消毒药的概念和种类
消毒药是指能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主要用于环境、圈舍、动物排泄物、用具和器械等非生物表面的消毒。按性质划分,可分为:酚类、醛类、醇类、卤素类、季铵盐类(或表面活性剂)、氧化剂类、酸类、碱类和染料类等。按应用范围划分,可分为:环境消毒药和皮肤、黏膜消毒药两大类。
2 消毒药的选择和使用
消毒药的选择应根据养殖场(户)实际情况,包括自身条件、消毒对象、疫病种类及流行传播情况等,选择广谱高效、渗透性强、稳定性好、刺激性和腐蚀性小的消毒剂。不论选用什么类型的消毒药物,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一定程序进行。消毒过程中的顺序一般从高到低、从一侧到另一侧,做到高效彻底,防止再次污染。常用消毒药主要使用范围如下:
2.1 酚类 如来苏尔。成本低、性质稳定,可用于器械、圈舍、环境和排泄物的消毒,对芽孢和病毒作用不强,具有刺激性,不宜用作创面和皮肤的消毒。
2.2 醛类 如甲醛。对病原微生物具有强大广谱杀菌作用,对细菌的繁殖体、芽孢、真菌、病毒等有很好的杀灭作用。甲醛根据浓度不同可用于手术消毒、环境消毒,作为气体熏蒸消毒时用于圈舍、仓库、孵化室等;低浓度内服可用于胃肠道制酵;5%~10%溶液,用于标本、尸体防腐。
2.3 醇类 如乙醇。能杀死繁殖型细菌,对结核分枝杆菌、囊膜病毒有杀灭作用,但对细菌芽孢无效。乙醇配制成75%水溶液,用于皮肤、器械等消毒。
2.4 卤素类 主要有氯制剂和碘制剂。(1)氯制剂。如次氯酸钠。杀菌作用较强,对细菌、病毒、芽孢均有效,主要用于圈舍、物体表面、粪便的喷洒消毒和污水处理。但刺激性强,易挥发,主要用于养殖场饮水及污水消毒。(2)碘制剂。如碘伏。碘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和原虫,用于皮肤、器械、圈舍及器具的消毒。2%碘溶液不含酒精,适用于皮肤的浅表破损和创面,以防止细菌感染。浓碘酊(含碘10%)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外用于局部组织作刺激药。
2.5 季铵盐类 如新洁尔灭。对革兰氏阳性菌杀灭作用强,对病毒的作用较弱,可用于皮肤、手术器械消毒,创面消毒等。此类消毒液水溶性好、表面活性强、使用方便,但配伍禁忌较多,应用时禁与肥皂及其他阴离子活性剂、盐类消毒剂、碘化物和过氧化物等配伍使用。
2.6 氧化剂类 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用于皮肤、粘膜、创面的清洗消毒。高锰酸钾常用于皮肤创伤及腔道炎症的创面消毒、止血和收敛,也用于有机物中毒。
2.7 酸类 如过氧乙酸等。杀菌力强,能杀灭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喷雾消毒:畜禽圈舍,过氧乙酸1:200~400倍稀释;熏蒸消毒:畜禽圈舍使用5~10ml/m3;浸泡消毒:畜禽诗句、工作人员衣物、手臂等,1:500倍稀释。
2.8 碱类 如氢氧化钠。对病毒和细菌的杀灭作用均较强。主要用于病毒污染场所、器械车辆、用具等的喷洒消毒,适合芽孢及芽孢菌污染物的喷洒、浸泡消毒。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带动物消毒。
2.9 染料类 如甲紫。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强大的选择作用,也有抗真菌作用,对组织无刺激性,有收敛作用。甲紫配制成1%~2%水溶液,治疗创面感染和溃疡。配制成0.1%~1%水溶液,治疗烧伤。
3 不同区域的消毒
3.1 生产区消毒 生产区是养殖场的核心区域,消毒工作应做到全面和彻底。每栋圈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设施,并保证消毒剂的及时更新,防止浓度过低而达不到消毒效果。一般可采取定期消毒和日常消毒相结合的模式。定期消毒,全进全出、彻底消毒,对圈舍内的粪污、饲料残渣及其他杂物进行清除、地面清洗、全面消毒;日常消毒,即带畜禽消毒,消毒时要控制好温度与湿度,采取喷雾及熏蒸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消毒频率。
3.2 生活区消毒 生活区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等区域,由于人员活动频繁、运料车辆进出等实际情况,可选用广谱、高效、低毒、无刺激的消毒剂定期喷洒,同时做好灭鼠、灭蝇工作。
3.3 人员及进出车辆消毒 凡进入养殖场人员必须按要求对体表、鞋底和手部进行彻底消毒。饲养人员除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外出,如需要外出,须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场区大门处设置消毒池,并确保消毒池内消毒剂保持有效浓度。所有进入养殖场的车辆必须严格消毒,车辆随乘人员如与场内人员接触的,同样做好消毒工作。
4 影响消毒药效果的因素
4.1 病原微生物种类 不同的种类的细菌和处于不同状态的微生物,对消毒药的敏感性不同。
4.2 浓度和作用时间 当其他条件一致时,消毒药物的杀菌效力一般随其溶液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各种消毒药灭菌所需时间并不相同,如氧化剂作用快,所需时间短,环氧乙烷消毒时间则较长。
4.3 温度 消毒药的抗菌效果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及温度越高,杀菌力越强。
4.4 pH 环境和组织的pH对有些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影响较大,如含氯消毒剂作用的最佳为pH5~6。
4.5 有机物 消毒环境中的粪、尿等或创伤上部位的脓血、体液等有机物的存在,会影响抗菌效力。
4.6 水质 硬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可与季铵盐类、氯己定等结合,形成不溶性盐类,从而降低其抗菌效力。
4.7 消毒药相互拮抗 消毒药物自身的物理性或化学性,配伍禁忌而产生的相互拮抗现象。生产中常见到两种消毒药合用时,药效降低,消毒效果降低。
5 经验和体会
生产实际中,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消毒机制,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药物,科学的饲养模式,必要的免疫及药物治疗,才能确保畜禽健康养殖。(1)建立健全严格的消毒制度,按照生产日程和消毒程序要求,将消毒制度化,明确消毒工作责任人,具体使用消毒药的种类、浓度、方法及消毒间隔时间、消毒药物轮换使用,消毒设施的管理等,形成长效机制。(2)消毒前,全面分析和研判可能会影响消毒效果的不利因素,根据消毒对象采取合理的消毒方式,作用时间及对于环境的要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使用。(3)消毒药尽量做到现配现用,混合均匀,不随意增减使用浓度。不同性质的消毒药不得混合使用,不得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药,应定期更换或交替使用。(4)新形势下,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及动物食品安全的新要求,规模养殖场(户)应选择广谱高效、无残留、无污染、绿色环保的消毒药物。
(2019–05–22)
S851.3
B
1007-1733(2019)08-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