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熙朝前期宫廷人物肖像绘画的艺术特征
2019-02-12秦文斌
秦文斌
(福建工程学院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州 350118)
康熙朝前期①是清代宫廷人物肖像绘画风格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清代宫廷人物肖像绘画并未完全摆脱明朝宫廷绘画的影响,在某些方面延续或借鉴前朝的审美规律和创作手法。同时期,自明末兴起的“波臣派”②绘画艺术风格深刻影响了宫廷肖像画创作,为郎世宁中西合璧肖像绘画在雍、乾两朝的发展起到了间接的审美铺垫作用。
一、在创作题材上,以教化为目的,体现儒学治国理念
对封建君王而言,绘画除了满足审美需要,更是进行文化统治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一生勤勉节俭、疏于奢靡的康熙皇帝执政期间体现得尤为突出。
康熙曾为翰林编修陈邦彦编撰的《历代题画诗类》作序中提及“夫绘事,艺事也,而近于道”③。由此可知,康熙对绘画的理解不仅局限于审美本身,更多的是将绘画理解为宣示治国理念、巩固王朝统治的一种媒介。康熙朝以儒学为治国之本,康熙自幼喜好儒学,“殊觉义理无穷,乐此不倦”④。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直接影响着康熙对文化的理解和宫廷的艺术活动。康熙曾言自己“政事稍暇,颇好书射”⑤,精研书法且射艺不俗。他常颁赐御书以笼络汉族文士,改善满汉关系,并通过射猎活动保持民族尚武精神、维护满蒙关系。“书”与“射”既是康熙的个人喜好,更是其文治武功的集中体现。在传世的康熙朝前期御容画作品中,对青年皇帝的文治武功有着突出的体现,如《康熙常服写字像》⑥3《康熙帝戎装像》⑥4皆为此类题材。同时期重要的宫廷人物画作品还有黄应谌所绘《陋室铭图》⑦传世,此类以教化为立意的历史人物画也是当时宫廷人物绘画创作的重要题材。值得一提的是,康熙朝宫廷绘画中极少见行乐图,传世仅有《康熙帝行乐图屏》⑧一幅,这一现象也说明了皇帝对绘画的态度在“道统”上远重于风雅。
二、在绘画构图上,承续前朝形制和取像传统
(一)借鉴明代朝服像绘画形制,定型清代朝服像绘画形制
17世纪末之前,中国帝王朝服像敬存于内廷,多为皇家典礼和重大祭祀活动所使用。自康熙朝始,帝王朝服像开始成为宣扬帝王及帝国威仪的宫廷绘画代表,“服色品章,昭一代之典则”。清帝王对朝服像的绘制极为重视,历朝皇帝都有朝服像传世。康熙朝是清代帝王朝服像基本形制的形成期和定型期。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康熙帝朝服像轴》⑨是康熙朝前期重要的帝王朝服像作品。画面取康熙正面御容,青年君王着典型的帝王朝服及冠帽,一手拈朝珠、一手置于膝,正襟端坐于龙椅之上,画面下半部分绘装饰龙云纹、如意纹等吉祥纹饰地毯。这种典型的构图形制为后世朝服像的绘制确立了基本标准。从清廷藏《历代帝王像》一书中不难发现,清代帝王朝服像面貌脱胎于明代帝王朝服像。自明英宗始,明代帝王朝服像就多取正面御容写真。其中除太祖和宣宗像没有绘制地毯,其余9位明帝像的地毯画法与清代帝后像并无二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人绘《明兴献王像》《明光宗朝服像》都有此类特征。清代朝服像绘画对前朝绘画经验的借鉴承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清初帝王政权统治的需要,是少数民族统治阶级在文化统治上对汉文化的妥协。在功能上,朝服像正面御容面向群臣,更显帝王威仪。以帝王为中心对称的构图方式在典礼祭祀活动中,更适合臣民朝拜,同时也暗合威加海内、四方来朝的政治理想。在思想上,这种形制借契合汉人自明代以来传统的帝王像审美观,在体现儒家大一统和文化包容思想的同时,也进一步诠释了皇权的正统性。
(二)偏爱自明中期以来肖像绘画正面取相传统,并对康熙朝中后期宫廷肖像画产生影响
