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主义摄影的“造像”手法拓展照片深度

2019-02-11迟迅维多利亚·布莱克莫尔

摄影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刺点莫尔布莱克

迟迅 维多利亚·布莱克莫尔

《来自大海》组照,维多利亚·布莱克莫尔 摄

著名摄影家安赛尔亚当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照片不是拍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 You don't take aphotograph,you make it)。当摄影成为超越记录的艺术形式时,这句话尤为适用。

本期导师:

美国加州拉古纳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教授迟迅

学生:

维多利亚·布莱克莫尔(VictoriaBlakemore)

训练内容:

后现代主义摄影是1940年代左右出现的摄影流派,這一摄影艺术流派的摄影艺术承接上一时期现代派以创作主体为中心、为出发点的美学观念,但也重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观照,用作品与生活对话。当摄影进入数码时期,这一特征更为明显。他们在创作中以现实中的景物影象视作自已艺术语言的词汇进行“造像”,以更大的自由度来表达、来抒发。有些作品虽然拍自生活,但其意义却绝对是摄影家个人人生哲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直接表现。

比如,美国摄影家辛迪舍曼便打破了摄影单纯捕捉时空中一个曾真实存在的瞬间的“纪实性”,而是创造出的一个个由她自己扮演、化妆、拍摄的虚构的影像。在摄影史中,她带来了一个从捕捉瞬间到创造瞬间的飞跃。精彩绝伦的瞬间当然是摄影师求之不得的,但当同学们在很短的时间限制内完成一件作品时候,大家不能仅仅凭运气去拍景观或街头抓拍,而也要要学会主动地去创造拍摄内容。

又比如,当代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凤凰》是用建筑废料,包括废铁皮、旧管道、安全帽等制成的一件大型装置作品。两只“凤凰”重达1 2吨,分别长30多米。它是一件化腐朽为神奇的杰作,体现了浴火重生的隐喻,表达了对底层建筑民工的关怀,它的重点不是多大多美,或者多震撼,而是富有创造性地展现了艺术与这个时代现实世界的紧密关系,从而具有感人的生命力。

《凤凰》展出模型

《凤凰》展出模型

纪录片《凤凰》截图

在讨论如何创作一组好的摄影作品时,符号学家罗兰巴特( RolandBarthes)对于摄影作品的“二元性”定义——知面(studium)和刺点(punctum) ——两个来自拉丁语的词汇对我们的教学也很有启发性。“studium”知面(也有翻译成“意趣”)是照片所提供的整体的客观信息。它是理性的,相对表浅的,是大众根据普遍的文化知识背景就可以理解并可以被感动的。“punctum”刺点,则是和整体有些格格不入的突出的某一细节或局部。它可以引起观者心里的强烈情感变化(罗兰巴特可谓是极其敏感的观者,他之所以将这个术语命名为“刺点”,是他自己感觉刺点是影像中某个仿佛像箭一样刺痛观者的东西)。所以刺点也是比较主观,有的是刺痛我的,有的是刺痛你的,比如因为我们见到一段海龟被易拉罐的所料包装卡住头的录像后,每次看到所料包装,就会有那个令人心痛的联想,但不会每个人都会有一样的联想。而我们常常提到的糖水片,尽管是从“知面”上使人看了愉悦,但是并不会有一个“刺点”耐人寻味乃至使人铭心难忘。

《来自大海》组照,维多利亚·布莱克莫尔 摄

一个好的作品,不应该是能让人一眼望到底的,它应该是有深度的,多维度的,具有一定的暖昧性和神秘感。越具有这种暖昧性和神秘感,给观众想象的空间也越大。

训练方法:

在拍摄前拓宽思路,对摄影作品的终极目的、摄影形式的各种可能性,以及摄影能为人们带来什么等几个角度深入思考,避免单单从摄影的技术和效果层面构思作品,同时使用后现代摄影的“造像”手法,去发现、创造或再造自己画面中的主体,通过作品表达更有深度和维度的内容。

《来自大海》组照,维多利亚·布莱克莫尔 摄

学生阐述:

《来自大海》是一个关于海洋污染的拍摄项目,中心思想是利用摄影、艺术和设计将社会的环保意识聚焦于海洋污染。我使用被海水泡褪色的垃圾作为拍摄主题来进行创作。整个项目不仅以一种美丽的方式呈现垃圾,同时还使观众感到了一些不适,从而使人们意识到海洋的塑料污染问题。

这个项目最困难的部分之一是拍摄出美丽照片的同时不降低内容的严肃性。我把每个组合物当作一个迷你装置艺术对待,在颜色、形状和质地方面考虑很多,同时还将三分法等构图知识运用在画面中。

为了更好地呈现画画中的光影效果,从水的折射和所投射的阴影中获得所需的效果,我进行了大量试验。我使用三只闪光灯、大型鱼缸、用于托起鱼缸的箱子、喷雾瓶、岩石、水、桌子、白纸以及梯子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拍摄环境,同时请一位同学助手在拍摄时使用喷壶喷水在水面上以产生涟漪效果。在布光方面,在水箱上方放置两只闪灯,制造环境光;鱼缸下方放置一只闪灯,用以照亮主体(从白色背景反弹),以避免除了水所产生的阴影之外的任何多余阴影。同时,我选择使用了比较快时快门速度以凝固水波纹的状态,使用三脚架保证所有拍摄角度的一致。

《来自大海》组照,维多利亚·布莱克莫尔 摄

《來自大海》组照,维多利亚·布莱克莫尔 摄

《来自大海》组照,维多利亚·布莱克莫尔 摄

用在拍摄项目中,从海洋中捡回的垃圾

拍摄现场示意图

拍摄现场示意图

导师点评:

维多利亚布莱克莫尔这个摄影项目,是对罗兰巴特的摄影二元性理论很好的一个诠释。单纯从美学角度上看,被海水长期浸泡而褪色的垃圾物品,被精心摆放成插花艺术一样的构图,观众初看会感到一种风格化很强的整齐和谐的颜色。而仔细观看,才发现它们原来是海洋垃圾时,这种和谐美与现实的对比让人不由意识到海洋污染的严重性。组照突破了摄影的纪实性,把艺术创作和摄影结合到一起,先用捡来的海洋垃圾为原料,经过艺术创作成了装置作品,再通过摄影语言将自己的环保理念表达出来。

猜你喜欢

刺点莫尔布莱克
清夜
骑笤帚疙瘩的小男巫
莫尔的成全
浅析摄影对生命延续的有限性
浅析《明室》中的摄影观点
新生
天真的预言
一粒沙子
基于莫尔效应的印刷图像防伪技术
莫尔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