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村寨建设中精准脱贫的路径创新

2019-02-11万木英

关键词:村寨精准村民

李 军, 万木英, 刘 洋

(凯里学院 旅游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11)

一、引言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全球”与“地方”紧密联系在一起,各民族文化的碰撞、融合进一步加强。从文化生态来看,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原有的文化演变机理遭到破坏,部分文化基因来不及与新的环境调适就走向消亡。为进一步抢救、挖掘、保护少数民族文化,2009年国家民委启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下文简称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其内涵是指某一特定民族的人口相对聚居,有着较完备的生产、生活体系,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明显的行政村落或自然村落。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实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对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1],其主要目的是推动村寨经济发展与推进民族文化保护。

国家民委公布的1000个特色村寨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一是文化底蕴深厚。大部分挂牌的特色村寨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能够代表某一民族的典型文化特征,例如贵州西江苗寨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贵州姑挂村是水族文化的代表,湖北车溪村寨是土家族文化的名片。二是贫困问题集中突出。这些特色村寨虽然是文化的聚宝盆,但却是经济发展的洼地,贫困问题较为突出。

从空间分布看,这些村寨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云南、湖北恩施、湖南湘西等地,而这些区域正是全国举力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三是村寨外出流动人口较大。由于村寨整体经济发展落后,寨内的村民依靠外出务工获得生计。文化基因依托于人的存在而存在,伴随着人的消亡而消亡,村民离开特定的生活空间,原本负载在人身上的文化基因也会消失,文化保护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特色村寨民族文化保护问题上只有留住了“人”,才能留住民族文化的根,因为少数民族群众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人,而是活态的民族文化符号。为此,在脱贫攻坚背景下要充分利用特色村寨的民族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提高村寨和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一方面留住村民并实现精准脱贫,另一方面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二、特色村寨建设与精准脱贫

许多学者围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李忠斌指出,特色村寨建设中文化失衡的原因在于部分村寨不具备特色村寨的资质,为此提出了特色村寨遴选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民族文化存量、民族文化价值、民族文化转化条件、民族文化主体受益四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60个三级指标[2]。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特色村寨建设效果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生活质量、生态环境、民族文化5个一级指标,同时选取28个核心指标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监控[3]。并以湖北长阳武落钟离山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在针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对策措施,主要包括对本土居民利益的扶持、对一票制的完善与创新及注重对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4]。谭元敏、张国超对近些年的特色村寨建设归纳总结,并指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保护与发展的理论建构明显不足[5]。

产业发展是特色村寨建设的发力点。只有通过特色产业才能带动村民致富,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学界一致认为,特色产业对村民的收入贡献率较低,基本不能留住村民在村寨内部生活。龙晔生指出,特色产业难以定位,对收入的贡献率不低于60%的目标无从谈起。特色产业对村民收入贡献率都很低,村民70%以上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20%左右来自传统种植、养殖业,旅游等特色产业对村民收入的贡献率不到10%[6]。李忠斌、郑甘甜指出,特色村寨建设需要联动发展,共促繁荣[1];并以特色村寨为场域,把民族文化旅游、反贫路径与村寨建设有机结合,提出了文化旅游与反贫路径的具体举措,主要包括多元支撑,共创品牌;深入挖掘,立体经营;明晰产权,物质激发;适度开发,模式创新;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7]。这是国内较早叙述特色村寨建设与反贫路径的学术成果,为特色村寨文化扶贫提供了参考。

