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届科技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四十周年高端论坛综述

2019-02-11

关键词: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跨学科

廖 静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2019年10月11日至13日,首届科技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四十周年高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同期举办了中国“新文科”知识体系构建与“一流期刊”建设高端论坛、“新科技人文与人才培养”校长/会长论坛、NewTechnoHumanities(《新科技人文》)英文期刊揭牌仪式与第一届科技人文“融通杯”英语辩论赛等一系列活动。

此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协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Philosophy and Human Sciences,UNESCO)、亚洲新人文网联(Asian New Humanities Network)、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期刊中心等单位承办。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中国社会科学》总编辑张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朝戈金、亚洲新人文网联主席、香港中文大学熊秉真在开幕式上致辞。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秘书长路易斯·欧斯特贝克(Luiz Oosterbeek)、香港恒生大学校长何顺文、葡萄牙托马尔理工大学副校长努诺·马德拉(Nuno Madeira)、四川大学原副校长石坚、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宁等来自国内外的院士、重要刊物主编、世界大学评估专家、著名人文学者出席会议。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学术期刊的与会嘉宾、学者共达三百余人。

林忠钦校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本次大会汇聚世界顶级学者的智慧,打破科技与人文的界限,为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提出新思想、新方法,同时也为创立新文科体系,构建以中国学者为主导的科技人文话语体系提供新思路、新视野。”会议发起人、组织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彭青龙教授。“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是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早在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对话与融通: 首届科技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新闻通气会上,彭青龙就率先提出构建“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的设想,并指出,“我们要主动打破原有的学科‘过度细化’以及自然学界和人文社会科学界‘过分异化’的局面,消解科技人文老死不相往来的‘融通赤字’,倡导构建‘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有效开展‘对话和融通’的国际学术活动。”(1)潘玥斐,仝薇.探索构建“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6-10(2).

一、融通·共建: 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

科技与人文的融通共建在学界有不同的表述,包括:“一体化”(integration)(2)Wagner C S, Roessner J D, Bobb K, et al.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Interdisciplinary Scientific Research (IDR):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11, 5(1): 14-26.、“融合” (convergence)(3)Rafols I, Meyer M. Diversity and Network Coherence as Indicators of Interdisciplinarity: Case Studies in Bionanoscience [J]. Scientometrics, 2010, 82(2): 263-287.、“综合体”(synthesis)(4)Fuller S. Humanity 2.0.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166.、“聚合”(fusion)(5)Krohn W. Interdisciplinary Cases and Disciplinary Knowledge[M]// Frodeman R, Klein J T, Mitcham C.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disciplinar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32-49.、“整合”(amalgamation)(6)Bozeman B, Boardman C.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Team Science: A State-of-the-Art Review and Agenda[M].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4: 6.与“统一”(unification)(7)Dupré J. The Disunity of Science[J]. Mind, 1983, 92(367): 321-346.等。上述定义的共通之处在于超越单一学科的边界,采用多维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来处理研究新问题,构建新的跨学科知识体系。此次会议关于“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的探讨为科技人文的跨学科、跨领域研究提供了学理基础和实践依据。

与会学者就科技人文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展开了交流和讨论。科技与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体两面,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承担着关乎人类历史何去何从的重任。石坚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重要的双驱动力。”科学旨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强调“可验证性、可证伪性、可靠性、可推广性”;人文则以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为指引,强调“合理性、自反性、全面性”。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石坚以中世纪为例指出,中世纪欧洲出现的一系列技术革新为近代科学提供了大量科学观念和实践范例。同时,中世纪对人类理性力量及形式逻辑的追求,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后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由此孕育而生。

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历史上,科技与人文经历了自统一融合到学科分离、直至近现代“科学人文之争”的过程。从本源上看,科技和人文是人类两种精神的表征,前者“求真”,后者“求善”,科技人文的交叉汇流是历史的回归和必然。王宁指出,科技与人文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人文与科技之间跨界合作,找到新的结合点、新的合作方式、新的资源,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人作为技术的引领者,带领科技朝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免于被技术发展的洪流所吞没。王宁强调,“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永远需要思考的一点就是人,回到人的本身。”生产力的极大提升,计算机、智能设备这些变革性的产品,最终目的都是为人类赋能,为人类的发展带来福祉。

