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镇静舒适模式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2019-02-11梁燕
梁燕
(惠阳第六人民医院,广东 惠阳516200)
机械通气患者在救治过程中会受到被动体位、反生理的通气方式、各类穿刺操作、物理治疗、灯光、噪音等各方面的外源性伤害刺激,诱发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应激,镇痛镇静舒适模式是近年来新提出的镇痛镇静理念,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镇痛为先、最小的镇静策略、早期舒适化,实现最大的人文关怀[1-6]。本次研究通过探究镇痛镇静舒适模式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中的效果,旨在提高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生存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84例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镇痛镇静舒适模式应用前后将患者分为两组,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为对照组,未应用镇痛镇静舒适模式,共41 例,年龄50.27±3.88岁,男 性24例,女 性17 例,2018 年8 月 至2019 年2 月 为 观 察组,应用镇痛镇静舒适模式,共43例,年龄50.41±3.47岁,男性25例,女性18例,两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纳入标准:(1)机械通气时间≥48h;(2)无镇痛镇静药物禁忌症;(3)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镇痛镇静舒适模式,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持续镇痛,维持RASS评分为-1~1分,CPOT 评分为0~2分,可随时唤醒,白天保持患者意识清醒,并播放恬静轻松的音乐,鼓励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床上活动,参与功能锻炼,镇静于每日晚上开始使用,辅助患者睡眠。评价指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和非计划性拔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研究中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计量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镇痛镇静是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由于医疗资料有限、缺乏可靠的镇静深度监测以及非计划性注射镇静药物等因素,机械通气镇痛镇静过度或不足的现象发生率偏高,不仅会延长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而且会引起增加不良事件的 发生率[7-9]。
镇痛镇静舒适模式强调浅镇静对机械通气患者的重要性,以往医护人员由于担心脱管等的发生选择给予患者深度镇静[10-11],本次研究的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镇静舒适模式理论认为即使是机械通气患者没有深镇静适应症,在充分镇痛基础上也应该采取浅镇静方案[12],改变了以往通过增加镇静剂剂量来控制躁动的情况,提出要首先寻找躁动发生的原因,以治标取代掩盖病情,同时镇痛镇静舒适模式不再强调每日唤醒,而是建议医护人员频繁检测镇静深度,增加镇静程度的评价次数,将RASS评分限制于-1~1分,不断调整镇静剂剂量,尽可能将患者维持在无镇静或浅镇静状态下,以最小的镇静剂剂量保持患者最佳的舒适度,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和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13]。
综上所述,镇痛镇静舒适模式应用于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见减少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