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胶囊联合纳米穴位磁贴治疗肾阴虚型消渴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2-11尤杰
尤杰
(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上海200082)
糖尿病是一种多发性常见慢性疾病,传统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由来已久,且在悠久的历史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糖尿病治疗体系,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给现代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和指导[1-2]。中医将糖尿病以“消渴”命名,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观念、阴阳平衡和辩证论治,故究其根本病因为阴虚内燥,临床上多以养阴清热去燥为基础治疗消渴,本课题以六味地黄胶囊联合纳米穴位磁贴治疗肾阴虚型消渴患者,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期间来我科室诊治的肾阴虚型消渴患者,共入选了60例患者。研究对象选择过程中排除了合并较为严重的脏器功能疾病的患者,一过性血糖升高的患者,合并沟通障碍的患者,处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3]。入组后按照随机原则对研究对象实施分组,本次研究共有中医组和常规组两个研究组,均各分到30例患者。其中中医组中,男女构成比为1:1,年龄区间为52~82 岁,平均值为(73±5.2)岁;常规组中,男女构成比为1.2:1,年龄区间为54~80岁,平均值为(71.8±5.7)岁。投入临床研究前对两组组间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方法 常规组患者仅以基础管理:血糖监测;了解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变化和药物、非药物治疗情况;提出合理饮食、情志调摄、运动的建议;督促定期就诊和相关检查。对照组患者除基础管理外,另给予口服六味地黄胶囊(修正药业集团生产)每次1粒300mg,1天2次;配合纳米穴位磁贴(上海曼吉磁生物有限公司生产)每穴1枚,分别贴予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和肾俞上,每两日更换1 次,每穴每天按压3回,每回不少于20次。观察12 周。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的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临床研究记录的数据需进行统一整理,及统计分析,数据分析工具为SPSS19.0软件包,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空腹血糖的疗效情况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空腹血糖值均有所下降,但两组间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空腹血糖的疗效情况(±s)
表1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空腹血糖的疗效情况(±s)
分组 时间 血糖(mmol/L)对照组 治疗前治疗后7.37±0.57 6.24±0.33治疗组 治疗前治疗后7.39±0.61 6.01±0.29
2.2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餐后2h血糖的疗效情况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餐后2h血糖值均有所下降,但两组间治疗后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餐后2h血糖的疗效情况(±s)
表2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餐后2h血糖的疗效情况(±s)
分组 时间 血糖/(mmol/L)对照组 治疗前治疗后9.98±0.52 8.46±0.40治疗组 治疗前治疗后9.92±0.50 8.37±0.24
2.3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情况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有所下降,但两组间治疗后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情况(±s)
表3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情况(±s)
分组 时间 糖化血红蛋白(%)对照组 治疗前治疗后7.10±0.57 5.98±0.33治疗组 治疗前治疗后6.95±0.45 5.73±0.30
2.4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变化的疗效情况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中医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百分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的疗效情况(%)
续表4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西医方面糖尿病的首要任务还是积极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早有认识,《中医临床术语诊疗术语·疾病部分》明确提出:“消渴是因恣食肥甘,或情志过极、房室不节、热病之后等,郁热内蕴,气化失常,津液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下泄,阴虚燥热。以口渴多饮,多食而瘦,尿多而甜为主要表现的脾系疾病。”可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三种。本病病机的发生发展常始于微而成于著,始于胃而极于肺肾,最终责于肾。《医方考·消渴门》指出:“故消渴责之无水。然证有三焦之判,病有虚实之分,常变不同,治疗亦异。”“无水”是消渴发生的根本原因,凡导致津液耗伤的因素均为消渴发生的病因,然津液耗伤,内热必生,阴伤势必加重,会导致消渴的发展和变化。故阴虚燥热是消渴的主要病机特点。针对肾阴虚型消渴,以六味地黄丸主之。穴位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聚集和出入体表的特殊部位,是脏腑气血汇聚之处。而穴位磁疗是以祖国医学经络学说为依据,利用磁石的物理性质和生物磁学特性,用磁场代替针灸,将磁场与经络腧穴结合,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以此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穴位磁贴能简化针灸疗法的时间问题,从而避免因针灸而发生感染、针灸强刺激引起患者的不适以及因此而影响治疗的依从性等。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充分显示了中医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消渴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病例数有限,尚未得到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结论,下一步希望通过扩大样本量以期达到肯定的疗效,为中医治疗消渴提供一种可供推广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