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也是新时代的召唤。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生命科学、量子物理、新能源、新材料、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也带来了巨大冲击和社会矛盾。从气候变化到个性化医疗、公共卫生,当今社会面临的大多数复杂问题都需要科技、人文不同领域的协作来共同解决。(8)Klein J T Education[M]// Hirsch Hadorn G. Handbook of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Dordrecht: Springer, 2008: 399-401;Wagner C S, Roessner J D, Bobb K, et al.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Interdisciplinary Scientific Research (IDR):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11, 5(1): 14-26.路易斯·欧斯特贝克在会议主旨报告中指出当前人类面临“人口流动、人口增长、数字技术极速发展”等全球问题,需要构建全球协作,以人文主义为导向,创建“植根于人类伦理和理性的技术制约规范”,打造“超越种族、国界的人类共同身份(shared identity)”。朝戈金也表示,文化矛盾、国际之间的抗争、意识形态的分歧,当今的很多问题都必须依靠“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者们共同努力,与其他社会力量一起携手,形成全球范围跨国界、跨学科的协作网络”,沟通互信,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困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正在进行的“全球人类史”“世界人文报告”等项目将为人类可持续性发展搭设科技与人文之间的桥梁,助力推动科技人文的协作。

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还是遏制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引导科技向善的必由之路。科技和人文分别是人类存在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动力。如果缺少对人之存在的终极关怀,科技往往会走向人类生存和利益的反向。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人文研究院院长戴维·西奥·哥德伯格(David Theo Goldberg)提出“算法歧视”(algorithmic discrimination)是“完美的”后种族歧视机器(post-racial discriminating machine)的观点。他以“人脸识别技术”为例指出,该技术被世界各地的警察广泛采用,然而,研究表明大多数面部识别算法都存在种族偏见。在用于算法比对的人脸数据配置文件中,出于程序设计者的偏见,各个种族的人脸信息配置比例并不平衡,导致某些种族被面部识别系统错误识别的概率更高。哥德伯格警示,算法歧视往往嵌入在复杂的软件和算法网络中,很容易被技术广泛扩散和放大,但同时又变得更隐蔽、难以察觉。因此,科技发展需要人文学者和科技伦理专家的介入,展开科技人文的深层次协作。

在“后人类(posthuman)时代”,自然物与人造物、人与技术的边界变得模糊,“现代技术构建的世界成为阻碍人自我实现的世界,使人越陷越深不能自拔”。阿伦特、海德格尔等人的技术哲学为人类超越技术化存在、走出技术困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9)陈飞.技术与人的存在——阿伦特技术哲学探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7(4): 108-114.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菲利普·巴克利(Philip Buckley)和美国纽约大学的哈罗德·修海勒(Harold Sjursen)从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观出发,探讨了科技责任和科技伦理的问题。巴克利指出,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从主体/客体关系上改变了根本性的世界图景,在现代科技“促逼”(Herausfordern)的解蔽过程中,人正在逐渐丧失主体性。巴克利呼吁人类作出“对技术的非技术思考”(non-technological thinking about technology),对任何一项新科技都应承担伦理和道德责任。哈罗德·修海勒则反思了现代科技带来的新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数据化生存正在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侵蚀和改变“人之存在”的边界。人在科技的赋能下极大地突破了身体能力的极限,但同时也在逐渐丧失感官、感知能力,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是模糊了“人”与“他者”的界限。修海勒呼吁人文学者对“人”的边界进行思考和重新界定,谨慎对待“人工智能芯片植入”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从科技伦理学角度作出认知和判断。他表示,“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科技的时代,我们更加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关爱、尊重的世界。”

二、机遇·挑战: 科技人文跨学科前沿研究

科技人文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在学界已经形成广泛共识(10)Wagner C S, Roessner J D, Bobb K, et al.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Interdisciplinary Scientific Research (IDR):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11, 5(1): 14-26;O’Rourke M, Crowley S J. Philosophical Intervention and Cross-disciplinary Science: The Story of the Toolbox Project [J]. Synthese, 2013,190 (11): 1937-1954;Krohn W. Interdisciplinary Cases and Disciplinary Knowledge[M]// Frodeman R, Klein J T, Mitcham C.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disciplinar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32-49.。信息技术、环境科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对话,迎接新技术、新科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与会学者分享了他们在科技人文跨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

