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TRIZ理论的电气专业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与实践
2019-02-11汤泰青
刘 刚,田 聪,刘 丹,逄 鹏,汤泰青
(黑龙江工业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黑龙江 鸡西158100)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科技创新能力更是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未来我国科技创新与创业的主力军,需要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TRIZ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能够创新性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工具,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思路。将该理论方法应用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创新课程教学体系,使大学生掌握创新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基于TRIZ理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对于培养双创人才具有指导意义。
1 TRIZ理论
TRIZ是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词头,创立于1946年,由前苏联科学家、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及其团队在分析世界范围内250多万件高水平发明专利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创新发明的核心是解决矛盾,并以此为基本思想,建立起由40个发明原理、39个工程参数及矛盾矩阵、物理矛盾和四大分离原理等构成的理论体系。TRIZ理论提供一套系统的创新理论,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创新和创造能力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公司开始利用TRIZ理论进行产品研发创新。TRIZ理论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指导创新的最佳工具,被称为“神奇的点金术”。目前,我国TRIZ理论还处于引进、宣传和推广的阶段。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TRIZ在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巨大潜力己经逐渐引起教育学者的注意和重视。
2 基于TRIZ理论的电气专业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与实践
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要求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一方面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必须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尤为重要。现有的电气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并不适应学生双创能力培养,存在一些常见问题。一般来说,电气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往往由少数教师分别承担,可以说教师之间各自为政,课程之间缺少有效的协同与协作,很难系统地实施教学;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相互交叉,因而造成重复教学问题,浪费时间和教学资源;核心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教学以及实践类教学之间的还存在脱节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电气专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必要重新构建适合双创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群。电气专业核心课程群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如下:以《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自动控制原理》作为核心课程来建设。目前重点解决以《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为基础的基于TRIZ理论电气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对于《电力系统》、《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等其他专业课程将在后续研究中逐步纳入体系。运用TRIZ理论中的问题分析工具,基于知识的工具分析核心课程内在关系,构建电气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需求。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的双创能力培养。将TRIZ理论引入到电气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避免枯燥的、填鸭式的理论灌输,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通过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慕课等。例如,采用项目化教学,即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将TRIZ理论与项目实践进行结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提高其能动性与自主性;课堂上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对典型案例和项目的分析,一起解决工程实际的发明或创新问题,真正地使学生们的思维进行发散;在课程结束后给学生留一些技术系统的思考题,让学生学会利用TRIZ理论去思考等。在教学内容上,课程教学目标中可以设置“TRIZ理论拓展”这一特色环节,这样教师备课时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把TRIZ理论与创新技术的40个创新原理穿插到专业课教学中,在专业方向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加其对创新的兴趣,从而触发创业动机,此外还能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各级创新创业大赛,利用TRIZ理论引导学生克服惯性思维,提出创新方案;加强校企合作,整合校内外实训资源,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双创能力与实践能力。
3 结 语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运用TRIZ理论的工具和方法对电气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深入地梳理和探究,构建应用型本科电气专业的核心课程群,同时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培养,以便更好地适应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需求。该研究契合了当前创新创业的教育要求,对于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