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农场的可行性研究
2019-02-12邱茂林王明霞
邱茂林,王明霞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福建 福州 350715)
当前,在我国乡下土特产已经格外富饶,供大于求、销售难一直是农民朋友日夜忧心的事情。在这个阶段,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特点是平均交易规模大,市场运作机制主要是基于现货和现金交易。批零兼营相对较为常见,但这种销售方法太过单一。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销售已成为市场的主体。
1 影响农产品顺利销售的原因
1.1 销路单一
对我国而言,农户不管种了什么东西,总是直接运送到集市上去卖,或者就是直接在田间地头摆设摊位进行销售。然而在农村,农民一般过几天或者一个星期才赶集一次,而且当地的商业买家经常在这一天收购农产品。
1.2 农产品种植的盲目性
农民生产过程中的盲目性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某种产品畅销时,农户会急于种植这种产品,结果导致该产品严重过剩。当某种产品不畅销时,农户就减少或直接停止种植作物,致使价格飙升并陷入周期性循环。
1.3 缺乏品牌意识
目前,很少有农民有品牌意识,结果只是价格竞争,最后每个人都赚不到钱。当然,这与农村地区的生产方法有关。当产品被出售时,农户缺乏品牌意识,无法统一推广品牌。
2 实地考察农产品销售渠道
此次走访和实地调查,依据小组成员家庭所在地和考察期间常驻地,分配每人考察的地市。在完成实地考察阶段,通过登录当地和其他政府网站,了解并下载当地近几年的农业生产销售年鉴,了解滞销情况。
(1)常太镇隶属莆田市城厢区,最偏远地区距莆田市区有40余公里,该镇以种植枇杷、龙眼、香蕉等农作物,其中尤以枇杷种植面积最广。近年来,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枇杷的采摘和销售主要以雇佣外来人员为主,较以往花费的成本要高的多。然而近年来市场上的枇杷价格持续走低,“常太枇杷”这一传统品牌已不再吃香,很多当地枇杷无人问津,甚至出现了果树荒废的情况。
(2)龙华镇是仙游县中的一个镇,以种植文旦柚(柚子的一种品牌)闻名,2018年恰逢果实丰收年,而文旦柚通常因卖相不佳而出现滞销。在走访过程中,经常能在很多果树下看到自然成熟掉落的柚子。据介绍,由于种植成本高,价格低,收入不及付出,很多果农已放弃传统种植,开始出现滞销和荒废情况。
(3)南安位于泉州,当地并没有主要种植的农产品。但近年来,由于网商的兴起,传统农产品交易市场已逐渐冷谈,传统的果农由于不了解和不敢轻易尝试网络平台,导致近几年的农产品交易数额逐年下降,原本以农产品为生的果农已经开始有转变收入来源的想法。
(4)据了解,闽侯周边地区主要以农业为生,有些产品用于自给自足,有些用于市场销售。然而近年大棚种植温室种植的兴起,人们开始不再关注传统种植出来的产品,认为农药没有得到有效监测,肥料的使用没有得到检测,不能放心食用,所以很多土地出现荒废情况。
(5)众所周知,武夷山以种植茶叶而闻名,特别是铁观音大红袍。然而近年来,许多商贩恶意炒高茶叶价格,且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以茶为礼的情况逐渐减少,况且人力资本过高,机器采摘的成本过高,收入较往年逐渐下降,很多茶山出现荒废情况。
3 智慧农场项目概况
3.1 智慧农场项目理念
智慧农场为了改善一些地区农产品滞后和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主要分为两期,一期的目的是为了让农场主快乐地种地,第二阶段的目的是让顾客放心地享用美食;创建的初心是运用互联网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以及为更多人带去绿色健康的农产品。一期主要是由农场主将农作物种类上传至平台,并实时直播绿色管理农场的过程,让更多的人真切地感受到绿色健康,并进行预订;二期工程主要是城郊智慧农场的开发。农场开发商可以对日常绿色打理进行直播,也可由农场开发商进行开放性经营,顾客可以到快乐农场体验种植养护的乐趣以及可以用网上进行订购,再由农场直接派送,确保食材绿色新鲜。
3.2 智慧农场项目定位
打造一个值得双方信赖的平台,将农业互联网化;让农场主明白,快乐农场这个平台可以为他们盈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品滞销的问题;让客户看到绿色环保蔬菜的生产,为客户提供了靠谱的食品来源。
4“智慧农场”项目SWOT分析