戴维·西奥·哥德伯格展示了算法逻辑(algorithmic logic)对传统人文观念带来的巨大冲击。数字技术、算法速度、人工智能以及社交媒体的扩散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即时性和记忆的体验。哥德伯格指出,现代技术读取1兆字节的内存仅需250微秒,高速的虚拟算法解构了传统的线性时间观念。算法时间(algorithmic time)的“现时”即一个算法程式到达终点的瞬时时刻,并立即指向下一程式,“现时”成为“瞬时的过去”,消解了“现时”与“过去”的界限。哥德伯格还指出,人类记忆建立在遗忘的基础上,而算法是一个由代码驱动、电流与查询域中保存的数据配置文件相匹配的过程,只对数据(差异)有效,而不需要记忆或遗忘,因而算法记忆(algorithmic memory)不会产生带有情感的、专属于个人、有选择性的回忆。哥德伯格提出的关于生命编码、算法的人文价值等命题是数字人文领域重要的哲学思辨,对新时期人文学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熊秉真以认知语言学、发展心理学、实证社会文化历史研究和早期教育比较史为基础,通过分析中国民国时期儿童及成人初学者文学启蒙教育的设计和经验,探讨了非字母语言(例如中文)对人类世界观认知塑造的影响。该项研究涉及文学、教育学、认知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等领域,是多学科、跨主题研究的一个典型范例。朝戈金从民俗学的角度展示了数字人文的具体应用。传统的民俗学研究主要通过深入采访和影像资料进行案例分析。进入全感官的互联网时代以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为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开拓了远观式、多维度的研究视域。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从华为发布“鸿蒙”系统抗衡美国谷歌公司断供这一技术事件出发,从文学人类学视角对“鸿蒙”的文化品牌意义进行了解读。叶舒宪认为,“鸿蒙”系统事件看似是技术事件,实则也是中美文化价值的较量。人文学者要助力开拓我国科技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推动国家人文话语在国际社会的传播。清华大学王敬慧通过对《易经》以及卡尔·爱德华·萨根(Carl Edward Sagan)和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的著作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人性中的‘仁爱’和‘包容’是促成人与人工智能和谐关系的重要因素”这一观点。南京大学外籍教授伦纳德·内多夫(Leonard Neidorf)介绍了他的《贝奥武夫》数字人文研究成果。他利用笔迹学及数字技术,解开了有关中世纪文学作品《贝奥武夫》的争议之谜。内多夫指出,数字人文的合作有望创造新知识,复兴旧思想,甚至“给最古老的文学领域带来新的生机”。

会议还设置了“新科技人文与人才培养”校长/会长论坛环节,讨论科技人文在高等教育改革前沿的地位和作用。该论坛由顾锋主持,朝戈金、路易斯·欧斯特贝克、熊秉真、何顺文、努诺·马德拉参与交流。何顺文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引入到教育领域,未来的教育转型重点在于从信息灌输转向人文素质培养。他提出学生“5C能力”培养的理念,即: 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创新能力(creativity)、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和关爱能力(human caring)。欧斯特贝克提出,随着人对技术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人类的感官感知能力正在降低。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最大挑战在于人如何在“人工的世界”中保持批判性思维能力,保持生物特质决定的“人的生命本质”,这将是未来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熊秉真提出高等教育要打破现有的学科界限,建立文理交叉、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学术机构要搭建科技人文学术平台,争取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朝戈金认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学科传统上存在差别,人才培养的成长速度不同、衡量标准也不同。人文科技在高等教育的融合中,一方面要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同时也要包容其差异性,尊重不同学科自身的教育、教学规律。努诺·马德拉交流了他们在“项目驱动下的跨学科合作”中取得的经验,即学生以项目为驱动,通过跨学科的合作方式,为社区老人提供更好的照护,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如此,学生能够回到人的本身看待知识和实践,培养了更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此次会议下设16个分论坛,与会学者就医学人文、数字人文、人工智能与翻译等议题展开交流讨论,涉猎领域包括: 精准数字健康领域的新兴医学伦理、中医学与人文学科的关系、老年人护理中技术的伦理维度、数字技术与文学研究方法、数字技术与文本内容分析、数字技术与文本情感研究、数字化语境中的文本批评、人工智能与情感翻译、神话与小说中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情感计算、数字时代的历史叙述、数字时代的世界文学研究、数字人文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应用等。

