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应警惕泥古倾向
2019-02-11扬应
扬应
近些年来,像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越来越成为青年学生追捧的时尚,甚至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部分。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没这么热。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本来是开放社会的常态,但不平衡、不对称的交流,则可能弱化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文明基因。
随着综合国力日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发现,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传统文化复兴进程极大地增进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但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地方的传统文化教育,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倾向,如果不以科学的态度加以矫正,则可能事倍功半、事与愿违。
一种最常见的情况是,传统文化教育中表现出复古、泥古的倾向。这种倾向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良莠不分,甚至是生吞活剥地全盘接受。比如民间出现的大量读经班,包括一些盲目的家庭教育,都存在类似问题,有的把《弟子规》《三字经》的价值抬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有的用一些极端的、超乎常情常理的办法来弘扬“孝道”,有些教育机构还让孩子们学习毫无意义的繁文缛节,如此等等。
另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学界有些人把传统文化的价值抬高到了极致。这种倾向本质上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割裂开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传统文化,结果就是在肯定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否定现代文化的成就。比如,有人说科举制度根本就不该废除,有人以古代私塾教育来否定现代教育,有人在褒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凡此种种,某种程度上,已经背离了现代文化积淀起来的已成共识的价值观,带给年轻人的,将不是文化定性,很可能是无所适从的价值错乱。
这些现象,部分地反映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偏颇。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数主流媒体的观点,是不断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在不断强调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些主流观点,反映了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对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极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既然要“鉴别”、要“扬弃”,要“转化”、要“创新”,那就意味着应该以进取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懒惰和保守。
科学的态度,意味着要正确看待传统文化教育和国民教育的关系。工业革命以后,现代教育代替古典教育的趋势是世界性的,教育的一大使命,就是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培养大批合格的劳动者和全面发展的公民。但扎根中国大地的现代国民教育不可能丢掉自己的民族文化基因,必然是在一路创新中“继承”“转化”而来。
因此,弘扬传统文化,要以今天的主流价值观为基准,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决不能一头扎进去,重新穿上长袍马褂。我们今天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既是为了传承文明,也是为了激发出中华民族新的文化活力和自信,而不是毫无进取精神地“复制”和“粘贴”。
如果不能科学地、辩证地、发展地吸收和转化文化之核,既可能陷入泥古的窠臼,也必然會盲目“复制”西方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