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2019-02-11
孩子究竟要不要太乖,本身就是一个争议的话题。很多人都喜欢“乖孩子”,因为听话、省心、不惹麻烦。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你要听话,听话就会怎样,不听话就会……”就连家长们互相聊起孩子,也会互相夸奖“你家孩子真乖”等。可实际上,很多小时候很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反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父母眼中“乖孩子”的标准
父母眼里的“乖孩子”应该是听话、懂事、争气、有礼貌,在家里和幼儿园不惹事,不调皮捣蛋,不说脏话,讲卫生。基于这样的思维,许多孩子被家长、老师塑造成了他们眼里的“乖孩子”形象。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就会给他贴上标签,或者迁怒于环境、事件,表现出焦虑、担忧。
“乖孩子”≠好孩子
很多育儿心理分析师、教育专家都有这样的结论: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好孩子”,应该是能够自觉自愿遵守规则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要做讲道理、有主见,既能尊重自己、也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这样的“好孩子”,今后会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也能够较好地融入社会。听话并不是一个孩子必须具备的品质,独立思考、明事理、有主见才是。
幼儿心理健康标准
1.富有爱心,懂礼貌。
2.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玩耍时,轻伤不哭,输赢不闹。
3.在新环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不过分的拘束害怕。
4.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东西,不提过分的要求,爱惜物品。
5.富有观察力,想象力,肯动脑筋,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抓住两个育儿关键期
0~6岁,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依恋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特征。
此时,孩子需要各种各样、自由自在的方式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感知世界。难免会违背家长“乖孩子”的标准,此刻家长不应搬出“乖小孩”的论调,苦口婆心地说“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父母过于包办,会毁掉孩子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正是这些好奇心支撑孩子去探索,帮孩子积累着经验,控制着很多的信息输入和整合,给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父母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去尝试,并且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
12~18岁,青春期叛逆期,依恋到自主的转变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特征。
在这个时期,很多小时候很顺从的孩子开始反抗父母和老师。这种叛逆是生理成熟、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也是不良情绪的发泄途径。所以,家长要转变心态,把孩子的逆反看做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孩子成长的机会。从小事入手,有意识地让孩子独立处理一些事情。学会示弱,让孩子有机会超越家长,慢慢地让他承担起责任。沟通时使用商量的语气,要让孩子体会到尊重,满足自我成长的需要。
给家长的建议
父母更应该关注乖孩子的成长:
1.适当放弃“乖孩子”的培养传统,允许孩子犯错。
2.尊重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摆正教育理念,让孩子放飞自己,百花齐放,切勿过度打磨个性,避免千篇一律。
3.少指责,多鼓励;少规划,多听听;少干预,多帮助。
总之,父母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对待孩子的听话与否,要分情况而定。在生活规矩、行为道德的培养上,要让孩子“听话”;在思维方式和对待事情上,要允许孩子“不听话”,正确地引导孩子,让孩子在实践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五大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还应该再加上一句,解放儿童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