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市场互动视角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
2019-02-11汪本强
汪本强
(合肥学院 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0601)
一、研究背景
对于某一特定区域而言,如何界定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涵、外延以及如何选择其转型升级之路径问题,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侧重点并不完全相同。 国外学者大都认为,某一特定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使其产业内部所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1-2];国内学者则认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指三次产业的产出总量增长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3-4],具体表现为第二、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总体结构中的比重上升,制造业内部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上升。可见,国外学者更加强调产业转型升级的落脚点是其微观企业竞争力的改善,而国内学者更加关注的是产业结构及其同一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问题。
近年来,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越来越关注技术进步与产业优化调整的高度融合对区域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促进作用: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已经离不开技术进步的支撑,另一方面,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正如徐康宁[5]指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指企业通过深入挖掘市场的特定需求加速实现加工制造能力向品牌渠道能力快速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也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结构形态进行转变。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多数企业已深度切入全球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6]。由于全球价值链的掌控者在技术、品牌等诸多环节人为设置了许多障碍[7],我国大部分地区如果只依赖于单一的技术创新驱动或市场需求拉动,区域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经济效果并不理想,而通过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并形成良性的内生互动,以此推动区域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则其经济效果会更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从技术与市场内生互动之视角,构建形成技术与市场同时推进的区域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突破传统意义上单一的技术创新驱动或市场需求拉动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实际上能为区域性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和价值空间。
二、合肥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合肥市凭借其良好的产业基础、雄厚的科技人才实力和不断创新的体制机制,成功实现了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速度均位居我国中部省会城市的前列[8]。但是,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时代的到来,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和特色的合肥市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滞后于经济“新常态”,深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突破合肥市产业发展现实困境的战略选择,意义重大。
(一)合肥市域经济发展以第二产业为支撑,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
长期以来,合肥市域经济发展以第二产业为支撑,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从三次产业结构比来看,2001—2017年,合肥市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总量中的占比呈逐年降低之势,由2001年的10.48%降低到2017年的3.8%[9];第二产业占比却呈逐年上升之势,由2001年的49.3%上升为2017年的50.5%[9];第三产业占比却呈“上升-降低-上升”之变动趋势,由2001年的41.41%上升为2005年的49.4%,之后又逐年降低至2017年的45.7%[9]。按照主流经济学的观点,目前合肥市三次产业尚未形成“三二一”的高级化产业结构形态。
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省会经济功能定位决定其市域经济发展理应率先实现“三二一”的高级化三次产业结构形态,从而更好辐射和带动安徽省其他地市的产业经济发展,南京市和杭州市的市域经济发展实践验证了这一点。 2011年,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6∶44.93∶52.41,杭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7∶47.38∶49.25,合肥市三次产业结构比却表现为5.73∶55.05∶39.22。2017年,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比进一步发展为2.3∶38.0∶59.7,杭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34.9∶62.6,合肥市三次产业结构比却表现为3.8∶50.5∶45.7[9]。可见,合肥市三次产业结构依然偏重,与其省会经济功能定位仍存在较大差距,不利于合肥市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领头雁”作用。
(二)合肥市先进制造业尤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但细分行业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合肥市先进制造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新型平板显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新型平板显示、机器人已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新型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入选了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十二五”期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超过500家,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实现了年均20.5%和21.9%的高增长率。2015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788.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17%,实现增加值698.68亿元,占全市 GDP的12.3%,对市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2%。2017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3500多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4%。预计到2020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合肥市目前已涌现如科大讯飞、海尔集团、皖通科技、工大高科、东风机电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 LED显示、智能家电、雷达设备、汽车电子、节能环保设备、生物医药、太阳能光伏、量子通信技术、火灾安全等高新技术(产品),建立了以新型平板显示、光伏产业、智能语音以及乐凯平板显示用光学级聚脂薄膜等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与生产基地。 可见,目前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很好,产业规模正在快速增加,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对市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在不断提升。
合肥市八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不平衡。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规模较大,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新能源汽车与公共安全产业发展规模较小。同一产业内部的细分行业发展也不平衡,如电子信息产业大类下的10多个细分行业中,下一代互联网(NGI)和下一代网(NGN)发展相对比较滞后;高端装备制造业大类下的细分行业中,空调器及方舱、航空仪表和航空地面设备等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另外,合肥市生物医药、新能源、机器人、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三)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偏小,部分行业发展明显滞后
从“十一五”开始到2017年,合肥市服务业增加值已由527.22亿元增加到3297.62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8%,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之比也由2001年的41.41%上升到2005年的49.42%,之后又逐年降低至2017年的45.73%[9]。 可见,合肥市服务业发展规模偏小,产业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同期GDP增长(同期GDP年均增长16%),对市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不足[10]。根据发达地市的经验,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现代服务业占 GDP的比重会随着 GDP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直至形成“三二一”的高级化三次产业结构形态。然而,合肥市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其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调整之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目前合肥市应加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使之有效促进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步伐,最终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形态。
另一方面,从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几大主要细分行业发展情况来看,教育和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等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2%、4.55%、9.14%,与交通仓储及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实现的增加值相比,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与此同时,近年来合肥市的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8.9%、15.2%、13.3%。 可见,近年来合肥市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细分行业发展也不平衡,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在市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四)合肥市科技创新资源丰富,但科技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与之并不相称
