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助力凉山脱贫攻坚*
2019-02-11杨祥禄彭华四川旅游学院
□杨祥禄 彭华/四川旅游学院
2018年7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制定32条政策举措、16条工作措施综合帮扶凉山打赢脱贫攻坚战,明确3年新增财政投入不少于200亿元用于凉山脱贫攻坚;进一步加强州、县、乡、村四级党组织建设,加大对党员、基层干部和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从全省各地选派5700多名干部组成综合帮扶工作队,分赴凉山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为期3年的脱贫攻坚和综合帮扶工作。这一年,凉山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9年8月,笔者团队赴凉山州开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调研,下基层、到乡村、访农户、看现场,亲身感受到凉山的巨大变化,并就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助力凉山脱贫攻坚进行了深入思考。
1 凉山州绿色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成效
近年来,凉山州立足区域比较优势,按照“布局区域化、开发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的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奔康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着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实现了跨越发展,脱贫攻坚阶段性成效明显。
1.1 农业产业稳定发展
全州粮食生产实现13连增,特色农业助农增收效果明显,畜牧业成为农民致富奔康的主要增长点,桑蚕茧丝产业发展迅速,水产业稳步推进。烤烟、桑蚕茧、苹果、鲜切花、白魔芋、马铃薯产量居全省第一,粮食作物面积在全省排位第4,粮食总产量在全省排位第7,经济作物面积在全省排位第2,水果产量在全省排位第2,蔬菜产量在全省排位第4。凉山州相继被授予“中国苦荞之都”“中国茧丝之都”“中国果桑之乡”“中国石榴之乡”“中国蚕桑之乡”“中国南方苹果之乡”“中国青花椒白魔芋之乡”“中国花木之乡”等荣誉称号。
1.2 品牌农业取得长足进步
截至2018年底,全州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7个,四川省名牌产品24个,四川省著名商标2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6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6个。设置授权使用“大凉山”特色农产品标识门槛,全州获准统一使用“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标识和包装的产品达到1490个。环太公司、南丝路集团、三匠公司等10家企业荣登“四川省50家最受老百姓喜爱的品牌”金榜,大凉山花卉、甘洛黑苦荞、凉山桑蚕茧、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大凉山苦荞麦成功入选为“四川20个最具影响力的公共区域品牌”。目前,凉山州形成了以凉山马铃薯、核桃、金阳青花椒、雷波脐橙、会理石榴、盐源苹果等为重点的绿色特色农产品品牌系列和以环太、惠乔、彝家山寨等为重点的苦荞加工品牌系列。
1.3 农业区域布局逐步优化
全州初步形成“高寒山区重点发展绿色马铃薯、绿色蔬菜、优质苦荞麦、特色畜牧(牦牛、绵羊)养殖、魔芋、中药材、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二半山区重点发展特色水果、高档花卉、绿色蔬菜、特色畜牧(肉牛、黑山羊、林地生态鸡)养殖、魔芋、中药材、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河谷地区重点发展优质粮油、高档花卉、早市蔬菜、特色水果、优质茧丝、特色水产养殖、林地生态鸡、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的区域农业经济带。西昌、雷波、会理、会东、盐源等县市种养业基地已经基本成型。以水果为例,凉山州目前已形成优质石榴产业带、高山苹果产业带、优质甜橙产业带、优质早熟梨产业带和桃、樱桃、葡萄等优质特色小水果产业带。
1.4 农业产业扶贫成效明显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凉山州在脱贫攻坚中,把农业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把园区建设作为重要载体,着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大力发展“果薯蔬草药”等特色农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有力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脱贫奔康。2015年以来,全州共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标准化示范场275个,产业融合示范园区14个,新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9000余户、种养大户5000余户,28.6万人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实现脱贫。2018年,凉山州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7.80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24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07.49亿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30亿元,8.60万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全州500个贫困村退出、19.90万贫困群众脱贫,累计1454个贫困村退出、65.90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1.1%下降至7.1%。
2 凉山州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凉山州农业文明历史悠久,但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农业基础设施差、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科技水平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要素保障不足、主体发育滞后等短板仍然突出。
2.1 农业基础薄弱,影响农业产业发展
农业生产有赖于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尽管近年来凉山州农业发展成绩喜人,但受制于历史原因,州内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弱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种业不强、水利条件较差、乡村交通不便、通讯设施不完善、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农村人才缺乏,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不仅给农业生产主体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也给农产品加工企业收购、储藏和运输农产品造成困难,既加大了运营成本、削弱了市场竞争力,还挫伤了企业积极性,影响了农业产业发展。
2.2 市场体系不健全,限制农业产业化发展深度
目前,州内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较为缺乏,除花卉、烟草等少数产品流转体系较为完善外,许多优势特色农产品如洋葱、石榴、脐橙、马铃薯、中药材等专业的集散场所和流通渠道都较缺乏;由于专业性和规范性不够,小型农产品交易市场管理落后,辐射带动能力十分有限。一方面,导致大部分质地优良的农产品局限于个体商户的贩卖,农产品精深加工缺乏,附加值不高;另一方面,导致市场信息传递机制不顺畅,农民生产带有较大盲目性。同时,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也落后。
2.3 融资渠道狭窄,制约农业产业经营规模
据调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较为狭窄和单一,以银行融资为主。源于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贷款占比较低,源于农行、农发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占比超过半数。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存在较大资金缺口。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申请未得到银行受理发放,即使发放也只能满足申请数的一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缺口普遍在10.00万元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壮大和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3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思路与对策
凉山州进一步发展绿色农业的基本思路是: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优质、高端、高效、鲜活、可持续为目标,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大凉山”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加快培育“一村一品”,带动促进更多农民就地就业增收;按照“调结构、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育主体、促融合、补短板”的思路,推进市场全球化、布局立体化、供给周年化、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产销一体化、产品品牌化、运营集团化,推进种养循环、一二三产业融合、线上线下一体,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平台、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培育力度,重点发展马铃薯、草原畜牧业、蔬菜、水果、蚕桑、生猪、粮油、苦荞、中药材、花卉、渔业11个优势特色产业,为凉山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3.1 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州划定以7个粮食主产县为重点的面积为12.13万hm2的“两区”地块,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推进“两区”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管护到位、生产现代化的“两区”。坚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明确各区域优先发展、重点发展、限制发展的产业、产品及项目。以“果薯蔬草药”加养殖、渔业、蚕桑、苦荞和粮油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形成优势特色农业呈现出集中布局、连片发展、成规模、上档次的良好发展格局。
