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桂、吴瑭论暑温

2019-02-12李成义黄明俊崔思贤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吴鞠通叶氏吴氏

李成义,刘 辉,黄明俊,崔思贤,周 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

●传统中医药学史和文献是中医药学发展进程中永远都敞开的一扇“视窗”,透过这扇视窗望去,看到那许多曾经发生的和记录下来的,就像在一个拂晓的晨间看到凝结在生命叶片上的露珠,于是,我们深深地凝思文化和科技传承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整理和二次研究过程中吸其精华弃其糟粕。

暑温,属于温病的一种,是感受暑热病邪导致的一种外感热病。暑温之名的正式确立见于吴氏《温病条辨·上焦篇》,“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温病条辨》中有云:“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甚渴,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温病与伤寒都是感受外邪而引起的疾病,都属于外感热病的范畴,但是治法却迥然不同。虽历代医家对其各有阐述,但令人遗憾的是,诸代医家对于二者的论述比较模糊,直至清代,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温病之学才逐渐繁荣昌盛。其中“温热大师”叶天士、“治温之津梁”吴鞠通是温病学家较为杰出的代表,二者对于温病的论治各有所长,在温病学领域挥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笔者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养阴护阴等方面简述二者论治暑温特点[1]。

1 病因病机

1.1 病因

“太阳居六经之首,为六经之藩篱,外邪传变先由太阳之表,然后传至阳明之里”,叶氏提出温病的传变与伤寒不同,他在《温热论》中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对此,吴氏认为“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不难看出,吴氏与叶氏的观点是一致的,伤寒与温病的病因、入侵途径皆不一致,临床诊治理应区别对待。而暑温作为温病的一个分支,与一般温病的发病机制又有所不同,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提出“夏暑发自阳明”的见解,明确指出了暑温的发病起点,即阳明经首先受邪发病,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发病时多见高热、汗多、烦渴、脉洪等症状。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暑温的发生大多与人体内在正气不足,不能抵御暑热病邪侵袭有着直接的关系。夏季温度升高,暑邪泛滥,若体虚羸弱,正气不足或饮食不节伤正,皆可以导致暑热病邪侵入人体导致暑温之病。除上述病因外,若外界暑热之邪过于强盛,虽正气不虚,然邪过于强盛,正气无力驱邪外出,亦可发病。

1.2 病机

叶天士认为暑热病邪侵犯人体发病多经入气分而无卫分过程,初起即见壮热、烦渴、汗多、苔黄燥等暑炽阳明气分的症候,“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叶氏认为暑邪按照此顺序依次传变。值得一提的是,“夏暑发自阳明”只是暑温初起的主要传入方式,而并不是暑温病候的全部传入路径,例如“暑气通于心”,即暑热病邪发病亦可直入心营血分,而见神昏、痉厥、发斑等症。吴鞠通认为“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火烁津液”,主张暑邪属阳,侵犯机体必然灼伤津液,甚者可出现津气欲脱之危候,此处看法近乎叶氏。在《温病条辨》各篇中,吴氏以三焦为大纲,融入卫气营血辨证的内容,形成了两种辨证方法经纬交错,互相补充的特点[2]。吴氏认为温病的病情发展还具有依三焦传变的特点,其云“温病自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外感暑热病邪随三焦传变入里,暑温乃成。

叶氏在《临证指南医案·暑》中提出“邪从口鼻而入……水谷之精微亦蕴结为湿,人身一小天地,内外相应,故暑病必兼湿者即此义耳”。思之,夏季暑热正当其时,地湿向上蒸腾,人居其中,受热淫湿迫,故若患病必表现为暑兼湿的症状。对于此观点,吴氏提出了“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暑成也,若纯热不兼湿者,仍归前条温热例,不得归入暑也”,据此条文可知,吴氏和叶氏观点一致,皆认为暑湿必相兼。然两者之间又有所区别,吴氏认为“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由此可知,吴氏在叶氏“暑必兼湿”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暑温偏于热的特性。值得一提的是,前人对于“暑必挟湿”这一论述是有争议的,王梦英认为暑邪与湿邪为病,虽多易兼感,实非暑中必有湿也,若论暑必兼湿,大旱之年中暑,何来暑邪为患[3]。笔者则认同“暑必兼湿”的观点,湿为阴邪,易困脾阳,湿为长夏之主气属脾,脾土旺于四时,四时皆可发病,常与各时令主气相兼为病,暑温即是此类,关键在于热与湿孰重孰轻,湿胜热者为湿温,热盛湿者为暑温。所以临床上暑温湿的症状往往较轻且容易被忽略。

2 治疗原则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叶天士在治疗暑温病中,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认为温热邪气侵犯人体后,一般皆循着卫、气、营、血的顺序,由表入里,依次传变。因而,在治疗上也应该按照这一次第施以相应的治法。这里所说的卫气营血,既不是《内经》中所谓的物质概念,也不是《伤寒论》中的营卫气血证的概念,而是由此演变而来的、代表温病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新概念[3]。而吴鞠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三焦辨证。

对于暑温,叶氏主张“清暑泻热”的治疗原则,在其《三时伏气外感篇》中引用了张凤逵的原话“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暑温初起,暑入阳明,气分热盛,治宜辛寒清气之品,清泄暑热,若“热未伤阴,犹可清热透表”,不然则“苦重之药当禁,宜甘寒轻剂可也”[4];卫分之邪逆传,可入于营分心包,叶氏认为,营分受热,血液被劫,治疗应当凉血清热,凉血开窍;营分热邪不解定会深入血分,且位于血分的热邪炽盛则会导致耗血劫阴、迫血妄行等严重的病理变化,因此在治疗上,病邪一入血分,应立即凉血散血,补血养阴,防止耗散元阴,伤血动血等现象的发生,即所谓的“入血则恐耗血动血”。

