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多位一体培育制度 推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2019-02-12骆永亮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郫都区人才队伍全区

骆永亮

(成都市郫都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 成都 郫都 611730)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习总书记来川视察要求郫都区“起好示范、走在前列”的指示精神,按照郫都区委区政府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行动计划,全面推进郫都区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把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工作作为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重要举措和突破点,郫都区制定了《成都市郫都区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的实施方案》。通过多位一体制度建设,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积极推动郫都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彰显农业实用人才制度建设在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中重要作用和地位。

1 现状分析

郫都区目前新型职业农民1709人,其中农业职业经理人621人 ,乡村融合型76人,从业型1012人。

1.1 人才结构情况

全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呈“低多高少”金字塔型,即从事一产劳作的低端人才居多,从事农商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型、技术型、管理型、服务型高端人才偏少。农业职业经理人中,从事绿色种养553人、农业社会化服务15人、休闲农业53人。乡村融合型人才中,规模化种植49人,农业文化创意类6人、农业康养类4人、农村商旅类12人、农村电商类5人。从业型新型职业农民,主要长期稳定在全区36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2个农民合作社和111个家庭农场中从事劳动作业。

1.2 年龄结构情况

全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平均年龄49.5岁,35岁以下,258人,占总人数的15.1%;36~45岁375人,占总人数的22%;46~54岁530人,占总人数的31%;55岁以上546人,占总人数的31.9%。

1.3 学历层次情况

全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94人,占总人数的5.5%;大学专科学历146人,占总人数的8.6%;中专及以下学历1469人,占总人数的85.9%。

1.4 技术职称情况

新型职业农民中,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621人占比36.3%;中级乡村融合型76人占比4.4%,初级从业型1012人占比59.2%。

1.5 人才区域分布情况

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分布在该区传统农业镇唐昌、新民场、安德、花园、唐元等区域,其余乡镇不论是中高级还是初级农业人才数量都偏小,而且主要都根植于本地发展,较少具有流动性。

1.6 队伍建设情况

2019年以来,围绕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坚持精准对接发展需求,着力在建平台、优结构、促使用等方面狠下功夫,推动全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一是建设了郫都区乡村振兴鳖灵人才工作站,集成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引育发展典范平台,已引入高校院所专家和科技型企业技术人员80名。二是健全了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围绕全区四大优势农业产业,认定农业职业经理人621人,正在拟定郫都区乡村工匠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三是推动人才建设与产业振兴互动融合,探索将人才队伍建在产业链、功能区和生态圈上,以“人才+基地”“人才+项目”“人才+资金”模式,聚合科技实用人才,建成科技转化平台。发布共建科技引领乡村振兴联合体签约仪式活动的实施方案。

2 主要问题

目前,全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结构不优、作用不强、机制不全等主要问题。

2.1 人才结构有待优化

目前,中高级新型职业农民仅占人才总量的约40.7%。对照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2018~2019年全市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万人,其中农业职业经理人6000人、乡村融合型人才2000人、从业型新型职业农民2.2万人”的要求,郫都区承担新培育180名农业职业经理人、80名乡村融合型人才、720名从业型新型职业农民任务,急需充实农业康养、农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金融、规划设计、能工巧匠等各类乡村振兴人才。

2.2 人才素质有待提高

现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平均年龄49.5岁,46岁以上的占到62.9%,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仅占5.5%,人员老龄化、专业素质不强问题突出,

2.3 人才孵化平台有待做强

虽然先后建立了专家大院、农业双创空间等人才孵化平台,但单个平台覆盖面较小,各平台间互补联动不足、集成共享度较低,鳖灵人才工作站尚处于起步建设阶段,全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孵化平台整体载体功能不齐、集聚效应不突出、极核引领作用不明显。

2.4 人才引育机制有待健全

人才引进机制还不够健全;职业农民认定、培训、管理办法滞后。

3 培育路径

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关于强化乡村振兴人才的要求,精准对接郫都区高质量发展和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人才需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产业联盟、要素流动”思路,坚持“把人才建在产业链上、生态圈上、功能区上”原则,聚焦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以乡村振兴博览园人才建设为重要抓手,致力探索实践建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五化”路径,确保到2021年,全区农村实用人才达到3000名(新型职业经理人800名、乡村融合型人才200名、从业型新型职业农民2000名),初级人才(从业型新型职业农业)逐步向中、高级人才(乡村融合型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转化,中、高级人才占比不断提升,全区农村实用人才“缺口”基本补齐,人才队伍的素质和结构得以优化。

