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模式预防颅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9-02-11田彩玲郑燕杨阳
田彩玲 郑燕 杨阳
(1 渭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陕西 渭南714000;2 渭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陕西 渭南714000)
颅脑损伤患者需行手术治疗者大多为开放性颅脑损伤、闭合性路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或因颅脑外伤导致的合并症等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制动,且大部分患者伴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肢体活动能力差,部分患者尚需行深静脉置管,加重肢体血液循环阻力,这些因素导致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较易出现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处理不及时较易形成脑、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4]。因此重视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是医护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方案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颅脑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以期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水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颅脑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双号设为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男53例,女37例,年龄(49.87±7.92)岁;原发疾病:颅脑外伤44例,颅内肿瘤19例,颅内出血15例,脑动脉瘤8例,椎管内占位4 例。观 察 组 男55 例,女35 例,年 龄(49.90±7.94)岁;原发疾病:颅脑外伤45例,颅内肿瘤20例,颅内出血15例,脑动脉瘤7例,椎管内占位3例。两组患者性别、能力、原发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围术期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循证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观察至出院。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对下肢血流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是否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模式[6]: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循证护理模式,内容如下:(1)成立颅脑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循证护理小组:由神经外科护理主任牵头成立颅脑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循证护理小组,组员应包括资深神外护士、资深神外主刀医生、质控部门现场管理员等。(2)根据循证结果制定颅脑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①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危害、预防措施等进行宣教,术中将患者双下肢抬高30°、取热水袋置于患者足底促进下肢血液回流;②术后患者神志清醒后进行被动上下肢活动,患者具备主动活动能力即开始进行上肢的主动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预防肺部感染;③患者具备下床活动能力即开始早期离床活动,对于不具备下床主动活动的患者,护士指导家属对其进行被动活动,如旋转患者股四头肌、足趾、踝关节,协助患者进行屈曲、背伸运动,尽量将运动角度拉伸至30°,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角度,根据患者承受能力确定频次及活动时间;④指导患者日常的四肢位置摆放、自我按摩方法等内容;⑤密切关注患者血常规指标、凝血指标等,并协助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血液粘稠,增加深静脉血栓几率。(3)严格执行护理方案:责任护士严格执行护理方案,执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循证护理小组,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术前、术后3d、7d、14d测量两组患者下肢膝上10cm 和膝下10cm 腿径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至出院前深静脉血栓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率。
1.3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得数据输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阶段腿径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上腿径和下腿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14d两组患者上腿径、下腿径均较术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患者术后7d、14d上腿径和下腿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阶段腿径变化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率及并发症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至出院前,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率及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率及并发症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对围术期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围术期护理满意率比较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颅脑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7-9],颅脑术后患者并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可高达25%。当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血栓集聚到一定程度后发生脱落,血栓进入血液后达到全身,可导致全身多部位发生栓塞,尤其是发生肺栓塞后常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据文献资料显示[10],深静脉血栓患者中有1.5%~5.0%的患者最终发展为肺栓塞,而肺栓塞病死率超过50%。所以预防颅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预后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循证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在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且严重的疾病的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11-12]。循证护理模式通过提出循证问题,多方面寻找经证实确切有效的护理对策,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及患者个体资料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在护理过程中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达到预防、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患者预后效果的目的[13-14]。本方案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颅脑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通过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循证深静脉血栓相关的因素及确切的护理证据,结合本院多年积累的颅脑手术患者护理经验及患者个体资料制定针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案,并严格实施。结果显示,其较之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在减轻或者缓解患者术后不同阶段下肢腿径增长方面更具优势,至患者出院前的并发症率及深静脉血栓率降低效果明显,显著提升了患者对围术期的护理满意率。说明循证护理模式是适合颅脑手术患者的一种护理模式。
综上,循证护理模式基于确切的临床证据制定个性化的颅脑手术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对策,提高护理的针对性以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