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阆中市探索蚕桑产业扶贫

2019-02-12张彩萍

四川蚕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阆中市蚕农蚕业

张彩萍

(天台县特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天台 317200)

阆中地处川北,是四川省37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土质宜桑,气候宜蚕。2002年被四川省农业厅列为“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蚕桑基地县市”,2013年《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2年)》中又被列为40个蚕桑基地县市之一。近年来,阆中市围绕省厅振兴“川桑”产业的发展思路,紧扣南充打造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的工作要求,以农旅融合发展为抓手,努力把蚕桑产业培育成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特色现代农业。2018年是阆中市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开年以来,市蚕桑局以突出脱贫攻坚为第一要务,以创新蚕业发展方式培育特色现代农业为主线,依托“蚕业+专合”带贫困户模式,将蚕桑产业培育成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探索从传统“一粒茧”向“一片桑”要效益,大力推动桑叶生态保健茶开发、桑果休闲养生体验、桑园套种套养、桑枝综合开发利用等,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亩桑(666.67m2)增收在 2000~5000 元,在农民脱贫致富奔康中持续精准发力,实现了产业健康发展和助力脱贫攻坚。

1 着力“蚕业+专合”,构建扶贫与产业发展新模式

1.1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首先在水观镇成立水观黄龙滩蚕桑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入社成为社员,合作社与四川卓尚丝绸公司签订长期的基地共建协议,形成“公司+合作社+蚕农(含贫困户)”发展模式,通过“优茧优价”的收购政策和二次返利等措施,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让蚕农得到真正的实惠,企业获得优质的原料。2018年全社发蚕种1250张,产优质蚕茧4.7万多kg,蚕农张种收入1400多元,实现了企、社、农三方共赢。

1.2 完善合作社运行机制

水观黄龙滩蚕桑专业合作社不仅做到了自产、自收、自烘、自销,还在蚕种供应、小蚕共育、蚕需物资、病虫防治、技术培训、蚕茧销售等“六统”服务上狠下功夫,有效地解决了广大蚕农特别是贫困户养蚕缺技术、缺设施、缺劳力等“三缺”矛盾。黄龙滩村45个贫困户通过合作社的帮扶,户年均养蚕10张以上,年有稳定收入约1.2万多元,确保了该村如期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合作社也因此荣获市委、市府脱贫攻坚先进专合社的称号。

1.3 总结示范扩大推广

在总结水观黄龙滩蚕桑专业合作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市蚕桑局又以宝马蚕桑专业合作社、柏垭果桑专业合作社等为依托,主动对接精准扶贫,带动12个省定贫困村和一般贫困村发展蚕桑,新栽桑园150多hm2(3000多亩),新流转桑园166.67 hm2(2500多亩),实现了省农业厅提出的“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的发展要求,为广大农户打造出了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

2 着力“蚕业+科技”,破解传统蚕业三缺三低难题

2.1 强化蚕业科技支撑

近年来,市蚕桑局以脱贫攻坚为第一要务,大力推广“改秋栽桑为夏栽一步成园、改发散卵为小蚕共育、改蚕箔育为棚架蚕台育、改草笼为纸板方格蔟,强化桑蚕病虫防治”的“四改一强化”集成技术,让制约传统蚕业发展缺技术、缺设备、缺资金、单产低、质量低、效益低的“三缺三低”难题得到破解,实现了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2014年以来,采取领导包片、技术人员“1+10”方式(1个技术人员联系10个养蚕大户)对养蚕大户特别是贫困户提供零距离、点对点的技术服务,切实解决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助农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2017年在宝马合作社选择8个养蚕大户进行多批次养蚕试验示范,全年养蚕批次由常年4次增加到6次,发种由2016年190张增加到280张,收入由21.8万元增加到32万元,实现了养蚕批次、发种数量和蚕农收入三增加。

2.2 注重奔康园区建设

为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南充市提出了“一村一园”的建设要求,即一个省定贫困村建设一个脱贫奔康产业园。阆中市蚕桑局采取技术上保障、资金上帮扶等措施,全力支持明清村抓好以蚕桑产业为主导的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助推该村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该局在技术力量上除了安排驻村农技员全程负责外,还安排一名高级农艺师配合指导。2017年5月明清村按照“三座窝一张膜”栽植的要求,新栽桑园 6.67 hm2(100亩),秋季亩桑(666.67m2)养蚕0.2张,整个园区养蚕20张,增加收入2.4万多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60多元。正式投产后,6.67 hm2(100亩)桑园可年养蚕300张,收入35万多元,贫困户人均收入约2400元,再加上其他收入,真正做到脱贫不返贫。

3 着力“蚕业+旅游”,做活做大农旅融合发展文章

3.1 强化产景一体建设

柏垭镇距离南广高速柏垭出口1km,距离阆中市区20km,交通便捷;紧邻国家AAAA级风水文化景区—“天宫院”,淳风寺、观音寺、青岩洞等名胜古迹交相辉映,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市蚕桑局以创新蚕业发展方式培育特色现代农业为主线,充分利用柏垭镇的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按照“农旅结合、产景一体”的思路在柏垭镇铺垭村的黑风山栽植果桑园10 hm2(1500)亩,建成了集观光旅游、采摘体验为一体的果桑观光体验园。

3.2 做活农旅融合文章

2015-2018年采取“部门搭台,专合唱戏”的方式以合作社为主体成功举办了四届桑椹采摘节,使“阆中·柏垭桑椹采摘节”成为了阆中市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2018年采取“专合+企业+景区”模式,由合作社与四川阆州圣果酒业有限公司、阆中市观音寺联合举办的以“采养生桑椹、品圣果红酒、登黑风灵山、赢红包大奖”为主题的桑椹采摘节,共计接待游客5.2万多人次,销售鲜桑椹450 t,加上桑园土鸡、桑枝大球盖菇干菌和农家乐等收入,园区综合收入600余万元,蚕桑产业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新型产业。

4 着力“蚕业+茶菌”,不断延伸蚕桑产业发展链条

近年来该市按照“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产业发展要求,一改过去“栽桑只为养蚕”的传统习惯,树立“以桑立业”的发展理念,抓好桑茶产业的发展和桑枝食用菌的开发。一是依托阆州圣果酒业有限公司和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两个龙头企业,在水观、宝马新建茶桑产业园1000亩(66.67 hm2)。通过狠抓技术指导,严格按绿色、无公害食品标准进行日常管理和狠抓质量把关,引导农民树立诚信、共赢意识等举措,使桑茶农户亩平增收千元以上。二是2017年底在省定贫困村宝马明清村采取“特色产业+支书引领”的模式,由贫困户贷款入股引进试种香菇3.5万袋,贫困户人均务工和分红收入近600元。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志智双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要充分调动贫困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度、获得感,激励其自力更生,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蚕桑产业之因其劳动强度不大,老人妇女都能胜任,非常适合壮劳力外出务工的阆中贫困农民,不仅投入小见效也快,而且能长期受益。蚕桑产业不仅成为了阆中助力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也将助推阆中乡村振兴之目标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阆中市蚕农蚕业
阆中市:线上线下促就业 示范引领助创业
阆中市抓紧抓实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阆中市:加深交流 互助互学促提升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阆中市:劳资专管员培训会召开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躲雨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