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保险市场2018年概况

2019-02-11

上海保险年鉴 2019年0期
关键词:保险业上海

2018年,在中国银保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上海银保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和“六稳”工作目标,不断适应经济金融发展新常态,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持续提升实体经济质效和改革开放水平,有力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一、上海银保监局2018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注重防治结合,在风险防范上“出实招”

上海银保监局始终坚持将风险防控和金融安全写在旗帜上,既坚持“监管姓监”,确保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又避免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一是持续监控交叉金融风险。建立交叉金融业务风险监测机制,实现精准监测和预警。排摸人身险满期给付与退保风险,约谈重点公司并下发风险提示函。二是积极防控社会性风险。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套路贷、第三方理财机构冒名诱骗保险客户退保转购理财产品等行为,查实风险线索,梳理嫌疑机构,及时向公安部门移送线索。三是深化整治市场乱象。坚持本源导向、问题导向、风险导向,突出法人监管、突出关键风险点、突出处罚和整改。

(二)紧盯改革创新,在服务实体经济上“用实策”

深入贯彻党中央和中国银保监会党委的相关工作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特色、促开放,注重优化金融环境和营商环境,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以稳金融带动投资、外贸、外资、就业、预期的稳定。

一是推动支持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鼓励先进制造业发展,打造“上海制造”绿色标签。推动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升级。二是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稳步打造“大都市型普惠金融的上海模式”。运用专利综合保险为280家中小微企业承保专利近1800件,提供风险保障6800万元。三是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推进科技型企业贷款履约保证保险项目。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企业行业涉及制造、电子信息、环保等多个领域。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推动力度。四是深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建设。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全流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上海模式。有序开展保险业驻点交警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指导辖内保险业开展宣教活动2191次,累计受众近860万人次。五是提升改革开放水平。积极落实习总书记博鳌讲话和上海讲话精神,推动扩大对外开放项目率先在沪落地。开展个人税延养老保险试点、农业保险电子保单试点,深化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试点,推动上海巨灾保险制度实施。

二、上海保险业发展基本情况

2018年,上海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05.79亿元,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82.10 亿元,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23.69亿元。中、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比例为80∶20。同期,上海市保险赔付支出581.56亿元,同比增长5.94%。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71.62亿元,同比增长16.17%;寿险给付207.93亿元,同比下降12.29%;健康险赔款给付82.20亿元,同比增长30.76%;意外险赔款支出19.81亿元,同比增长30.52%。2018年末,上海保险深度为4.30%,比2017年减少0.97个百分点;上海保险密度为5799元,较2017年减少764元/人。

(一)加快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保险业改革开放全面升级

一是推动保险业扩大开放政策率先在沪落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对外开放的精神指示,以及中国银保监会和上海市部署,在金融业率先推动两项扩大开放项目在上海落地。争取全国第一家合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工银安盛资产管理公司在沪获批筹建。在全国最先为韦莱保险经纪和怡和保险经纪扩大经营范围。二是持续吸引保险机构在沪集聚。继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在上海设立总部后,我国最大保险集团中国人寿第二总部正式在沪挂牌。目前上海汇聚了上海保交所、中保投以及众多保险公司地区总部、功能性保险机构和外资保险公司代表处,已成为全国唯一具有保险交易市场和完备保险机构体系的保险中心城市。三是启动上海区域性再保险中心建设。上海再保险产业链日益完备,再保险公司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相互联动、互促发展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四是推动航运保险中心建设走向深入。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辐射效应日益显著,目前注册在上海的中国航运保险市场的产品条款有3600余个。首家航运自保公司中远海运自保在自贸区设立。五是继续推动保险资金运用创新。对接自贸区、“一带一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继续协调保险资金创新方式。在上海注册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7家,机构数量占据了全国的三分之一,受托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全国50%,有效发挥上海在保险资金配置方面的枢纽功能。

(二)持续优化保险供给侧改革,全力支持上海高质量发展

2018年,上海保险业共提供风险保障2496.13万亿元,同比增长115.50%;出口信用保险为551家“一带一路”客户提供出口信用风险保障,累计提供保险保障64.6亿美元,基本实现沿线国家全覆盖;为首届进博会提供1800亿风险保障。一是着眼上海“五个中心”、长三角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完善上海保险服务产业链,依托交易所和公司间市场两轮驱动,着力推动地震巨灾、保险招投标、国际航运保险和国际再保险业务发展,持续提升上海在保险登记、交易、清算和定价领域话语权,强化上海保险要素资源配置功能。二是服务科创中心建设,开展《保险业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研究》课题研究。围绕高端制造业,大力发展首台套首批次保险、“科技贷”和专利保险,推动上海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品牌。2018年,保险业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65个重点创新项目承保,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13.93亿元;“科技贷”、“微贷通”累计服务1893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支持贷款金额68.32亿元。三是借鉴国际经验提供保险方案,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供“6天+365天”全天候风险防护网。四是在全国率先引入国际市场通用的影视完片保险和制作保险,创新发展旅游责任保险,支持上海文创产业发展,强化上海旅游枢纽功能。

(三)推动民生保险项目,着力服务民生改善和城市精细化管理

一是推动上海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率先破冰,全国首单在上海签发,既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又助力上海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二是按照上海市领导批示要求,配合市民政局制定商业保险方案,完善上海医疗救助体系,为上海70万困难群众提供保障。三是保险养老社区模式持续发展。自2012年以来,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就开始在上海兴建养老社区,太平“梧桐”于今年对外开放,目前保险业对上海养老社区总投资逾百亿元。四是积极参与上海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便利税优健康保险试点,推进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优化升级大病保险。五是创新服务超大型城市综合治理,推动上海市巨灾保险试点在黄浦区正式启动,为黄浦区居民因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家庭财产损失和人身意外买单,被中国政府网采录发布。持续优化快处易赔系统功能。六是稳步推进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巨灾保险,全市推广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保险为上海港口、社区和建筑工程等重点区域建立立体风险防护网,有效提高城市风险抵御能力。

猜你喜欢

保险业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快递企业试水保险业靠谱吗?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