中国肖像绘画自明中期开始流行正面取相,上文提及《历代帝王像》中明英宗之后帝王像描绘角度的变化,印证了当时这种审美趣味的转变。明人认为正面肖像能直指观者内心,无论是细节上还是精神上的刻画都会更为生动,画面意境更加宁静深邃,容易和观者产生心灵上的交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明代肖像作品是现藏南京博物馆的《明人十二肖像册》。其中除徐渭像为侧正面取相,其余11开肖像皆为正面像。刻画生动细腻,人物性格鲜明,高度诠释了像主内心的肖像绘画观。至清初,这种肖像绘画观通过民间职业画家带入宫廷,间接影响宫廷绘画风格和皇帝的肖像审美观。从康熙朝早期的御容像作品中,可以发现皇帝对正面形象的偏爱。在《康熙常服写字像轴》中,书桌造型有明显的侧视角度,而人物形象是正面取相。画面中这种相互矛盾的视角,传达出一个信息:正面取相符合皇帝的审美,或已成为宫廷御容画的主要程式。同样在《康熙帝戎装像》中,画面中康熙和四位随从的面貌形象也皆为正面,人物构图对称,画面宁静优雅。虽然在康熙中晚期,有西洋画家尝试采用侧正面取相的西洋绘画传统描绘御容,作油画《康熙读书像》,但终因为取相角度与皇帝审美大相径庭,故侧正面取像在当时并未流行。
三、在绘画技法上,中国传统写真技法和“波臣法”兼容并蓄
康熙朝的清代宫廷肖像绘画大致经历了对明末传统绘画技法的传承和对西洋绘画技法的借鉴两个阶段。康熙朝前期的宫廷肖像绘画创作受西法影响较少,绘画风格基本是沿用中国传统“写真”技法,并吸收明末“波臣派”肖像技法,是对前朝艺术风格的延续。
(一)黄应谌的院体“古法派”
观古法写真一派,黄应谌是康熙朝前期宫廷画师中善于人物绘画的典型代表。黄应谌供职于顺治、康熙两朝,约于康熙十三年之前离开宫廷。他擅绘中国传统写真,“傅染一遵古法”⑩,是清初宫廷重要的人物画家之一。在康熙朝初期,黄应谌获恩被特赐中书,后又“养老荣之”⑩,可见其绘画造诣颇受青年皇帝赏识。《康熙慧妃常服喜容像》被认为是黄应谌为数不多的传世肖像写真作品。此画绘于康熙九年之前,是康熙朝初期宫廷肖像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写真”肖像的精品。据《清宗室四谱》载,慧妃作为康熙帝最早的妃嫔之一,幼年入宫,薨于康熙九年,此时黄应谌仍供奉于宫廷。正如黄应谌同时期作品《陋室铭图》所展示出的传统笔墨技巧,《康熙慧妃常服喜容像》写真造型亦是严格遵循古法,笔墨娴熟。画面以墨线虚实勾勒出人物面部和服饰轮廓,行笔柔和圆润有古意。人物面容设色轻施淡赭,服饰设色素色平涂,画面整体面貌朴素清雅,人物形象隽秀出尘。面部结构和五官虽不似“波臣派”刻画精微,然其用线气韵流畅、虚实有度,形象高古,有宋人韵致。《康熙慧妃常服喜容像》所呈现的传统艺术风格,一方面体现了康熙朝前期宫廷肖像画风格对前朝宫廷院体画风的继承和延续,同时也侧面反映出青年康熙对肖像绘画的传统审美倾向。
(二)曾鲸的“波臣派”
“波臣派”肖像绘画风格由明人曾鲸所创,是盛兴于明末清初的肖像艺术流派,并在清初期、中期画坛久盛不衰。曾鲸“其法重在没骨,再加敷彩晕染,妙人画工,俨然如生……遂于传神法中出一新机轴。”。11“每图一像,烘染数十层,必匠心而后止”12。曾鲸以工细传神的肖像绘画技法在晚明画坛声名鹊起,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写真受到当时社会名流阶层的推崇。他一生多往来客居江浙一带,从学者众多,谢彬、沈韶、张远、徐易等皆是其追随者。他们既学习曾鲸的创作方法,同时也继承了其交好文人士大夫的传统,使“波臣派”绘画在晚明名士阶层极富盛名。顺治帝是清廷入主中原后的首位皇帝,也是有史记载的最早接触“波臣派”绘画的清代帝王。清初顺治皇帝为拉拢汉人巩固政权,崇信禅宗。顺治十六年,皇帝遣使召天童寺名僧木陈道忞进京,其间接触曾鲸绘画,评价极高。曾鲸曾为道忞之师圆悟画像,偶以道忞进京这一契机,“波臣派”绘画始传入清初宫廷。据晚明《嘉兴大藏经》中《弘觉忞禅师北游集》卷五所载:“上语及先师,每廑生不同时之叹,因出处士曾鲸所绘道影,喜动龙颜,遂命供奉王国彩临摹二幅,备极庄严,赐藏天童,其原本留宫供养。”。同卷中还记载,顺治皇帝在摹本毕工展挂之时“极为欢悦,指所画衣褶曰:‘此皆朕手自着墨也’。”可见,顺治皇帝对曾鲸的绘画作品青睐有加。“波臣派”绘画自此开始影响清初宫廷肖像艺术。故宫博物院馆藏的《顺治帝朝服像》轴和《顺治帝半身朝服像》轴在绘画技法上出现多层烘染的敷色手法,人物面部刻画工细立体,已呈现较明显的“波臣派”倾向。至康熙朝,“波臣派”画家继续活跃于宫廷。据张庚《国朝画征录》记载,曾鲸再传弟子顾铭于康熙十年春应诏为玄烨作御容像,并受皇帝“赐金褒荣”13。无独有偶,同时期有“吴江顾见龙,字云程,亦以写真抵候内廷,名重京师……”13。现有传世顾见龙《吴伟业像》一幅,为典型的“波臣派”风格肖像绘画作品。除此二人,康熙朝前期应该还有一些师法“波臣派”风格的画家在内廷活动,然而为帝王绘制御容不得署款,现今也仅能从作品风格来印证“波臣派”艺术对当时宫廷肖像绘画带来的影响。在《康熙帝戎装像》和《康熙常服写字像轴》两件御容像中,人物面容所呈现的墨骨烘染的刻画方式,客观上反映了“波臣派”风格在康熙朝前期的宫廷肖像绘画中已逐渐成为主流,也再次说明了青年康熙帝对“波臣派”艺术风格的认可和推崇。