4.1 智慧农场项目的优势(strength)
智慧农场具有中间化农业,符合时代潮流;智慧农场大规模的农场优势非常明显。可以种植各种植物以满足公众的要求;智慧农场将开发城郊,合理规划土地有效结合。它选址的地点一般空气清新、土地沃腴、地理位置优厚,交通便利,可以推动郊区的经济发展,它拥有庞大的市场空间和目标客户群体,一些在压力下工作的城市白领工人这些人对健康的餐饮和休闲有更高的要求,因此Happy Farm项目拥有充足的客户来源。
3.2 智慧农场的劣势(weakness)
智慧农场的劣势在于:一些农产品滞销地位于偏远地区,农作品在运输过程中会存在交通不便以及难以保存问题;城市农业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的探索和包装,特别是城市有机农业文化的特征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农民对互联网的了解不够,网络经验不足,涉及的程度较低。
3.3 智慧农场的机会(opportunity)
互联网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突飞猛进。农业与互联网的结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一个重要的风口。在快节奏的生活与高度工作压力下,城市人们更在意绿色、环保、健康,也更加渴望回归自然。而主打是农家本色和透明自然,最基础的就是让人买的踏实,吃得放心。
4.4 智慧农场威胁(threat)
平台创建初期的问题是,影响力不足,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平台推广至大众;开发商不一定会意识到这项项目带来的惠利。
5“智慧农场”项目可行性分析
5.1 智慧农场项目团队优势
团队充分依托当下发达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开发应用(APP),建立微信公众号,电商集群平台,设立实时信号传输功能,对农产品进行预订、分拨、调配以及农产品库存等信息的及时更新。同时积极与各大物流单位沟通,建立物流体系,以确保农产品的及时送达。
5.2 智慧农场项目不同时期的方案
前期:实地考察农产品滞销和土地荒废情况,同时了解目前市场在运营产品的种类及数量,深入了解其功能和实施效果。将搜集的信息整合商议,确立并提出“智慧农场”项目方案,着手APP初步研发;中期,扩大业余范围,力争遍及全省,并进行周边省份的业务拓展。基本上解决了滞销农产品的问题,企业开始涉及土地租赁计划,并进行初步规划;在后期,将推动互联网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开辟新的模式。在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和初步完成荒废土地租赁业务后,开始探索“互联网+”智慧农场与农家乐业务的开展。
5.3 智慧农场项目特色与创新点
智慧农场是一个绿色健康的项目。是一个极富成长性的新兴产业,更是符合了我国“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思想,同时也迎合了当下社会,广大消费者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需求。智慧农场可以实现买家与卖家共赢,为农业户减轻负担,更有助于改善农产品的发展,在土地租赁业务中,用户可以选择自己种植也可以选择聘请农民,从而间接解决了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同时采用APP实时直播快乐农场的实时管理过程,改善了农业户消费者的对接关系、农业与城市家庭的生态关系。这一生态关系新模式定义为“F2F”,拓展来说就是family和farm之间一种新型的流通和对接方式。
6结语
从以上各个层面来看,“智慧农场”项目具有可行性,为用户带来福利,不用出门就可以享受最新鲜的食材,也为用户提供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的农产品。因此,“智慧农场”项目可将农业推广至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各种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和农场得以深度整合,形成相应的生产链,同时改造传统行业,拉动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经济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