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管理对降低结核病医院院内感染的影响探讨

2019-02-10王娇娇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30期
关键词:隔离预防结核病

王娇娇

【摘要】目的 分析结核病患者医院院内感染的预防与隔离状况,分析其护理管理方式。方法 将本院2018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30例结核病医院院内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展开实验,并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医生分别14例)采用问卷调查,对其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随后实施消毒隔离,对比实施前后的质量管理评分。结果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医生、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疾病知晓率存在很大差异,医生的知晓率为100%,护理人员为85.71%,患者为43.33%,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实施前,实施后的各项管理质量评分均更高。结论 想要降低结核病医院院内感染患者的发病率,还得从健康教育入手,多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并加强预防隔离措施,不仅能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还可以使感染率得到控制。

【关键词】结核病;医院院内感染;预防;隔离

【中图分类号】R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02

医院院内感染是指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是同时对各类抗微生物药物产生的耐药性,其主要和抗生素的滥用或病原体传播相关[1]。特别是结核病住院患者,因为得进行损伤性和侵入性操作,发生医院院内感染的几率更高[2]。为降低医院和患者的感染率,本次研究将本院收治的30例结核病医院院内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展开实验,分析结核病患者医院院内感染的预防与隔离状况,现将临床结果整理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30例结核病医院院内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展开实验,同时选择14例护理人员和医生进行研究,其中患者的年龄59~78岁,平均(66.4±6.8)岁,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医生均为男性,年龄21~45岁,平均(31.9±2.7)岁。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参与,且可以配合回答相关问题,具有正常认知功能,无任何精神异常、听力障碍等情况,所有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本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制定问卷调查,针对结核病和医院院内感染之间的关系和相关隔离知识内容为主,并给予患者、护理人员和医生采用现场发放形式,填写完毕后回收。

在开展感染管理后,其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应当做好护理人员的在岗培训工作,主要目的是提高护理人员个体素质,尤其是结合病区内的护理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科学预防培训以及指导告知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当保持个人卫生,并加强相关医疗器械的处理,做好预防感染基本知识教育,使护理人员意识到感染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列举案例或情景扮演的方式,将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状况介绍给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意识培养。在医院内部需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结合抗感染预防基础知识考核与审查,并将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的绩效奖金挂钩,这样有助于增加护理人员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以保证护理人员的工作全面性。

其次,在医院内部需要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管制度。在医院内部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结核病区感染预防管理对病区内的各项感染隔离和预防操作进行定期检查,并将相关指标作为重点检测项目,切实落实医护人员的卫生监测和病区内的环境监测。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不达标状况,需要立即进行整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方式,做好后续的二次检查工作,如果多次检查不合格,还需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病房内是医生、患者以及探视人员频繁流动的主要场所,在日常业务活动中,人流量较大也是感染频发的主要区域,所以应当做好患者的病房安全管理。再结合病房内医务人员首先应当做好相应的开窗换气,保证空气流通,通常情况下可在早晨以及傍晚分别进行一次通风。医务人员需要对病房内的所有相关物品进行消毒,可采用0.5%的有效氯消毒液进行彻底擦拭,在日常生活中可采用清水进行清洁并进行紫外线消毒,定期检查灯光强度,保证病房杀菌工作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

在医务人员接触过患者血液、粘膜或非完整皮肤后,医患双方都应当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即使这类物质并不存在明显的污染现象,还是应当根据相关的感染防控要求,做好相应的感染管理对结核病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血液进行有效隔離并集中处理,避免医患之间或患患之间发生交叉感染。

1.3 评价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随后实施消毒隔离,对比实施前后的质量管理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实验数据均由统计人员录入Excel表格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0进行实验统计学计算。文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分别选择X2、T值进行统计分析,若各实验结果中P<0.05,则说明本次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所有研究对象知晓率对比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医生、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疾病知晓率存在很大差异,医生的知晓率为100%,护理人员为85.71%,患者为43.33%,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施前后各项管理质量评分对比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比实施前,实施后的各项管理质量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随着临床中医院院内感染的病例越来越多,各类学者和医院引起重视,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高结核病患者的生存率[3-4]。医院院内感染后治疗比较困难,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还会对其心理造成影响,且现阶段医院的隔离和预防措施管理方面还存在弊端,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和医生的培训工作,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对环境进行改善的同时,保证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但还是得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才能提高患者的自觉性和预防能力,减少感染率[5-6]。

综上所述,想要降低结核病医院院内感染患者的发病率,还得从健康教育入手,多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并加强预防隔离措施,不仅能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还可以使感染率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1] 李虹霖.细节管理在结核病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8):66-67.

[2] 刘永梅,姑丽巴哈尔·买海提.强化护理管理在结核病医院内科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7):168.

[3] 曹丽梅.结核病医院内科预防感染中强化护理管理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5):157-158.

[4] 沙鸭云,周晓江,丁阿宏,邹苏红.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4):62-65.

[5] 黄巧巧.强化护理管理在结核病医院内科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5):245-247.

[6] 罗秀丽.持续质量改进在耐多药结核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05):561-56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隔离预防结核病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幼儿隔离中的安全问题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医院消毒隔离的预防与控制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IL-17在结核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