精准扶贫最基本的定义是扶贫政策和措施要针对真正的贫困家庭和人口,通过对贫困人口有针对性的帮扶,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障碍,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8]。在对精准扶贫概念理解时,不能局限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在采取的具体措施中针对扶贫对象选择恰当的扶贫路径也是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之一。贫困问题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消除贫困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消除贫困的关键在于认识贫困,提出脱贫的对策,要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全面把握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贫困的现状、分布及特点,依据教育、健康、生活设施、金融、资产五个维度的多维贫困指标。李忠斌指出,脱贫攻坚是一项迫在眉睫而又十分艰巨的工程,只有靶向明确、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并且微观操作层面要用心用情用力。特色村寨虽然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多种原因的交织,贫困问题依然突出,且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带动能力较低、产业覆盖面不全,再加上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由此构成了对脱贫攻坚战的严峻挑战。因此,正视特色村寨中的贫困问题,找到发展带动不足的根源,拿出切实可行的扶贫到户政策和对策,按照习总书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要求,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从而才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确保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立足于特色村寨的文化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路径如期实现精准脱贫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三、特色村寨建设中精准脱贫的路径选择

1.城乡一体化模式扶贫

特色村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主要在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由政府完善基础设施,形成“城”与“乡”的缓冲带,保持特色村寨原有的产业形态和文化特征,通过城市人群消费来带动产业发展和增加村民收入。在城乡缓冲带这一“点”上,农村人和城市人进行各种物品交易,城市人的消费逐渐转向生态、绿色,对生态农业有着较强的偏好,通过这种城乡平台交易,各自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农户完成了农产品的销售,城市人群满足了绿色消费需求,在交易中把各种农产品兑换成现金收入,改变了过去农产品严重滞销的局面,对农户而言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就可以增加收入,就能实现精准脱贫。靠近城镇或乡镇的特色村寨完全可以利用人们对乡土生活的向往拉动村寨经济发展。例如日本城市与乡村边界早已模糊,所谓的乡村人们依旧从事与农相关的产业,如养殖、种植、果木等,但绝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是典型的休闲、旅游农业,是现代意义上的高档农业。乡村与城市在基础设施上的边界逐渐模糊,即便是乡村道路也同样宽敞、便捷,有轨电车几乎可以达到每一个村落的中心位置,沿途配有专门休闲座椅。在乡村中购物与城市一样便利且价格相同,生活在这样的乡村内,不仅具备各种城市里的便利条件而且空气质量、生态质量较高,更是少了各种污染及人口过多的不安,必然成为人们的向往之地。向往之地而非一定要搬到乡下居住,而是随时可以去放松和休闲,成为随时可得、随时享用的资源。乡村人口去城市同样便利,除工作外大都不愿意搬入城市,由此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就是要建设城与乡村的过渡带,或可称之为软性城市,这个过渡带的典型特征是保留乡村的风貌和传统的产业、文化,但公共产品与城市是没有区别的。这样的特色村寨就搭起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缓冲与连接的桥梁,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之肺,因为它是活态存在的,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延展。

在国内,城市化就是单一建城市,建高楼大厦,中国的农村和城市在发展中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大生产运动侧重于农村建设,而改革开放以后侧重于城市建设,后来的新农村建设效果并非特别理想,相当一部分村寨仍发展落后。基于中国国情,要建设富有弹性的镇—村—镇模式,相互间的展开构成一个大的城市网络,且镇—村—镇之间的经济活动是内在联系的,是满足彼此需求的,因而也就是有活力和可持续的。其核心就是公共产品的供给要突出均等化,甚至在供给时,乡村要优于城镇,以此带动城市内部需求的外移,再倒逼城镇进一步完善。达到了这种状态的村镇建设才是有质量的,也符合中国未来城镇发展需求,形成城乡共进的城市化。