三、融合·互鉴: 科技人文与“新文科”知识体系建构

“新文科”知识体系建构是“中国‘新文科’知识体系构建与‘一流期刊’建设高端论坛”的中心议题之一。“新文科”是自2018年6月以来教育部推出的一系列高校教育改革举措之一,旨在在原有“旧文科”基础上进行科技人文的跨学科研究,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吴建南在会上强调指出,一流的文科对一流大学的建设举足轻重、意义重大。就这一主题,与会专家结合人文学科的发展现状,剖析和解读了科技人文跨学科研究范式下的“新文科”建设的意义、内涵、路径和挑战。

张江认为,人文与科技的融合是人文学科摆脱桎梏、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自然科学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是对人文学科内省、体验、直觉、思辨式论证方法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自然科学也要吸收和融合人文精神,离开了人文关怀的科学研究有其必然的局限性。彭青龙指出,建设“新文科”知识体系是中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人文强国”迈进之际,中国的科学家和人文学者共同的责任和担当,开展“跨国界、跨学科、跨领域、融通科技人文”的新文科研究,是共同构建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共同研究攸关人类和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

与会学者对“新文科”的内涵作了多层面的解读。吉林大学张福贵认为,“新文科”并不是简单地设立一些新的文科,而是在原有文科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跨学科建设。北京大学宁琦指出,“新文科”是对传统文科研究领域的延展,是对传统文科“作内涵式发展,作纵深化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刘曙光表示,“新文科”的提出,并不是与传统的文科对立,而是要对传统文科加以整合,包括学科内文史哲的融合,也包括文科与理工农医的交叉——“打破专业壁垒,打破学科障碍”,获得更广阔的学术视野。

关于科技人文跨学科研究范式下的“新文科”建设路径,与会学者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朝戈金强调,我国新文科建设要求人文学者开放思路,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从更宏大的景观去把握人文社会问题的本质”。国外的数字博物馆项目、计算民族学研究、认知语言学与口头诗学的跨学科研究很值得我们考察、学习和借鉴。刘曙光指出,新文科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传统的研究,另一方面要服务于国家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构成体系和内容要升级改造,要调整学科的专业结构,加强问题意识,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合作,创建“更大的研究平台、更大的学科群、更大的学术共同体”。四川大学曹顺庆认为,“破除文明偏见,倡导文明互鉴”是新文科知识体系建设的前提,精神信念、理想审美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也是新文科知识体系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新文科建设是人文学者重新认识中国文明的价值,重塑文化自信的有利契机。《外语教学》主编王和平表示,新文科建设主要是借助新技术的手段、利用现代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文科建设提供新范式、新方法。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呼吁: 外语专业建设应该纳入到“新文科”的知识体系构建中,他认为高等外语教育的“新使命、新格局、新举措”改革是新文科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新文科建设也是外语教育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因此外语专家要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势,积极应变,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主动求变,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

“新文科”科技人文跨学科研究范式的核心在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然而学科间真正做到“融合”并非易事,综合来看,“新文科”建设面临三大挑战: 其一,人文科技的交叉领域研究要警惕陷入技术主义、功利主义的窠臼,防止出现以科技为主体、以人文为附加项目的所谓“交叉融合”趋势。张福贵等专家呼吁,人文学者要对人文学科在“新文科”中的地位有正确认识,保持人文精神和学术研究的独立性,不可丢失人文学科求真、求善、求美的学科本质。其二,鉴于人文学者普遍缺乏系统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主任武宝瑞认为,“新人文”交叉领域的研究容易沦为用自然科学最简单、最浅层次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披上一层外衣,出现科技、人文“两层皮”的现象。因此,“新文科”建设中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是一定限度内的融合,是条件成熟下的融合。其三,华东师范大学胡范铸提醒,大数据时代的确为人文学科的突破和创新带来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但同时人文研究要警惕迷失在海量的、真假难辨的数据中,要关注被大数据掩盖的现象和事实,关注“数据当中的典型事件”,研究“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洞悉不同现象联系的关键点。

