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代中医史探析中医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
2019-02-12张文平穆俊霞
张文平,穆俊霞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晋中030619)
纵观古代中医的整个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医学的创新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不论是中医理论知识的创新,还是中医临床诊治技能的提高都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后世医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理论作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等因素。因此,我们重点考察了古代中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创新,并分析总结创新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医创新模式的总结提供参考借鉴。
1 哲学思想
任何一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理论思维,医学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同样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
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诞生于战国至秦汉时期。这部经典之所以形成于这一时期,除了和当时政治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繁荣、临床医学的进步有密切关系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相关因素——哲学思想的繁荣及哲学思想与医学的结合。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制度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领域非常活跃,产生了众多的思想流派,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兵家、农家、杂家等,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些思想流派的成果中,对中医学影响比较大的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1]。这些哲学思想作为一种理论框架和思维模式被引入中医学领域,利用这些哲学思想,中医学把临床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就产生了最初的医学理论体系。所以,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构成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石,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宋金元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是理学。理学思想体系完备而精致,在理论思维上达到了古代哲学的高峰,同时对科学技术(包括医药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程朱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主张,意即通过研究客观事物来获得知识,受此认识论的影响,医家们重视临床实践,同时注重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因此,理学的学风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当时医家们的创新精神及对医学理论研究的重视,而理学的有关内容如太极学说、气化学说、体用之说等也被吸收为医学理论的要素[2]。此外,受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思潮的影响,医学界也出现刻意创新的风气,学术空气活跃,学术争鸣广泛展开。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不同医学流派的出现,成为这一时期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3]。
由此可见,哲学领域取得的成果对中医学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 中医政策
中医政策的制定对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有利的政策会大大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北宋时期政府非常重视中医学的发展,北宋的九位皇帝中有七位喜好医学,其中以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宋徽宗最为突出,如宋太祖赵匡胤擅长艾灸、宋太宗赵光义喜集医方等[4]。皇帝喜好医学的行为影响力是极大的,当时的许多大臣、文人或业余从医、或专职业医。如政治家司马光、诗人陆游、文学家苏东坡等,皆通晓医学;而宋代的名医朱肱、许叔微都是进士出身。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名言“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更是把悬壶与治国相提并论。加之医为“仁术”,是儒士奉亲事孝的重要手段,这为大批儒士知医业医从儒学理论中找到了依据。于是很多文人在入仕不成的情况下,业医就成为首选。大批儒士加入医学队伍中,以致宋代出现了“儒医”的说法。大批儒士加入医学领域,一方面推动了医学的普及,另一方面提高了医学队伍的文化素质,对医学经验的积累和医学理论的总结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北宋政府还制定了很多有利于中医发展的政策。李经纬先生搜集整理了北宋时期关于医药卫生的诏令共248 条,其诏令内容主要包括派医师巡视疾病流行并送方送药防治疾疫、发布“购求医书”诏征集医书并整理刊行、设立慈善机构和医院、改革与普及医学教育等[4]。这些政策的制定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为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宋时期中医的医事行政与医学教育是各设机构、分别管理的,其中,掌管医疗行政和医学诊疗任务的机构是翰林医官院,而掌管医学教育、培养医学人才的机构则是太医局。这样明确的分工使医疗行政和医学教育各有专责,既有利于医药行政管理的实施,也有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医政制度上的一大进步。
宋代政府除了把医学校设为一个独立机构外,在医学教育方面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如创设太医学,使之隶属于国子监,将其纳入国家的官学系统,使医学的地位大大提高。而在对医学生的培养上,采用“三舍法”教育模式,既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又特别重视临床技能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治病能力,太医局命每个学生轮流为太学、律学等专业的学生及各营将士治病,并建立医疗档案,用以记载治疗经过和治疗效果。学校则根据治疗效果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等,并对医学生实行淘汰制度,对成绩优秀者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5]。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奖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临床技能的提高。
北宋政府早期即搜求医书并整理刊行,后来还专门成立了校正医书局,召集全国著名学者与医学家,尤其是儒医兼通人员,对历代重要的医籍进行收集、整理、校勘,最后刊行。经过辛勤的工作,校正医书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存的宋以前的重要医学典籍,如《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甲乙经》《千金要方》等都是经过校正医书局的整理才得以流传至今。因此,宋代校正医书局所做的工作,为中医古籍的整理、保存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6]。
由此可见,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完善是中医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3 科技水平
科技水平也是影响中医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的科技水平会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宋代是古代科技发展的顶峰时期,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三项均出现在宋代,而印刷术的发明意义尤其重大。宋代之所以是中医经典的集成时期,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印刷术的进步。
