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膏方制备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9-02-12张家连
张家连
(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重庆 402360)
膏方是在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的不同处方,按照中医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对药物进行配伍,经过煎煮,去渣过滤,药液浓缩,再加入适宜辅料收膏而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体的剂型。秦伯未《膏方大全》记载:“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本草蒙筌》谓:“膏,熬成稠膏也……去久病用之,取其如饴,力大滋补胶固。”膏方分为成方膏方和临方膏方(个体化膏方)[1]。成方膏方为经典方或传统方,疗效确切,处方固定,有生产批准文号,批量生产,固定工艺,固定功能主治。相对成品膏方而言,个体化膏方为客户量身定制,一人一方,处方不定,适用人群广泛,特别适用于久病者,慢性病者,亚健康者,病愈后身体虚弱者。个体化膏方因其疗效显著,服用剂量较小,口感较好,服用方便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和认可。膏方兴起于江浙一带,近年来,北上之势日益明显,北方多家医院陆续开展膏方业务,但在数量上与江浙仍有较大差距。无论北方还是南方,膏方的生产制备程序相对固定,膏方的制备场所,国家已有统一规范。但由于各个生产单位条件不同,生产设备存在差异,收膏时主观性太强,即使同一单位不同的操作人员之间制备的膏方也不尽相同。在膏方的生产制备如药材浸泡,煎煮,药液沉淀,药液浓缩,辅料加入,收膏,凉膏包装等过程中会碰到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会对膏方制备流程认识更加清晰。现根据膏方的制备流程,对膏方不同的制备方式探讨如下。
1 以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为原料的膏方制备
1.1 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制备膏方制备过程比较
中药饮片为原料的膏方制备。中药饮片为原料制备膏方一般分为下面几个步骤: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凉膏-包装[2]。浸泡一般要求为12h以上,煎煮时一般煎煮两次,每次约1.5h,浓缩约需要1h,工序较为繁琐,对设备和场地要求较高。且前期需要对中药饮片的质量进行验收,质检等,调配处方时又需要对处方进行审核,调配,复核等一系列操作,每一步都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
中药配方颗粒为原料的膏方制备。用中药配方颗粒制备膏方不需要浸泡,只需将调配好的中药颗粒加入适量的水直接加热收膏即可,所需时间约1h,大大节省时间成本和生产人力成本。
1.2 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制备成本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制备膏方对设备和场地要求较低,前期投入较少;中药配方颗粒类似成药,且大多为厂家经营,颗粒的质量由厂家负责,对于药房来说,减轻了自己的责任;中药配方颗粒制备膏方因为所用时间较短,所以无论冬季夏季均可大量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饮片的基础上生产加工而成,最终成本较中药饮片要高。
1.3 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制备的膏方成品比较
出膏量不同:配方颗粒是中药饮片经过提取、浓缩、干燥等工序加适量的糊精或其他辅料制粒而成。因为里面有一定量的糊精,所以用颗粒制成的膏方出膏量在同样的处方下应比饮片制备的膏方要多。
口感不同:配方颗粒添加一定的糊精或淀粉等辅料,在品尝后有淀粉样的绵砂感,而饮片制备的膏方则没有。在石膏等矿物药的处理上,配方颗粒是经过提取后再添加适量的药材原粉制成,不溶的药材原粉在膏方中会形成沉淀,影响口感。
2 药材浸泡
药材浸泡为膏方制备的第一道工序,充分浸泡才能将药材的有效成分煎煮出来,浸泡时一般加水量要超过药面5cm左右,如泡松的草药较多,则适量多加水,以确保全部饮片充分浸润。浸泡时间应不少于8h。因为中药大多数是植物类干品,有一定的体积和厚度,因此,在煎煮前必须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其目的是为使中药湿润变软,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3]。有效成分溶出的机理为药材组织内外浓度梯度,煎煮时随着水温的升高,组织内高浓度的成分就会向组织外扩散,药材则进一步膨胀,导致细胞破裂,于是有效成分会进一步的溶出。有些药材因为含有蛋白质,淀粉较多,如果不进行浸泡直接煎煮,药材表层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凝固,从而堵塞了药材的毛细通道,水分进不去,有效成分也难以溶解出来。
3 煎煮用具
