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中的舒适护理

2019-02-12缪义红丁晓平王艳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6期
关键词:保护性精神分裂症约束

缪义红,丁晓平,王艳红

(1.江苏省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江苏 扬州,225003;2.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江苏 扬州,225003)

精神分裂症作为重性精神病,是一种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疾病[1]。女性患者多数因为幻觉、妄想等疾病因素,急性期可能会出现自伤、伤人及毁物等过激行为[2]。月经前期低水平雌激素状态下的女性精神病患者容易产生自杀和攻击行为。此外,女性情感丰富且脆弱的生理、心理特征成为女性精神病患者在月经前后容易发生攻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3]。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患者需要采用保护性约束。保护性约束是一种强制性的医护措施[4],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其他意外因素对患者造成伤害[5]。但是,保护性约束可能会对患者造成生理、心理上的不适感,影响其后续治疗及预后,尤其是对于生理、心理条件相对脆弱的女性患者来说,负面影响更加显著。如何采取措施缓解患者保护性约束时的不适,提高保护性约束的满意度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所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一定程度地减轻患者的不适感[6],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与满意度,引导患者主动配合治疗[7]。作者2017年对保护性约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纳入标准:符合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入院后采用保护性约束者;神志清楚,可以正确进行交流沟通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和(或)意识障碍伴谵妄者;年龄大于60周岁;有意向倒错症状。选取2016年7—12月舒适护理实施前保护性约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9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32.67±5.32)岁。选取2017年1—6月舒适护理实施后保护性约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9例为观察组,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32.93±5.48)岁。2组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保护性约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成立保护性约束舒适护理课题研究小组,组长由病房护士长担任,组员5名,均由主管护师以上成员构成,由组长对成员进行课题相关培训,所有人员均通过培训考核。

1.2.1 约束前护理:约束前认真查看医嘱,对患者的状况进行全面评估。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约束并非是对其实施惩罚而是为了帮其控制情绪及行为,保证约束在起到效果的同时,不伤害患者的身体[7],患者情绪稳定后,就会遵医嘱解除约束。

1.2.2 约束中护理:① 患者入住一级护理病房,设有专人看护,将患者安置于事先准备好的专用气垫床上。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约束部位,如腕部、肩部、踝部及腰部,选择合适的约束用具,如布带约束带、磁扣约束带,约束时动作轻柔,用力适度,严禁对患者进行惩罚性的动作;约束松紧度要以患者无法自行松开及进行自我伤害为标准;对于情绪激动、躁动不安的患者,要注意用力平衡,防止对其身体的损害;约束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患者的胸部、腰部及大腿之间区域皮肤外露,维护患者隐私及自尊。② 患者约束期间,每隔30 min检查一次约束部位的约束松紧度及肢体血液循环情况;每小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支持与疏导;每2 h有序松解约束肢体1次,避免压疮、肢体擦伤或麻痹等情况的发生[8],同时做好患者四肢的被动锻炼,避免关节出现僵硬[9];关注连续约束时间,白天一般不超过4 h,夜间不超过12 h;每2 h评估病情,根据病情及时增减保护带的数量或解除约束。同时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如饮食护理、二便护理、个人卫生及床单元整洁度等,重视患者的经期卫生;及时更换已经玷污的保护带,保持约束带的柔软度;观察患者的情绪、行为表现,对于女性患者保护性约束过程中比较多见的辱骂、吐口水、嘴咬及抓工作人员头发等攻击行为不急于纠正(后两者注意防范),关注患者情绪发泄内容,从中了解患者的思维、认知偏差所在,耐心、细致地做好安抚、引导工作。选择一些轻柔的音乐播放,力求使患者心理放松。

1.2.3 约束后护理:患者解除约束之后,评估患者保护约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对于患者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表示认同与鼓励。责任护士选择合适时机与患者进行约束后感受探讨,鼓励患者表达保护性约束使用后的体验,就其保护性约束过程中的出现的生理、心理不舒适感予以心理支持。针对部分患者对于保护性约束行为的不理解,予以进一步的解释及心理疏导,说明保护性约束的必要性;此外,护士可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鼓励选择适当时间前来探视患者,给予患者亲情慰藉,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舒适度和满意度[9]。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保护性约束满意度调查得分。自制患者护理工作满意调查表,调查表由10题构成,采取满意(10分)、比较满意(8分)、一般(6分)、不满意(4分)、很不满意(2分)5级评分。由课题组组长或课题设计者在患者出院前1周内完成问卷调查。比较2组患者首次约束持续时间。课题组组长或指定人员每周一根据交班报告及护理记录单元完成上周入组患者首次约束持续时间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过程中记录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保护性约束满意度调查得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保护性约束满意度(92.32±4.51)分优于对照组的(80.67±8.3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首次约束持续时间比较

观察组首次约束持续时间(7.70±3.61)h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1.22±2.31)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之一。急性期女性患者因为幻觉、妄想的因素,或经前期或经期雌激素水平低的关系,部分患者出现自残、自杀、伤人、毁物等过激行为,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而且关系公共安全及患者的生命安危[10]。保护性约束是在患者发生过激行为时,口头约束无效的情况下,为确保患者、周围人员及环境安全,而采用的保护性措施。但是实施保护性约束,从根本上来说是不符合精神病患者自身意愿的强制行为,会给患者带来不愉悦的感受[11],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12]。即便是在约束解除后,患者在对被保护约束过程回忆时仍可能陷入不良的心理状态[13]。因此,如何有效地应用保护性约束,最大程度地降低负面影响,是本院临床护理工作者一直致力研究的课题。舒适护理是继整体护理之后,在临床护理发展中提出的新型护理模式[14],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对护理活动及舒适度的研究,缩短或降低了患者不舒适的程度。汤毓芳[10]报道,将舒适护理应用于31例接受保护性约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提高了患者的身心舒适度,缩短了保护性约束持续时间。

研究[15]指出,护理工作不只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的是“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本研究约束前解释、保证,引导患者理解保护性约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为保护性约束相对程度地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约束中,气垫床的使用、合适约束器具的选择、操作过程中的动作轻柔及用力均衡、女性隐私部位的保护、基础护理到位等是满意度提高的关键;约束后,择时与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的相关探讨,一定程度地排解了患者对保护性约束带来的不满情绪,弱化了负性体验。增加了患者的被尊重感,减轻了患者由保护约束带来的生理、心理不适感,增加了患者对不得已情况下接受保护性约束这样一种操作的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保护性约束满意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与付雪[16]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另外,从本研究结果还可以看出,观察组首次约束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这与郝秀叶[17]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关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理、心理特征,对其在保护性约束过程实施约束前、中、后有序、舒适护理,可以一定程度地缩短保护性约束的持续时间,并提升满意度。

猜你喜欢

保护性精神分裂症约束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马和骑师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