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主要成就及其经验

2019-02-11丁俊萍李雅丽

关键词:改革开放领导干部

丁俊萍, 李雅丽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开创和不断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进程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成就,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路线,全党保持着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

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依据。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解释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不断兴旺发展。但是,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段时期内,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事业随之遭受重大挫折,党自身也蒙受严重损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支持和领导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两个凡是”的束缚,开启了解放思想的阀门。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2]143解放思想由此成为党的思想路线中的新内容。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同时,结合新的时代要求,把“与时俱进”融入党的思想路线中。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3]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党的十六大以后,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治国理政的新要求,党提出了求真务实的概念。2004年1月,胡锦涛在第十六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涵,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4]151他号召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把求真务实增写到党的思想路线中,这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又一次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丰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科学评价了实事求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就如何坚持这一路线提出了要求: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些重要论述赋予了实事求是以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九大继续重申,全党必须坚持和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理论上的每一次创新,在实践中的每一步前进,都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基于党的思想路线在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都在总纲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准确表述,从而为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与时俱进,根本原则和指导方针不断完善,主线更加突出,总体布局逐渐拓展,目标多维展开

(一)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方针不断完善。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党的建设中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人反复强调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2]266江泽民认为:“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我们的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5]胡锦涛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论断。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地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根本原则,充分表明了党的建设的初心所在。与此同时,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不断充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党的十五大确立的。此后,这一方针在党的建设中被长期沿用。党的十九大将之修改为“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党的建设指导方针。

(二)党的建设的主线更加突出。明确提出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可以说,这一主线的形成,是党在总结长期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2012年,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又提出了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任务。同年,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2年春季开学典礼的讲话中,对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问题做了系统阐述。党的十八大将“纯洁性建设”增写到了党的建设主线中。党的十九大在保持十八大关于党的建设主线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修改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目的在于提醒全党对党长期执政面临的风险挑战始终保持高度警觉。

(三)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不断拓展。改革开放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基本延续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形成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位一体”。随着党对制度建设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的推进,党的十六大把制度建设纳入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强调要将其贯穿在党的各项建设中。党的十七大又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新增了反腐倡廉建设,从而形成了“五大建设”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把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扩展为“5+2”,其中将长期沿用的“思想政治建设”区分为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并把政治建设摆在了党的各项建设的首位,凸显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各项建设中的统领地位;新增“纪律建设”,更加突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针对性。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由此更加完善。

(四)党的建设的目标多维展开。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的党建目标。党的十三大多维阐述了党的建设的目标,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勇于改革、充满活力的党,纪律严明、公正廉洁的党,选贤任能、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的党”[5]。此后,历次党代会都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任务,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对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作出了符合实际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党的建设总目标。党的十九大将之表述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6]这就从党在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保持领路人的地位、人民的认同度、党的鲜明品质、党的执政能力以及精神风貌等方面,指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和需要达到的目标。

三、积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坚持不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

(一)在坚持思想建党的同时注重理论强党。重视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早在革命战争环境中就形成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党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这既体现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等中央文献对党的思想建设的规定上,也体现在党的领导人对思想建设的反复论述上,还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的实践上。在坚持思想建党的同时,党根据自身建设的新情况新要求,不断强化理论工作,提出了“理论强党”的称谓,并将之与思想建党一起作为党的一条宝贵经验。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7]

(二)理论创新成果丰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新时期以来,党不负时代和人民的期望,坚持不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这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加以整合,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理论创新作出了新的贡献,主要有: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首先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着眼于应对和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强调必须要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根据历史的新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三)理论武装持续推进。伴随着党的理论创新,理论武装积极跟进。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用科学理论,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党内随之掀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党的十六大以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党的理论武装的重要任务。从2005年1月,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动。党的十七大以后,全党又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多次强调要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集中开展了“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等系列教育活动。进入新时代以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成为党的理论工作中的新任务。40年来,通过坚持不懈的理论武装,不断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从而奠定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四、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成绩,党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凸显,党员队伍建设围绕“数量”和“质量”展开,组织更加坚强有力

(一)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成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恢复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干部原则。邓小平明确了新时期选拔干部的标准主要是拥护党的路线和讲党性,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倡导并践行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党的十二大把干部“四化”方针写入了党章,并决定设立顾问委员会,作为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过渡形式。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继续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全面贯彻德才兼备原则,把从严要求、教育、管理和监督干部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稳步推进离退休制度的建立。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干部,加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特别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了相互配套、有机衔接、较为完备的干部人事工作法规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回答了“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这一重要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匡正选人用人的风气,营造干部能上能下的氛围,重视从严管理和治理干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显著提高。