煎药工具目前有多种,材质主要为不锈钢、陶瓷、紫铜等,也有用煎药机的,材质为不锈钢和钢化玻璃,但不能使用铁锅、铝锅、镀锡锅。不锈钢价廉易得,规格齐全,质轻、受热快、耐酸、耐腐蚀,而且化学性质稳定,是十分优良的煎药器具。但一定要选择合格的产品,不合格的不锈钢铬锰等重金属超标,不合格的砂锅铅的含量也会增多,用铜锅煎煮时间过长也会析出铜离子。生产单位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用合适合格的煎煮用具。
各种煎煮用具各有特点,其中紫铜锅用燃气加热,煎煮、浓缩、收膏工序均可在同一个锅内进行,省去了更换工具的麻烦。不锈钢夹层锅采用蒸汽加热,加热温度低,不易糊锅,且药液与空气接触面积大,药液浓缩时效率高,速度快,但收膏时需另换器具。用煎药机进行煎煮时,因药量较大,加热较为缓慢,且膏方一般重量较大,有时分开煎煮,则少了药物共煎的过程,但对生产制作来说,可直接利用煎药室的便利,无需另外购置设备。
4 煎煮中先煎后下中药的处理
汤药的煎煮中,某些药物需要特殊处理。中药的特殊煎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4]。周园龙等[5]经过统计中国药典2010年版,结果显示,先煎品种23味,其中宜先煎1味,先煎16味,布包先煎2味,先煎、久煎品种2味,后下品种10味。先煎品种包括2大类,矿石贝壳类中药,如生石膏、珍珠母、石决明、龟甲、磁石、牡蛎、龙骨、鳖甲、鹿角霜等;有毒中药类,制川乌、草乌、附子等。后下中药有钩藤、砂仁、豆蔻、番泻叶、青蒿、薄荷、苦杏仁(生)、徐长卿等。
先煎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min,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析出,此外,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min后再下其他药物,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6]。矿物贝壳类中药一般都含有钙盐、铁盐及钾、钠、镁等微量成分,这些成分往往就是有效成分。如生石膏、寒水石中的硫酸钙及微量的镁、铁等成分被溶解到汤液中,内服后在胃酸的作用下,一部分可变为可溶性而能被吸收的钙盐、铁盐等,吸收后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增加煎煮时间,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7]。先煎能增加煎煮时间,一是减毒,二是可以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药典中规定石膏应先煎。石膏属于矿物药,石膏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硫酸钙属于难溶物质,在煎煮过程中硫酸钙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溶解度降低。有研究表明,石膏不需先煎便有良好的疗效,故提出石膏研碎共煎,还能减少工序[8]。白虎汤经过拆方研究后发现,石膏中除钙离子外的其他有效成分发挥着清热作用,特别是这些成分与其他药物共同煎煮使清热效果发挥的更加明显,从而得出结论白虎汤中石膏起清热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是微量物质。有毒中药先煎。以附子为例,附子是有毒中药,其煎煮的过程是将含有的双酯型生物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和乌头原碱,从而达到减毒目的。丘小惠等[9]通过实验,发现附子大剂量用药时,剂量不超过100g的,可配合合理煎煮和合适的甘草配伍剂量,从而达到减毒的目的,同时建议附子煎煮时间为60min。解素花等[10]认为附子与甘草配伍能够提高附子中毒剂量,从而达到减毒作用。甘草对于附子减毒作用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节律的增加,保护心肌细胞从而达到减毒作用。可见,在处方中,甘草和姜的加入能减少附子的毒副作用,且先煎时间为60min左右。膏方的煎煮原则上按传统提取方法[11],二次煎煮,时间为头汁2h,二次1h,矿物类药材预煎0.5h后与其他类药材共煎。粉末类包煎;芳香或易挥发性药材应在煎煮最后0.5h加入。中药汤剂的煎煮[6],一般煎煮两次,头煎为开锅沸腾后20~25min,二煎15~20min,滋补类的为头煎30~40min,二煎25~30min,先煎中药的煎煮时间为45~60min。中医膏方属于滋补类的中药,同汤剂滋补类的煎煮方法进行比较,汤剂总的煎煮时间(加上先煎)为100~130min,膏方的煎煮时间约180min,再加上浓缩的时间至少60min,总共约240min,煎煮时间约为汤剂的两倍。