3.2 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抓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完善冷链物流等农业服务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抓好深度贫困县农业园区建设,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市场,统筹规划好产业项目,每个贫困县都建成1个以上农业产业园,带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健全完善农业产业扶贫带贫减贫机制,总结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等有效做法和“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等模式,以产业发展促进稳定脱贫,确保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同时,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新产业新业态。
3.3 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集聚种业、科技、机械、人才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不断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高标准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做强种业企业,创制新材料、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配套新模式。推进农科教联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增产增收作用。依托创新团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围绕品种选育、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精深加工、高效管理等环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高农业产业提升行动科技创新水平。注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基础建设,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技推广、农民培训与农业生产环节科技服务无缝衔接,着力攻克关键技术瓶颈,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加大适地适业、安全先进农机具研发力度,加速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推进经济作物、林果业、养殖业等薄弱环节和农产品初加工关键环节机械的推广应用。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鼓励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跨区作业、合同作业、订单作业等农机服务。将农业人才培养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着力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和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农村干部队伍。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充实农技员缺口,培养本土农技员,强化知识更新培训和能力提升。通过集中培训、院坝交流会、现场示范、农民夜校、一对一指导等方式,重点培育一批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统筹用好5700多名综合帮扶干部资源,充分发挥他们及所在单位力量,在凉山州脱贫攻坚、治穷、治愚、治病,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中的重要作用。
3.4 积极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深入实施“龙头企业排头兵”工程,坚持招商引资与自主培育并重,依托州县(市)现代农业投资公司,强力推进国有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加快构建粮食、烟叶、茧丝、果蔬、畜禽、调味品、林产品、水产品、花卉、冷链物流10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把培育“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提升农业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抓手,加大品牌政策扶持力度,建设品牌农业,打造一批知名区域公用品牌,着力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快提升“三品一标”农产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加强农业对外交流合作,加强品牌对外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参加省内外农业展会活动。以优质生鲜农产品为主、预包装食品为辅,推进凉山州农产品供港澳,并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拓展凉山农产品贸易新渠道。
3.5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强化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建设,加快田头市场建设,重点加强预冷、分等分级、仓储保鲜等商品化处理设施设备建设,重视乡村道路和田间道路建设,夯实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基础。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强物联网、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广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发展专业性、本土性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升贫困地区益农信息社服务能力,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引导社会力量加大面向贫困地区农户的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农户信息获取能力。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因地制宜探索“经纪人+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更多农民发展特色种养业。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用好“四川扶贫”公益性集体商标标识。建好对口扶贫协作机制,发挥广东东西部扶贫产品交易市场作用,把凉山优质农产品带到广东乃至全国市场,助力凉山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
3.6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整治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节约农业用水,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畜禽污染处理资源化利用、地膜回收资源化利用、秸秆禁烧资源化利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及加工,从生产和消费的全产业链考虑生产、生活、生态问题。健全和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农业生态环境调查、普查,摸清家底,监测变化状况,提升耕地、灌溉水和农业生物等资源的质量,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保护和开发野生植物资源,防治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恢复和重建农业的多功能性,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永续利用生物资源,实现农业清洁化生产。开展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全面完善监管体系建设,加强投入品监管和风险评估监测。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扎实开展风险监测和实施风险评估,逐步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和追溯体系,优先将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三品一标”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纳入追溯范围。
3.7 强化农业政策支持
创新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优化资金投入方向,强化财政资金支持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设立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撬动政策性、开发金融性,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财政、金融、担保和保险协同推进机制,鼓励通过PPP、众筹、上市融资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通过财政贴息、担保、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引导和改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逐步建立市场主体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结合扶持农业的长效机制。在信贷方面与金融部门合作开展诚信企业培育工作,对诚实守信的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给予贷款授信,提供快捷贷款服务;充分发挥农业担保公司作用,为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年度新增信贷规模优先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开展以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无形资产和农副产品、存货、有价证券、可转让股权进行抵(质)押贷款。
3.8 深化农村改革
运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和监测体系,有效监管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行为。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促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培植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综合体。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