3.1 人才来源渠道多元化

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需求多元化趋势,以乡村人才振兴为目标导向,制定人才认定标准,精准识别人才培育目标,拓宽人才来源渠道。重点“锁定”农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金融、规划设计、能工巧匠等各类急需补充的乡村振兴人才,结合“三大联盟”(产销联盟、返创联盟、双创联盟)建设,将大中专毕业生、种养能手、返乡农民工、复员军人、农业科技人才、离岸创新创业人才等群体作为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育,通过精准对接乡村振兴需求、制定人才“认证”标准、拓宽人才培育范围,有力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3.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化

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和弊端,创新“理论培训+实践操作培训+网络培训”三合一培训方式,建立培训学分制、订单制、选修制等制度,分时段、分类型、分层级开展全产业链培训。构建国家、省、市、区、街道、村(社区)六级农业产业人才培训服务体系,提升四川战旗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振兴干部人才培训学院、鳖灵人才工作站、专家大院、农村双创基地(园区)、创客小镇(村)等农村人才“孵化”平台的规模和层级,围绕精品花木、优质粮油、有机蔬菜、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匠人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建强人才培养“孵化”载体。以乡村振兴博览园、现代农业精品园、出口基地等建设为重点,开展“川字号”“郫都造”品牌创建行动,突出人才技能提升,培养一批具备本土特色,满足全产业链“产、加、销、服”节点需求,拥有盆景园艺、蜀绣技艺、竹编工艺等一技之长的乡村融合型人才。

3.3 人才管理机制规范化

由区农林局牵头,制定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办法,建立制定人才认证办法、等级评定制度、注册制度、考核制度、退出机制。明确人才等级认定标准及程序,颁发相应等级证书。建立人才队伍定量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打造人才数据库,对获证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目标导向人才考核制度,严格实行退出机制,每年对人才进行分级分类的差异化目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维持、提升其等级,对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和诚信等问题的,直接取消“认证”。

3.4 人才引进方式精准化

一是借势乡村全面振兴“东风”,在全区布局五大农业产业功能区,发展“农业+商贸”“农业+品牌”“农业+科技”等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促进区域农业数字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互联网+”等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发展,通过精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农商文旅体产业深度融合需求,重点引进农村旅游、农村电商、品牌策划师等人才,实现“产业引人”。二是根据“产业链”布局“项目链”联结“人才链”,发挥郫都乡村振兴博览园、泛战旗五村连片区域等产业、政策、财政、环境优势,引聚重大农业项目,通过项目入驻形成人才引入“洼地”,深挖与项目有关联的人才,实现“项目引人”。三是秉承“按需引人”理念,采用“互联网+精准引才”模式,聘请专业人力资源机构,精准绘制全区人才需求结构图、人才流动动态示意图等,建立人才资源数字信息库,设立人才服务中心,发展产业联盟,编制个性化服务目录,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对接交流、聘用管理、政策咨询等服务机制,将全区农村实用人才需求具体化、定量化、精准化,实现“服务引人”。

3.5 人才支撑措施系统化

突出人才“优先”理念,创新“人才职称/等级+个人信用+优先政策扶持”多元支撑体系,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担保、社保补贴、创业补贴、生活配套等领域的扶持。在产业发展方面,农村实用人才领办或新办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可优先评定市级以上示范主体,优先享受产业扶持政策,优先给予农业科技成果研发、推广、应用和转化立项支持。在金融支撑方面,区财政根据实际,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一定比例的社保补贴、创业补贴,并协调金融机构,探索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用贷款机制,有效破解农村实用人才就业、创业金融瓶颈。在生活配套方面,充分考虑农业农村实际,完善人才在住房、交通、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家庭就医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打造既留人还留心的优越“软环境”。

猜你喜欢

郫都区人才队伍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成都市郫都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新路径探究
成都市郫都区: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贡献人社力量
郫都区北京现代汽车领动购车意向研究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郫都区:工伤预防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