(二)党的基层组织功能不断强化。改革开放之初,党对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基层党组织进行了多次整顿,使之恢复、巩固和发展。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四条指导方针。党的十六大以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思路展开。党的十七大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任务和方向作了新部署,提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出要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组织力、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40多年来,党的各类基层组织按照上述要求,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结合自身特点努力开展工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三)党员队伍建设围绕“数量”和“质量”展开。党员数量和质量是辩证统一的,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党员队伍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在这个问题上逐渐形成了如下重要认识:一是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二是在坚持标准、扩大党员数量的同时,要注重改善党员结构和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三是对于不合格党员,要本着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方针,必要时要坚决清除出党。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党员队伍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取得了成绩:党员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党员总数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3000多万增加至2017年底的8956.4万;党员队伍结构日趋优化,主要表现为男女党员比例不断缩小,少数民族党员不断增加,高学历党员数量迅速增加,老中青党员分布比例渐趋均衡,党员的职业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持续推进,党员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发展党员、对党员教育培训以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水平显著提高。

五、制度建设成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建设,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党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以党章为根本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制度建设成为党的建设中一项基础性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逐渐凸显。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提出了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制度的内在规定性,对党的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三大创新党的建设的思路,提出要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把注重制度建设作为了全会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进入新世纪以后,党的十六大正式把制度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使其与党的其他方面建设并列。至此,制度建设不仅有了独特的内涵,而且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和基础性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制度治党的思想,强调要全方位扎紧制度的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和治吏。党的十九大要求将制度建设贯穿在党的各项建设中,更加凸显了制度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党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的制度的核心。党的各项具体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延伸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把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在总纲中突出了民主集中制的内容。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作了实质性部署。党的十五大强调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健全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号召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40年来,党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不断探索和加快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委员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员权利保障制度等各项具体制度,并以此带动党的其他制度的健全。

(三)以党章为根本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党的十二大纠正十一大党章中“左”的错误,重新制定了一部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原则的新党章,之后经过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历次党代会的修改,党章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得到完善。与此同时,以党章为根本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大批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党内法规的出台,党内法规之间更加注重配套和协调,党内法规制度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目前,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1+4”基本框架得以科学确立,即在党章之下分为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四个板块,勾勒了依规治党的“四梁八柱”。

六、党的作风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实践成效显著,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巩固

(一)重视作风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改革开放之初,面对历史转型期百端待举的工作局面,邓小平指出:“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2]178党的十二大把作风问题提到了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作出了整党的决定。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全党分期分批进行整党活动,党的作风明显好转。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对如何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行了部署。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全面论述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进行了部署。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大力倡导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等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提出了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的思路,强调党要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四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定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党内法规,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

(二)反腐败斗争的思路不断明确。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指导方针、工作格局、领导体制等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邓小平从党和国家会不会发生“改变面貌”的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必须坚决刹住腐败之风,提出“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的思路,并作出反腐败具有长期性的论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确立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不正之风的反腐败工作格局,强调筑起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提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反腐方针,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形成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强调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反腐败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来抓,提出要深化标本兼治、健全党规党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党内监督等,形成了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为内容的反腐思路。

(三)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显著。改革开放以来,党采取了多种措施推进反腐败斗争。一是坚持不懈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从政道德教育,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以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廉洁自律的意识。二是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制定或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三是通过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形成了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四是不断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逐渐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纪检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体系,逐步增强了监督合力。五是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打虎”“拍蝇”“猎狐”,严格依纪依法,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坚决维护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持续推进的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目前,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七、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在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中,形成了弥足珍贵、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条:

第一,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任务推进党的建设,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加强党的建设,从而使党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理论和路线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以来,党科学判断世界形势、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和正确反映人民意愿,提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确定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党在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始终都紧紧围绕贯彻执行党的任务来展开和深化。与此同时,党以不同时期自身建设的总目标为导向,从各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实践证明,只有密切联系党的历史任务推进党的建设,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既确保党的建设大方向正确,又切实增强党的建设针对性和质量,从而使党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使二者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实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重视思想建党是党在革命时期就形成的一条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继承这一经验的同时,逐渐认识到还必须重视制度建设,并将二者结合起来。1985年3月,邓小平提出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9]的思想,认为理想和纪律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二者共同起作用是实现团结的保证。随着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江泽民则明确指出:“制度建设必须同思想建设结合起来。只有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加强党性修养,好的制度才能得到贯彻执行。”[10]95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创造性提出了“制度治党”的命题,并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路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11]171实践证明,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在党内实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第三,切实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特别要把管理和治理干部摆在重要位置,坚持领导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党。我们党历来重视抓领导干部,认为干部是政治路线确立以后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人反复强调了抓领导干部的重要性。邓小平认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又是全党的表率,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事事都必须以身作则。江泽民指出,在党的建设中要重点抓领导干部,“把这个重点抓住了,抓好了,其他方面的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10]408。胡锦涛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抓起、从领导干部做起。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如何,对广大党员作风有重大影响。”[4]10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从严管理和治理干部摆在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位置,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11]72实践证明,只有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特别是从严管理和治理干部,才能在党内形成榜样示范效应,从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第四,坚持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力量相结合,以改革创新精神解决党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在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基本形成了党委抓、书记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正是因为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不断在前进中解决新问题。在坚持党的领导同时,我们党还注重依靠人民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次创新,都善于倾听群众意见,组织群众有序参与,并接受群众批评和监督。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上指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11]179实践证明,只有把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力量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解决党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中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保证了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引领承载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