合肥市是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中国第三大创新城市,科技创新资源非常丰富。合肥市拥有高等院校54所,各类研发机构919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重大科学装置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0个;拥有“千人计划”人才195人,两院院士81人,各类科技人员60多万人。自“十二五”以来,合肥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达到35.9%,发明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分别达到56.8%、39.6%。2017年,合肥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1666家,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54.1%,占全市GDP的22.2%[9]。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是其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合肥市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为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合肥市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具有较强的科技优势,但未能将其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与沿海发达地市和一些大城市相比,合肥市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科研成果在本地产品化、市场化的成果转化率非常低,长期以来保持在25%~30%的水平,专利沉睡和专利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合肥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尚未构建起便捷有效的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的交流平台,共建研发机构及技术联盟进行协同创新的机会不足[11],导致很多科研成果只拥有技术含量却并不具备后期市场开发潜力,研发与市场严重脱节。
(五)合肥市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扎实的经济基础,但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较弱
近年来,合肥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具有扎实的经济基础。2017年,合肥市 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7213.4亿元、1251.15亿元、6351.43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6.83倍、11.97倍、11.57倍,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分别位居第7位、第10位和第6位[9]。2017年,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61户,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137户(超百亿元的企业12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58.66亿元[9]。合肥市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家用电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光伏及新能源等六大主导产业。2017年,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788.0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同时,电气机械和器材、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汽车、金属制品、橡胶和塑料、农副食品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医药等12个行业实现利润总额50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利润总额的81%[9]。可见,近年来合肥市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制造业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正在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合肥市如江淮、安凯、惠而浦中国、海尔、京东方等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与国内同行业内排名前列的领军企业相比,企业规模偏小,在同行业中的市场势力和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尚不具备转型升级的经济实力。以汽车制造为例,国际上普遍认为,轻型载货汽车企业的年生产规模为10万~12万辆,中型载货车6万~8万辆”,轿车25万~30万辆。合肥市现有规模以上整车和专用车生产企业10家,配套零部件企业200余家,但汽车年总产量不足100万辆[8]。另外,目前合肥市家用电器产业已建立起一条从研发到核心配套件制造、整机组装、物流、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但诸多配套件电源控制系统、电磁阀、集成电路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核心配套产品却需要从外地购进。目前合肥市装备制造业企业大都从事单机生产,从事高中端数控机床和重型机床制造的装备制造企业为数不多,从事比较复杂的特种铸锻件、特种模具、特殊热处理加工以及工业电镀等加工生产的配套企业比较缺乏。可见,目前合肥市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能力仍较为薄弱。
三、 合肥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合肥市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同时也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支撑。因此,合肥市应该从技术创新驱动与市场需求拉动这两个方面同时“发力”推动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将合肥市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另一方面,根据技术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和提升产业链,利用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市场体系,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制定合肥市产业发展整体规划,突出区域性产业发展特色
要把传统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市场机制形成的利益差引导市场经济主体把资源配置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去[12]。加强具体产业发展规划的论证与评估,做好相关产业规划间的衔接和协调,增强不同次区域间产业有序发展的功能定位;做好规划配套和分解落实,推进市、区、县、园区各个层级产业规划实施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二)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八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
合肥被誉为中部地区智力最密集和最具创新活力的地区。目前,合肥市应充分利用其科技优势做大做强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公共安全等八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合肥市成为中部地区最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与制造基地;加快建设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国家IC产业基地、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进一步壮大增强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设备等先进制造业产业规模,提高其对合肥市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重点建设一批主导产业链项目、高端价值链项目和重大规划建设重组项目,大力发展如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平板显示、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和器材、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金属制品等先进制造业,注重延伸这些产业的产品链和价值链;构建上下游产品开发和支持的协同分工网络和战略联盟,增强产业间和产业内发展的协同效应,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12]。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产业发展原则,增强壮大具有合肥特色的先进制造业的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形成“三二一”的高级化产业结构形态
合肥市当前经济结构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带动阶段,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为主将逐步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但是,目前合肥市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占比偏低、产业规模偏小,部分行业发展缓慢。为了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合肥市必须快速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大幅度提高现代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要充分考虑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的异质性特征,努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便利发展。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注重提升具有规模效应和集聚扩散效应的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适度集聚与融合发展[12];注重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的新兴行业和新型业态,不断形成具有发展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的服务平台、现代化交易平台、商务服务中心、产业促进中心、研发设计中心,为合肥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对于生活性服务业而言,进一步优化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政策,规范各类服务业市场,放宽行业准入门槛,降低进入壁垒。现阶段,合肥市应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引导外资、民间资本投入到现代服务业中来,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服务功能和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技术的市场开发,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促进技术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合肥市应坚持技术研发的市场导向原则, 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建设一批校、院、所、企合作形成的研发、生产、销售紧密结合的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 瞄准重点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开发与市场结合紧密的技术产品,当前尤其要在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数字化装备、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等领域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另一方面,探索技术转移的有效机制,加强技术的市场开发力度,扩大产学研互动合作的领域和范围,提高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率; 通过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培育一批产业化效益好的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委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研发项目、建立新技术与新产业的信息服务平台等措施, 进一步增强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从而有力推动技术与市场的内生互动和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