四、西方绘画对宫廷肖像画影响甚微
在康熙朝前期,尚未有专业的西洋肖像画家供奉内廷。这一时期的康熙帝对西洋科学的兴趣远远大于西洋绘画,虽然已有像南怀仁等精通西洋透视学的耶稣会教士供奉内廷,但艺术活动仅见于制作版画辅助工部运用“西法”营造工程事宜,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西洋绘画作品出现。直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法皇遣耶稣派教士洪若翰、白晋携《路易十四画像》等西洋绘画作品来华,西洋肖像绘画才开始引起康熙帝的关注。至此,康熙帝对西法的兴趣才逐渐延伸至绘画艺术,也才有康熙朝后期召唤马国贤等西洋宫廷画师的来华供职和康熙朝晚期“西洋画房”的设立。再观《康熙常服写字像轴》,画面中除墨龙屏风略带西法焦点透视外,书桌和地毯的刻画并无透视法规律,桌面甚至出现近小远大的反透视现象。这种矛盾反差表明,当时的宫廷画家可能对西洋透视法已有些许模糊概念,但并未掌握具体理论指导实践。换言之,康熙朝前期,西洋绘画观念对清代宫廷人物肖像绘画艺术影响甚微。
五、结论
通过对传世宫廷人物肖像作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康熙朝前期宫廷人物肖像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人物写真技法传承的集中体现。康熙自幼习满人骑射,兼通汉家儒学。大一统的儒家文化思想,使其形成了相对开放的文化视野和艺术审美观。《康熙帝戎装像》和《康熙常服写字像轴》的出现,既是康熙在宫廷艺术活动中儒学“道统”观念的具体实现,同时也反映出他对满、汉、蒙多种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博学。青年皇帝多元的文化底蕴和睿智包容的品格,使得康熙朝前期宫廷肖像绘画艺术较好的继承并发展了汉人传统肖像绘画“像主内心”的神髓,无论是古法写真作品,还是“波臣派”肖像艺术面貌,都呈现出较高的水准。“波臣派”画家在康熙朝前期宫廷中的艺术活动,在丰富宫廷绘画内容的同时,其精致细腻的写实风格也为雍、乾两朝郎世宁“海西派”肖像绘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宫廷肖像绘画审美基础。
注释:
① 康熙帝在位61年,历史上习惯将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之前的执政时期称为康熙朝前期。
② 明代人物画流派之一。创始人曾鲸,字波臣,故称“波臣派”。
③ 陈邦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A],四库全书文渊阁本(集部374册,总1435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2.
④ 康熙起居注(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4:80.
⑤ 清实录 第六册 圣祖仁皇帝实录(三),卷208[M].北京:中华书局,1985.9:114.
⑥ 图见聂崇正主编《清代宫廷绘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9月
⑦ 图见《故宫书画录》,卷5,国立故宫博物院,1956
⑧ 故宫博物院藏
⑨ 图见《清代帝后像》,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8,第1期,图9
⑩(清)韩昂《图绘宝鉴,续纂》,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