印刷术的进步使传统手工抄写成书的局面结束,使宋代的出版业兴盛发达起来。当时北宋有名的官方和私人刻书家均有几十家之多。医学书籍有条件被大批刻印出来,这为医家和文人阅读医学典籍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从而加快了医学传播的速度,提高了医学研究的水平。如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虽成书于东汉末年,但直到唐代也只有书中的《伤寒论》部分被孙思邈的《千金翼方》收列为方书,且并无特殊地位。直到宋代的校正医书局将该书整理刊行后,《伤寒论》的地位才凸显出来,从“论”上升为“经”。
因此,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中医的创新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4 临床需求
中医理论创新的直接动力来源于临床需求。从古代中医发展史上重要流派的发展来看,自《黄帝内经》的诞生到《伤寒杂病论》的写成,再到“金元四大家”的出现和“温病学说”的产生,无一不是伴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而产生的。例如,中国古代疫病流行的高发时期是汉末三国与明末清代,而对照中医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医学史上两次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正是在这两个时期[7]。这其实不是巧合,而是因为当原来的医学认识不足以指导临床诊疗活动时,新的理论便会随着临床诊疗的需求而产生。临床的需要从来就是医学产生突破性进展的根本动力,这是一条历史规律。
4.1 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成书
张仲景(生卒年约150-219 年),名机,字仲景,一生历经东汉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四帝。
张仲景生活的时代,疫病严重流行。从文献记载来看,桓、灵、少、献四帝在位的70 多年中,有记载的疫病流行就达19 次[8],并且有多次是连年的疫病大流行,疫情惨重。当时的建安文学就描绘了疫病流行时的惨状,如曹植在《说疫气》中写道:“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可见,当时的疫病使很多家族遭到了灭绝。张仲景之所以能够写成《伤寒杂病论》,正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迫切需要医家能更好地治疗疾病,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而医家也正是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所以在这灾难深重的年代,医学有了大幅度的发展。
4.2 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
金元时期,由于长年战争的影响,老百姓流离失所,忍饥挨饿,生活困顿,以至于疾病丛生。但医家们用已有的医学理论来指导疾病的治疗,却难以奏效,不少医家意识到这是因为原有的医学理论已经不能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于是以刘完素为代表的金元医家,开始突破前人的认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纷纷创立新的医学理论,创用新的治疗方法以解决临证难题,医学界出现了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产生了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补土学派等。
金元学术争鸣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和当时意识形态领域的创新精神有关。在这种创新精神的影响下,金元医家在面临现有的医学理论无法解决临床问题的现状时,能够突破常规、大胆地提出适应临床诊疗的新的医学理论。其次,一个重要因素是当时医家所面临的临床多发病的启发。李杲生活在金元交战时期,1232 年汴梁城被蒙古大军包围三个月之久,在都城解围之后,城内老百姓脾胃内伤病多发,死人无数[9]。李杲亲眼看见了老百姓得病后,很多医生将内伤误作外感治疗,最终医治无效而死去的惨状。他深感辨清内伤、外感的重要性,将其辨证方法写在了著作《内外伤辨惑论》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脾胃内伤”理论。所以,临床实践的客观需要是医学创新的直接动力。
4.3 明末清代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明清时期是古代瘟疫流行的另一个高峰期。据不完全统计,明代277 年时间有118 年发生瘟疫流行,共计180 多次[10],清代267 年时间有134年发生了瘟疫流行[10],尤其在明、清两时人口集中的江浙两省。明代万历六年(1578 年),南方的直隶(江苏、安徽)加上浙江的人口户数,超过了整个北方的户数。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密集,再加上大城市的增多以及交通的发达,这些条件都有利于疫病的流行。严酷的社会现实迫使医学界研究新问题,做出新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温病学应运而生。
温病学说的创始人吴有性就是江苏省吴县人,他在《温疫论》中说:“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甚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所传。始发之际,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医者彷徨无措,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药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圣经之遗亡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吴有性深感当时医学的不足,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他在自己医治疫病的过程中“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11],最后将自己的观察所得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写成了《温疫论》。吴有性在该书中明确提出了温疫的病因是戾气,并对之进行了详细描述,书中还论述了温疫的发病特点、传染途径及规律,并创立了一些适用于温疫的治疗原则。《温疫论》作为中医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它的成书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初步形成。
温病学说在清代进一步发展和成熟也是和当时疫病的高频流行有密切的关系的。1644-1840年的清朝前期,人口快速增长,在19 世纪中叶就突破了4 亿,同时经济飞速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再加上中外交流的频繁,这些为疫病流行提供了便利条件。清朝前期197 年时间里,疫病流行84 年多达数百次,而一次疫病死亡人数达到成千上万的情况也十分常见;1840-1911 年的清朝后期,据不完全统计,72 年间共有50 年出现疫病流行,其频率远高于清朝前期,且疫病高发区集中在苏浙皖、京师直隶和两湖地区三个区域[10]。疫病的高发直接促使了温病学说进一步发展和成熟。继吴有性的《温疫论》之后,众多医家从基础理论、诊断方法和治疗方药等各个方面,对温病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温病的辨证体系和治疗方法,而成就最为突出者当数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等人。如叶桂的《温热论》中提出了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吴瑭的《温病条辨》提出了温病的三焦辨证纲领。这是清代医家继张仲景的六经辨证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做出的又一重要发展。
5 医家个人的优秀素质
要想成长为苍生大医,医家的个人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总结历代大医们如张仲景、葛洪、孙思邈、李时珍等的成长经验,我们发现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大医,需要具备多种素质,其中以下几点非常重要:①高尚的医德。众所周知,高尚的医德是成为一个好医生的必备条件。②远大的志向。具有远大的志向,才能有探索医学的坚定决心和精神动力。③严谨科学的治学方法。要想在中医学方面有所成就,严谨科学的治学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④精细的观察能力。精细的观察能力是一个大医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⑤直觉思维。在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活动中,直觉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知,中医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4 个方面:①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如哲学思想、科技文化、社会心理等。②社会建制的完善:包括政策的制定,管理机构、教育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设立。③临床实践的需求:这是中医学创新发展的直接动力。④优秀的中医人才:优秀的中医人才也是中医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当代中医学要想做出创新发展,必须遵循中医学发展的规律,从以上方面探索制定能够促进中医发展创新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