根据该模式的发展理念,把特色村寨纳入城市建设的有机体统一规划,充分利用特色村寨中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生态休闲产业,这样为城市—乡村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城市可以有效解决乡村人口就业,而乡村产业可以吸引城市人口消费;城乡经济活动融为一体互为支撑,相互需求,达到城乡收入的均衡点,实现城乡一体化脱贫。因此不必强调城市产业的延伸和城市空间的简单扩张,而要注重乡村的产业形态和文化保存,使其成为发展的核心要素。不一定是完全的城市就业岗位对收入的拉动,更多体现的是城市居民消费(旅游、休闲、文化、饮食)对乡民收入的拉动。乡村不是城市的拖累,而是城市的一部分。另外通过城乡一体化扶贫,建设软性城市,把乡村建设成城镇与城镇的过渡带,通过城市人口的旅游、休闲、消费等增加农村人口的收入。例如宜昌车溪特色村寨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城乡一体化模式,其特色村寨本身的文化特征并不明显,而是通过文化借用或文化重构,依托都市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及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村寨文化旅游,相当一部分村民从特色村寨建设中分享发展红利,例如就业,个体经营等,从而实现精准脱贫。该案例说明距离城市较近的特色村寨可以通过城乡一体化模式实现精准脱贫。

2.民族村寨旅游“多点参与”模式

特色村寨中的文化旅游业是由诸多利益链条构成的整体,包含多个旅游收入“增长点”,也就是旅游综合收入是由各个不同的“增长点”构成,主要有景区门票、特色餐饮、特色民俗表演以及特色民族工艺展销等。在整个旅游可以带来收入增长的链条上,任何单个企业都不可能垄断或穷尽所有的增长点。正如单纬东指出,任何一个人或企业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索取权。所以,在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上,当地政府和开发商要改变原有的开发利益分配方式和保护的形式,改变以当地政府和开发商的利益为主,充分考虑非物质文化资源拥有者的利益,让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拥有者获得应有的剩余索取权[9]。在整个旅游经济的增长链条中,如果在不同的“增长点”上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参与机会,就能实现特色村寨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在湖北、广西、云南、贵州等特色村寨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特色村寨选择文化旅游作为村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例如郎德上寨、芭莎村寨、千户苗寨、车溪村、傣族园、丽江古城等,这些村寨的共同特征就是立足于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民族村寨旅游,虽然整体经济效益不错,但较为遗憾的是少数民族群众在参与村寨建设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例如决策、建议、利益分配等方面,也就是不能有效参与到各个“增长点”中获得收入。可以说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在政府、开发商、村委会的各种力量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10]。正是村民处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利益分享的边缘地位,才出现“富饶的贫困”现象,要实现特色村寨村民的精准脱贫,就需要政府、企业及村委会搭建不同层次的参与平台,在每一个经济“增长点”上提供必要且可行的参与平台,这样村民就可以利用增长节点获得工资性收入,从而实现精准脱贫。

政府或企业提供的“多点”参与岗位,原则上每个村民都有机会参与,但村民受到年龄、身体状况、知识水平、家庭条件等一系列因素限制,其具备的参与能力也有所不同,例如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文艺表演,这就需要政府或企业对村民的参与能力进行精准细分和识别,并根据村民的不同参与能力提供与之对应的“参与点”;如不进行细分,部分村民因可行能力不足而无法参与到民族村寨旅游经济增长点中,将会继续处于贫困状态。因此需要政府和企业根据不同人群的参与能力提供不同岗位,这样村民就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参与点”,并通过合法劳动获得稳定收入,从而实现精准脱贫。例如西江千户苗寨,当地政府和开发商根据不同人群的参与能力提供差异化的就业岗位,可以说西江模式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典范。60-68岁的老年人安排在景区门口迎宾获得600元左右的收入(每天上班3个小时),40-50左右的女性安排在景区打扫卫生获得2000元左右的收入,村寨内的民族文化艺人参与文艺表演可以获得3000-6000元的收入,同时为考虑不同发展地段的农户提供廉价的摊位,获得摊位的就业人员每年只需要上交2000元管理费。总之,该模式的关键要点就是根据不同群众的参与能力提供差异化的就业岗位,村民通过“多点参与”获得劳动收入实现精准脱贫。