四、引领·创新:“一流期刊”建设与科技人文跨学科平台搭建

“中国‘新文科’知识体系构建与‘一流期刊’建设高端论坛”的另一个中心议题是一流期刊建设与科技人文跨学科平台搭建。此次论坛正值《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四十周年,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表示: 上海交通大学“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胜”,交大的文科发展“要走一条新路,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打造成科技人文的跨学科研究平台”,进一步推动交大的文科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彭青龙简要回顾了期刊的历史,提出了“党委领导、学者办刊、专业运营、创新引领”的十六字办刊宗旨。表示,“一流期刊的发展要与国家战略发展方向一致,引领学术前沿,严谨治学,胸怀天下”。彭青龙指出,期刊在选题上以需求为导向,特色为灵魂,质量为根本。着重导向战略关键、重大前沿、热点问题,对科技人文跨学科研究将作更深入的探索。会上揭牌的《新科技人文》是《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英文刊,将打通科技与人文的界限,以跨学科和国际化为主要特色,刊载人工智能、网络和大数据等领域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交叉而产生的创新成果。

与会的著名学术期刊主编、专家畅所欲言,就一流期刊的跨学科办刊理念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关于人文期刊的创新发展方向,张江建议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上找切入点,引领跨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创办具有个性特色的一流刊物。《外国文学》主编金莉认为,一流期刊搭建一流的学术研究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让国内学者了解该学科领域前沿和发展趋势,开拓学术视野,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国际学界进行对话,争取学术话语权。”《外国文学》将在跨学科研究领域作进一步的探索,关注文学研究与网络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的融合等交叉学科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指出,各类期刊要认真思考自己的定位,面向国际前沿学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或是面向经济发展,立足特色,明确方向。《新华文摘》副总编王善超强调,期刊是前沿思想生产和传播的共同体,发展关键在于“办成特色、办成品牌、办成精品”。

关于一流期刊的运营建设,王和平指出,一流期刊要有一流的主编,一流的作者队伍、编辑队伍以及一流的管理,做到“广交天下专家,联通中外学术,融通科技人文”。与会学者还就期刊建设中遇到的困难挑战进行了交流。《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谈及综合期刊如何摆脱专业期刊带来的压力,他表示:“综合性”不是综合性学术期刊的“陷阱”,而是优势,综合学术期刊要“以问题导向为中心,以个性特色为追求,推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探索真理知识”。《上海翻译》主编傅敬民谈到坚守办刊应用特色的艰辛与不易,他表示,如何融入大的学术平台、学术共同体,是期刊人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首届科技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四十周年高端论坛设置了“主编访谈”环节,就期刊特色、跨学科平台等问题与参会学者做进一步交流互动。“主编访谈”由《当代外语研究》主编杨枫主持,王克非、彭青龙、王和平以及《护理伦理学》(NursingEthics)主编安·加拉格尔(Ann Gallagher)、《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主编郝田虎五位国内外知名期刊主编从宏观与微观、刊物与评价、规范与特色等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给广大青年学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加拉格尔表示《护理伦理学》关注医学护理中的精神健康、文化伦理等问题,是科技人文交叉研究的前沿,欢迎更多学者加入该领域的探索。王克非认为,人文研究要注入科学的精神,引入科技的手段,拓宽研究视域。他鼓励广大青年学者练好内功,做好学问,提高竞争力。彭青龙表示,交大学报秉承守正创新的理念,基础研究与前沿话题并重,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文理交叉跨学科研究。他指出,打通学科边界对年轻学者是一个挑战,也是转型发展的机遇。王和平表示科技与人文的交叉融合是大趋势,鼓励人文学者进行学科间的、超学科的研究,并提醒年轻学者注意论文的选题问题、学术规范、格式体例等。郝田虎介绍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的期刊特色以及期刊在评价体系建设中做出的努力。

彭青龙在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指出此次研讨会是关于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探索的一个良好开端。他表示科技人文研究可能会遇到困难阻力,但是“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汇集来自国内外的智慧,一定会把科技人文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推向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跨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上海交通大学参加机器人比赛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豆文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