后下主要是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需在其他药物煮沸5~10min后放入,如薄荷、砂仁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12]。生大黄泻下力强,攻下时多生用,入汤剂多后下,如大承气汤,先煎可减轻大黄泻下功力,如大陷胸汤。大黄的泻下的主要成分为结合型蒽醌,结合型蒽醌在煎煮过程中转化成游离蒽醌,久煎则大黄的泻下力减弱,而收涩类成分总鞣质大量游离[13]。陈惠红[14]通过实验发现以8倍于生药重量的水,浸泡30min,煎煮10min后,苦杏仁苷的含量最高。马超[15]实验发现苦杏仁长时间煎煮可降低汤液中的苦杏仁苷含量,通过甘草配伍能使苦杏仁汤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降低更多。沃联群等[16]认为番泻叶的泻下作用和番泻苷A、B含量,与煎煮时间密切相关。煎煮15min其泻下活性较强,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含量最高。葛尔宁等[17]对6种较典型的后下中药饮片的主要有效成分煎出量及随煎药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论易挥发芳香类后煎药的煎药时间控制在3min内比较合适,以生物碱为主要成分的后下药,煎药时间控制在10~15min比较合适。当煎药时间相对较长时,汤药中的后下药的有效成分总量会下降或迅速下降。中医膏方煎煮时间和浓缩时间较长,挥发芳香类的成分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从而影响疗效。
4.1 膏方制备先煎后下问题分析
先煎中药在汤剂中先煎,能延长煎煮的时间,能减低中药的毒性,比如附子类的中药,能增加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比如龙骨等矿物类中药和鳖甲等甲壳类中药。但石膏比较特殊,增加煎煮时间不能提高它的溶解度,有时其与其他中药共煎能取得更好地疗效。后下中药大多含有挥发性成分,故后下能减少挥发油的损失,但大黄较为特殊,后下时攻下作用强烈,先煎时,则破坏泻下成分,收涩成分增加。
在膏方的制备过程中,煎煮时间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即使汤药中加上先煎中药的煎煮时间,膏方的制备时间也要长于汤药的煎煮时间,先煎可能已无必要。而后下中药如果按照汤药的煎煮,在出锅前5~10min煎煮,挥发油成分暂时会有所保留,但在膏方制备的浓缩环节,挥发油也会在这时有大部分挥发流失。所以,怎样保证挥发性成分的留存,膏方制备工艺是否需要改进,仍需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5 辅料选择与用量
5.1 辅料功效及选择
收膏用的辅料包括胶类,糖类,黄酒,增稠剂等。选用何种辅料应结合病情的需要和膏方的性质来选择。
胶类: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之证;龟甲胶,滋阴养血止血,用于阴虚内热,肝肾亏虚的虚劳证;鳖甲胶,滋阴退热,软坚散结,用于阴虚潮热,癥瘕积聚等证;黄明胶,滋阴润燥,养血止血,用于体虚便秘;鹿角胶,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用于肾阳虚微,精血两虚之虚劳证。
糖类:饴糖,温中补虚,用于脾失健运、脾胃虚寒者;冰糖,滋阴润肺,用于阴虚内热,身体刚燥者;蜂蜜,润燥益损,适用于老年便秘,劳损者;红糖,温寒止痛,用于妇女宫寒,阳虚者;血糖异常者可选用元贞糖、木糖醇、阿斯巴甜等。
黄酒:疏通气血,助运化,祛除胶类的腥膻味;增稠剂琼脂为一种从海产品中提取的植物胶,是一种公认的安全食品,具有降压、降脂的功效,用于膏方中主要起增稠剂的作用。
5.2 辅料用量及注意
各辅料的用量应优先根据病情进行选择,其次再从制作的角度来进行衡量。胶类的用量一般为100~150g,每料膏方中胶类的总量在300~400g左右;糖类在膏方中起到矫味的作用,用量300~600g,木糖醇用量100~150g;黄酒在烊化胶类时使用,一般用量500mL左右。在有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者,胶类用量减量或者不用的情况下,可以加大饴糖用量或用琼脂收膏,但琼脂的用量在10~20左右。琼脂为海藻胶,不溶于冷水,能吸收本身体积20倍的水,有很强的胶凝性,即使1%的琼脂溶液也能形成稳定的凝胶。
6 收膏及包装
收膏为膏方制备中至关重要的步骤,也是决定膏方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收膏的传统标准为“冬天挂旗,夏天拉丝”,或者是“滴水成珠”,这都需要有经验的膏方制作人员凭经验掌握。膏方太稠放置后则不易取出,膏方太稀不成稠厚状则不能很好地保存,容易发霉变质。高骁君等[18]通过不同含水量的膏方对保存期限的影响实验分析得出,膏方的含水量30%~35%时能很好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收膏宜采用直火加热,收膏时药液浓度高,沸腾所需要的温度宜高,用蒸汽加热则略显温度不够,收膏时间长且困难。用电磁炉加热收膏,因受热不均,容易糊锅,造成浪费。
用于膏方的包装有罐装和塑料小包装,无论哪种包装,在使用前都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罐装的要对包装罐进行消毒,清洗干净后在火上小心烘干消毒。小包装的包装机在使用前,应对包装机接触药液的管道进行消毒处理。
罐装的膏方在成膏后,要及时进入凉膏间自然放凉,待凉透后再加盖,防止水汽冷凝后滴入膏体表面形成局部低渗溶液,从而引起发霉变质。其中小袋包装密封性好,携带使用方便,小包装也有两种,一种为全密封包装,袋中空气被全部挤出,但要求膏方的密度相对较小,包装不宜太粘稠的膏方,收膏时的状态为拉丝即可;一种为袋中有部分空气的包装,但要求膏方的密度相对较大,要达到挂旗或滴水成珠的状态,虽然有部分空气,但由于膏方密度较大,形成高渗半流体溶液,本身具有较好的防腐功效,加上包装管道进行了消毒处理,所以也不易发生霉变。
7 膏方质量控制