3.公益岗位就业模式

公益岗位就业模式是指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在小城镇建设、管理中以福利型就业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为贫困农户提供公益性岗位,助其就地就业脱贫。要实现该模式脱贫的关键在于政府以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贫困户利用自身的劳动力或文化禀赋优势,参与公益岗位实现精准脱贫。在该模式的运作中要精准识别就业需求对象,瞄准村寨中的贫困户有针对性吸纳贫困人员就业。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需要一部分人参与公益岗位,例如保洁、文化表演、山区护林员等,当地政府可以把这些岗位变成一种福利性岗位,一方面履行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实现了村寨群众就地脱贫,具体可操作措施如下:一是直接就业带动脱贫。地方政府为这部分贫困人口提供福利性岗位,通过就业实现脱贫。例如利川田坝、蓝田村是星斗山的核心保护区,利用该区位优势可以把周边村寨的贫困人口以护林员的名义吸纳就业,贫困人口有了稳定工作,就有了持续的收入来源,就能预期脱贫,对政府而言既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又实现了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二是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11]。是一种“政府承担、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新型公共服务提供方式[12]。政府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搭建特色村寨民族文化展示平台,把村寨中贫困户“请出去”,吸纳文化艺人参加公共演出。对贫困户来说,不仅获得收入,同时还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如果该村寨已进行文化旅游开发,政府和开发商协调一致,为村民提供文化表演空间,把民族文化表演纳入村寨景区就业,例如西江苗寨吸纳100多人参加迎宾和文化演出。

2015-2016年,笔者深入到利川兰田村、马前村开展调研,这些村寨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民宿旅游。2015年8月,在利川马前举办第二节届候鸟避暑文化节,由旅游公司和政府共同购买文化服务,邀请当地村民参与演出,节日当天持续近两小时的大型文艺晚会更是让人惊叹,晚会汇聚了利川本土最精华的民俗节目,有威风锣鼓、舞狮、利川小曲、民歌串烧、肉莲响、摆手舞,最精彩的节目要数利川民间艺人牟联伟的缩骨功夫牛人表演和万人篝火晚会。据新河村周主任介绍,“本村村民经常参加文艺演出,每场演出600元,一个月下来可以获得2000元的收入”。该案例说明,在特色村寨建设中,政府采取公益岗位模式为村民搭建就业平台,不仅可实现村民的精准脱贫,而且促进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4.特色产业“户企对接”模式

特色产业在促进村寨文化传承、推动村寨经济发展、带动村寨群众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户企对接”对接模式的本质在于企业与农户融合发展,通过企业“精准”对接农户,为贫困农户提供就业、培训及农产品销售平台,这样就可以多渠道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从而达到精准扶贫之目的。

一是企业提供就业平台。相当一部分村寨中的群众没有固定工作,缺少就业机会,没有持续的收入来源。因此只要为该部分村民有针对性提供就业岗位,就可以改变其贫困现状,为此村寨中的特色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时,在用人政策、岗位需求等方面尽可能优先吸纳本村寨贫困群众,带动这部分人就业,参与产业发展的初次分配,增加工资性收入,从而实现精准脱贫。湖北夹壁村现有茶厂7个,每个茶厂有二十多个就业岗位,在调研时当地村民反映,茶厂老板基本上优先雇佣本村人上班,为那些家庭茶叶面积少、尚未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又如湖北大水井村寨发展文化旅游,于2015年开展“百户村民创景区活动”,相当一部分岗位吸纳本村人口就业,例如保洁员、保安、售票员及演员等。

二是提供培训平台。特色村寨中的农户接受正规教育较少,专业技能相对较为薄弱,市场风险意识缺乏,在生产过程中不能按照市场标准规范生产,以至于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陷入更深层次的贫困。若采用户企对接模式,可以形成农户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在共同利益预期下企业就会为农户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讲解生产要点,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合格率。2000年,毛坝茶叶农残超标,近400万公斤茶叶出口受阻,加工企业为此亏损800多万元,茶农歉收1300多万元。在政府的倡导下,镇里几家大型茶叶公司成立茶叶协会,组织村寨村民学习茶叶生产知识,按照出口标准进行生产,宣讲禁止施用高毒高残留的“硫丹”类农药,严格控制农残,降低生产风险,提高茶叶质量,2015年毛坝镇的茶叶全部达到欧盟标准,农户大幅度增收,从而达到精准扶贫之目的。