而吴氏则擅长利用三焦辨证论治暑温,邪入上焦者,类似于伤寒,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治宜清热涤暑,益气生津;邪入中焦者,症见“脉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上黄滑苔,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5],治宜苦辛通降,清热涤痰,引水下行;邪入下焦者,暑邪深入少阴、厥阴,多见心热,烦躁神昏,多为危重之症,治当化阴泄热。

综上所述,吴鞠通对暑温论治以三焦辨证为主,而叶天士则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其三焦辨证将病邪的深浅程度归结于确定的脏腑,卫气营血辨证则归结于更广泛的概念,故三焦与卫气营血都代表着病邪的深浅程度,只不过是看待暑温致病的不同角度罢了,但此处需要说明的有,吴鞠通虽强调上中下三焦之序,但并不认为暑温都依次相传,时有在中焦即罢,亦有三焦俱急等情况出现;另之,吴氏虽以三焦辨证论治温病为主,但并不摒弃叶氏卫气营血辨证方法,而是在以其为基础的情况下,将叶氏某些辨证思想融入其中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3 养阴护阴

夏暑发自阳明,《温病条辨·中焦篇》言:“阳明如市,胃为十二经脉之海,土者,万物之所归也,诸病未有不过此者。”由此可知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精气血津液汇聚之地,诸病转归的终点。暑为阳邪,易伤津耗液,故暑邪传至中焦时,津液损耗将更为明显。叶氏云:“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吴氏亦认为“温病者,津气先虚”。由此可见,叶、吴二人早就意识到养阴的重要性,清热为主,养阴为辅。二者的区别在于,作为后起之秀的吴鞠通在养阴的方法和理论上更加趋于成熟。

3.1 异中之同

叶氏注重补益胃津,滋养肾液[6]。胃居中州,脾胃为后天之本,若后天之本受损,则精微物质无以化生,脏腑经络失于濡养,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则无法进行,故曰“得胃气则生,失胃气则死”。病在中焦,正邪交争剧烈,胃热炽盛,吴氏常以白虎汤、增液承气汤之类为主,并配合五汁、雪梨等饮之。叶氏治疗胃津液耗伤主以甘寒,重则予以玉女煎,轻则如梨皮之类。其中白虎汤、玉女煎均以石膏为君清热泻火,佐以知母滋阴润燥,共奏甘寒清热生津之效。其中增液承气汤是由吴鞠通去承气汤类方中的枳实、厚朴等耗气伤阴之品化裁而成。清热之力弱于白虎汤、玉女煎,然滋阴之效强于前两者。温病后期,邪入下焦,灼伤肝肾之阴,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筋脉拘急,阴损及阳进而出现危急重症。二者治法均为咸寒滋阴之法,但所用方剂不尽相同耳。

3.2 同中之异

继叶氏之后,吴氏的养阴之法趋向成熟,共甘寒濡润法、咸寒滋阴法、酸甘化阴法、甘寒合辛凉法、甘苦化阴法、酸苦清养法、甘凉甘温复法、咸苦寒复法8法。前文提到的大法在此不做赘述,仅阐述后六法。①酸甘化阴法,用于阴液耗伤严重,津液暴脱,具有敛阴生阴之效:②甘寒合辛凉法,辛凉之品宣散透窍给暑邪以出路,驱邪外出,佐以甘寒养阴泻火;③甘苦化阴法,甘能养阴,苦能泻火,二者相伍为用,唯恐泻火化燥伤阴耳;④酸苦清养法,酸甘之品与苦寒药物配合使用[6],机理与前者类似,不同之处惟酸敛阴,酸甘化阴,故有人将其视作酸甘化阴的复法;⑤甘凉甘温复法,用于温病中气阴两伤之证,当以甘凉之品滋阴,甘温之药益气,合用故称甘凉甘温法,值得注意的是甘凉药的比例要大于甘温药,防止大剂甘温益气复伤残存之阴;⑥咸苦寒复法,用于正邪交争剧烈,单独的泻火效果并不显著,故佐以咸寒顾护津液,二者同用,以期桴鼓之效。

4 结语

综上所述,叶、吴二人对暑温的论治各有特色,吴氏近则“师承于叶氏”[7],远则“追乎仲景”,叶、吴在论治暑温时采取不同的辨证方法,二者互为经纬,将暑温辨证引立体层面,暑病初起,耗伤津液,两者在暑温中都注重胃阴、肾阴的养护,然吴氏养阴的方法更多,理论更加成熟。对比可见,吴氏对温病的见解更全面,极大推动了温病学的发展,使温病理论趋于完善。不足之处是,阴液耗伤严重时,阴损及阳,引起暴脱,纵观叶、吴二人皆是养阴敛阴、急下存阴之法,但阴液不能速生,阳气所当急固,遇到这种情形,回阳救逆顾护阳气也是一种思路。

猜你喜欢

吴鞠通叶氏吴氏
A New Leaf Litter Toad of Leptobrachella Smith,1925 (Anura,Megophry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China with Supplementary Description of L.oshanensis
轮椅上的好医生,发明“吴氏膏药”
从吴鞠通药食同源应用规律看淮扬菜的中医药养生价值
鸣鹤叶氏诗人与白湖诗社
湖湘吴氏响塘纸影戏艺术语言探析
王安石用善良赢得真爱
试考“医者,易也”之首倡者兼论其意义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坐拥金山却穷死的袁世凯六姨太
做人要逗,才华要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