膏方应属于中国药典制剂通则项下煎膏剂,即饮片用水煎煮,取煎液浓缩,加炼蜜或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如需加入药粉,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加入细粉,要待冷却后加入,搅拌均匀,除另有规定外,加炼蜜或糖(转化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的3倍。煎膏剂应无焦臭、异味,无糖的结晶析出。不溶物的检查,含药材原粉的在加入细粉前检查,加入细粉后不再检查不溶物。微生物的限度按照口服给药制剂的标准检查,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大肠菌群等均应符合有关规定,不得超出规定限度。
有关膏方的质量,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上海市有地方标准《上海市中药行业定制膏方加工管理办法》,对膏方的质量有几项基本要求,包括外观质量,不溶物,加工记录,发放记录等。
个体化膏方是按个人的体质量身定制,制作也是一人一锅,所以每料膏方的质量均不相同,只能通过感官等直观方法进行判断,加工地道,质量上乘的膏方应该膏体细腻,黑润而光泽,有药物的清香气。个体化膏方不同于成方膏方,每一料成分都不同,所以很难有统一的质量标准,但对膏方制备的场地,则有相应的规定。
8 膏方制备要求
8.1 对机构人员要求
中医膏方制作单位应成立由法人代表及制备膏方的部门、药检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管理组织。膏方制备部门负责人对膏方的制备和质量负责。中医膏方制备单位应当具有与之相应的质检部门。目前膏方的制备机构可依托医院自身的制剂室和质检部门,可不用另设机构,造成人员浪费。膏方制备人员要经过相关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膏方制作。膏方制备人员每年要进行体检,患有传染类疾病不得从事膏方制作。
8.2 膏方制作场地
膏方制作场地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的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滋生的潜在场所。场地周围道路应平坦、卫生、清洁、无积水。
膏方制作区域应根据膏方制备工艺合理设置,如原料区、浸泡煎煮区、浓缩收膏区、凉膏区、成品区等,各区域间应有明确的分界,并在各制作工艺间设置中间品存放场地,以防原辅料、中间品、成品间的交叉混杂。区域内的场面、顶棚、地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脱落物和缝隙,应耐清洗和消毒。
凉膏间,根据膏方的特点,最好具有净化装置,凉膏间的洁净级别最低为30万级,20℃以下,相对湿度45%~65%,并具备紫外消毒设施。凉膏间主要是针对罐装或瓶装等大包装而言,因为凉膏时需要将膏体暴露于空气中,为避免污染,所以对凉膏间有较高的要求。而小包装是将成膏趁热直接包装而成,不需要凉膏的过程,省去了凉膏间的投入,而且小包装携带使用方便,所以应用较为普遍。
8.3 膏方制作设备
膏方制作所需要的设备,如浸泡设备、煎煮设备、浓缩设备、压榨设备、过滤设备、药液存储容器,膏方制作所需的专用铲片,均应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易于清洗、消毒。
膏方设备的选择安装应根据流程和制作量来取舍,上海岳阳医院则全部采用紫铜锅进行熬制,天燃气加热,浓缩收膏效率较高。我院的膏方制作设备流程设计科学、合理,对蒸汽冷凝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能源。采用蒸汽夹层锅加热时,夹层内的蒸汽冷凝水通过下部的管道回流进入水罐,通过水泵重新泵入锅炉内,由于冷凝水水温较高,锅炉加热也快,从而提高了效率。赵志强等[19]研制的膏方制备装置,与中药制剂制备装置类似,具有效率高,节约能源的特点。
9 结 论
膏方作为中药制剂的组成部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和医疗机构所接受和重视,随着《中医药法》的实施,个体化膏方会成为一个体现中医药特色的焦点。处方决定了功效的方向,而膏方制备工艺决定了膏方的质量,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功效的发挥。
膏方的制备过程费工而繁杂,需要我们注意中间的细节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不断思考和研究,最终找到符合生产,符合中药药剂学特点的制备工艺流程,从而保障膏方质量的均一、稳定。
膏方的制备工艺流程就是生产和质量控制的管理过程,对目前膏方的制备工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只有建立统一的操作规范制度和客观的质量控制指标,才能有效控制膏方质量。针对当前制备流程中存在的不足,虽然已有研究者提出用出膏率、相对密度、有效成分等指标来进行质量控制,也较传统经验方法客观、准确,但操作起来不如传统方法的快捷高效[20]。因此,膏方工艺和质量控制仍然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完善,力求找到更快捷客观的方法和指标来提高个体化膏方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