三是提供农产品销售平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单个家庭的农业生产效率,但由于农户的分散经营,规模效益不明显,抗风险能力弱。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相当一部分农民仍处在贫困线边缘。从供需法则看,一方面是现有市场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农产品的积压,出现了供求矛盾。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信息不对称,农户不能获得有效的农业生产信息,出现需求与生产脱节,形成“五谷丰收,谷贱伤农”的局面。采用户企对接模式后就可以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并且企业可以适当提高初级农产品的价格以增加农户收入。例如毛坝飞强茶叶公司采用“企业+农户+基地”模式,在兰田村有上千亩产业基地,直接对口农户。一位张氏村民说“我们把茶叶采摘完直接卖给公司就可以变现钱,比以前方便很多,而且公司对我们茶叶放心,价格高于市场”。

5.“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模式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相当一部分村寨群众为生计所迫选择进城务工,经过多年的打拼完成了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的“原始积累”,不仅改变了自身所处的贫困状态,而且一跃成为民族村寨中的精英,并获得一定的声望和地位,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外出务工者返乡后在村里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特色村寨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不足,而这些返乡的精英积累了足够的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可以说是村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13]。一是从经济资本积累看,村民经过3-5年的在外打拼,可以积累10-20万资金,具备就地发展微小型企业的经济能力,例如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特色乡村文化旅游、特色民族文化工艺等,一方面为其他贫困人员提供就业支持,另一方面起到示范作用,为本村寨其他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路径选择。二是从人力资本积累看,外出务工人员基本上积累了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本,可为村寨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专指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人力资本需要通过投资才能形成,主要包括教育、保健(健康)、迁移。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迁移,除了在干中学外,在与其他群体的接触中获得所需知识,达到优势互补,尤其在都市文明的潜移默化下,汲取了一些新的知识养分,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返乡后能够结合特色村寨的资源禀赋找到合适的发展点,这样就把特色村寨中的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人力资本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特色村寨中的文化资源优势,村民通过参与村寨发展实现精准脱贫。

例如湖北利川田坝村邹金磊,早年外出务工,经过多年的努力积累了一定的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返乡后村民选举他为村主任。据他反映,当选村干部后一直谋划着如何带动整个村寨的人脱贫致富,以前在城里务工听说乡村旅游是很好的致富门路,而我们村文化资源丰富,如山民歌、绕棺舞、土司文化、诗词文化等民族特色,再加上天然的茶园风景以及自然风光,于是在全村率先发展乡村旅游,花费几十万元把自家空置的吊脚楼重新装修,创办起“田坝3号”,2015年“田坝3号”接待了来自武汉的第一批21名客人。兰田村寨一位周氏村民说,“去年隔壁发展民宿旅游大赚了一笔,今年我们院子上四个农户打算联合投入30万发展民宿旅游”。同时该镇兰田、夹壁、芭蕉、茶塘等村十几户村民着手装修家中空置的吊脚楼,准备用于发展“民宿”旅游。该案例说明,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模式符合特色村寨实际情况,部分村寨精英利用自身积累的经济资本与人力资本优势在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互联网+产业扶贫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加快贫困地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供销合作等系统在贫困乡村建立服务网点。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开展互联网为农便民服务,提升贫困地区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扩大信息进村入户覆盖面。政府鼓励采用现代媒介推动扶贫事业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有关农业信息诸如农产品销售情况、乡村旅游信息等的甄别、提取,再加上对农村现有资源的利用,就可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从而实现精准脱贫。总之,利用互联网的核心在于打破各种限制,例如行政限制、区域限制、区位限制,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信息共享,也就是借助于信息符号带动贫困户发展,实现增产增收,用互联网信息把单个农户链接起来,发挥特色产业的空间集聚优势,最终实现村民精准脱贫。其具体模式为:政府搭建互联网平台——农户提取信息并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户增产增收——实现农户精准脱贫。

在特色村寨建设中仍然要充分利用“互联+”的优势,通过互联网梳理各种有关本村寨的基本信息,包括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资源,并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对各种资源优化组合,再以产业形式对接农户,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现有的特色村寨建设存在“有资源无市场,有想法无思路,有产业无特色”。相当一部分文化底蕴深厚、民俗特色鲜明的特色村寨处在边远地区,不为世人知晓,这些特色村寨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若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充分利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基层政府要搭建互联网平台,借助于新兴媒介把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等相关信息推介出去,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具体的措施如下:一是利用互联网信息发展生产。通过获取有用的信息,农户可以根据自身优势,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并利用网络进行推销。二是利用互联网信息宣传特色产品。例如湖北利川马前村开展的民宿旅游充分利用“互联网+民宿”的产业扶贫模式,该民宿旅游兴起于2014年,发展初期凸显的主要问题在于客源不稳定,在乡政府、村委会的支持下搭建互联网平台,当地村民反映“稍微有档次的民宿投入至少在50万以上,这么大的规模投入,若本村没有稳定的客源对农户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村民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站,对本地的文化习俗、自然风光、特色饮食、特色生态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并利用该平台对外营销。据该村领导康委员反映,通过网络渠道来度假的游客约占三成以上。

四、结语

特色村寨精准脱贫的前提和基础是脱贫路径选择。但从特色村寨现阶段的扶贫效果看并不理想,甚至因路径选择不当造成各种扶贫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的整体脱贫进程。因此在选择脱贫路径时要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可参与性、可带动性原则。如果路径选择本身出现问题,村民参与之后不仅不能脱贫致富,反而加重原有的贫困程度。因此在选择具体的脱贫路径时,既要从经济学视角考虑投入——产出绩效;同时还要从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民族学视角考虑当地文化要素、生态要素、环境要素、气候要素、自然要素、市场需求要素、产业本身覆盖范围要素、社区村民参与能力要素等方面。只有符合上述标准的扶贫路径,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扶贫效果。在已有的特色村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一部分村寨选择民族文化旅游作为其支撑产业,在发展村寨经济、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产业的单一性和同质化明显,文化特色不突出,易形成恶性竞争。不同的村寨应立足于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自身的发展基础、文化特色、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等因素,在产业项目选择、发展路径上突出差异化、多元化。

特色村寨建设要同时把握民族文化保护和村寨经济发展两个关键要点。民族文化保护是目的,村寨经济发展是手段,把“目的”和“手段”统一起来,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保护,没有保护难以发展。要有效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就要解决特色村寨中村民的就业问题和发展问题,因为这些村民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主体,是活态文化基因的载体,只有在解决好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增强文化主体的文化自信,也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精准脱贫背景下特色村寨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责任有义务帮扶少数民族群众脱贫。如不解决村寨内生发展问题,村寨劳动力外出,年轻姑娘外嫁,村寨只是一个空壳而已,原有的文化必将流失或消失,村寨会陷入更深层次的贫困中。因此增强其内生发展能力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手段,这在客观上要求特色村寨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禀赋,例如文化、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同时需要政府搭建资金引进、资源开发平台,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在特色村寨内部要素和外部帮助共同作用下才能有效推进精准脱贫的整体进程。笔者提出民族地区特色村寨精准脱贫的六大模式,每个模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以期为特色村寨因地制宜实现精准脱贫提供多元路径选择,形成多元文化与多元产业并存发展的格局。

猜你喜欢

村寨精准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承包地收割时遭村民哄抢,谁来管?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无蚊村寨丁屋岭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