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底反射区按摩与中医封包综合治疗仪相配合疗法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失眠的护理体会

2019-02-10叶子君胡少娟黄玮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9期

叶子君 胡少娟 黄玮

【摘要】目的 探讨足底反射区按摩与中医封包综合治疗仪相配合疗法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失眠的效果。方法 选取38例下肢骨折术后失眠患者,男18例,女20例;年龄68-92岁,平均年龄80岁;其中股骨颈骨折例数20,股骨粗隆间骨折例数18。每日对5个足底反射区进行按摩,与中医封包综合治疗仪相配合治疗,治疗每日两次,4天为一疗程。结果 经过观察指标,参照疗效标准,临床验证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失眠患者的症状大为减轻,其睡眠质量大幅提高。结论 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失眠患者实施足底反射区按摩与中医封包综合治疗仪相配合的中医护理手段后,睡眠质量得以大大改善,更加有利于手术后的康复,得到患者的一致青睐,对临床推广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失眠;足底按摩;中医封包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9..02

下肢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创伤性疾病之一,老年人常因跌倒、闪挫扭伤或遇到意外被挤压等导致发生骨折。手术治疗,当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术后,常常发现有许多老年患者因疼痛不已、环境改变、担心疾病预后和术后不习惯床上二便等而产生失眠症状;我们虽立即采取了相应的细致护理措施,但失眠症状却未见改善、挥之不去,这种情形若继续下去势必有碍患者的机体恢复。鉴于我院已开展了多项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操作技术,为此,我们采取了极具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治疗方法―足底反射区按摩与中医封包综合治疗仪相配合,实践证明这样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效果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失眠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68~92岁,平均年龄80岁,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

1.2 纳入标准

①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1];②根据阿森斯失眠量表进行评分,分数大于6分者;③既往未服用及注射过镇静或催眠药物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①具严重意识障碍、精神疾病及由于手术、疼痛、发热、外伤等其他因素引起的继发性失眠患者;②严重心、脑、肝、肾等危重症状患者;③足部皮肤破损患者;④各种严重出血患者;⑤妊娠、哺乳期女性患者;⑥精神药物滥用或者依赖所致失眠的患者。

1.4 方法

每日早餐和午餐后2小时,患者取平卧位,双足底涂上万花油,按摩足底反射区位置,依照《中华反射学足疗临床手册》[2]教材进行;大脑(头部)反射区→小脑及脑干反射区→三叉神经反射区→腹腔神经丛反射区→失眠反射区。按摩顺序:先左足,后右足。按摩手法:单食指扣拳法,针对大脑、腹腔神经丛反射区;拇指腹按压法,针对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失眠反射区。按摩力度以患者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各反射区按摩时间3分钟,15 min/次,两次/天,一疗程为4天。

对患者足底反射区按摩之后,再采用中医封包综合治疗仪(湖南省健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进行治疗。中医封包,具有远红外线热敷和符合磁场的共同作用。操作方法:首先拉开封包拉链→扣上磁扣→拉上拉链→以涌泉穴为中心→把封包用魔术黏贴固定于患者双足底处→接入电源→开始工作。2次/d,20 min/次,一療程为4天。

1.5 观察指标

针对本组38例下肢骨折术后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进行评分。评分包括入睡时间、夜间苏醒、早醒、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白天身体功能(体力或精神,如记忆力、认知力和注意力等)、白天嗜睡;每项均按0~3等级计分,如果总分小于4表明无睡眠障碍;如果总分在4~6,可疑失眠;如果总分在6分以上,表明失眠[3]。

1.6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38例患者的评价标准,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而自行拟定。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反而加重。有效:症状较前减轻,睡眠时间增加至3小时;显效:睡眠质量明显,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时间>3小时以上;治愈:夜间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或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本组38例下肢骨折术后失眠患者,经足底反射区按摩与中医封包相配合护理治疗后,治愈:30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

3 讨 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日益加剧,现代人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护理技术的优势和特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作为中医护理的工作者,如果掌握并熟悉这些技术,就能切实地把具有特色的中医护理服务融入于整体护理当中,从而促使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手术是骨伤科的主要手段,良好的睡眠极有利于术后患者身体的康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骨科术后患者经常出现失眠现象[5]。失眠现象,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极不利于他们术后的康复。故此,我们充分利用中医的传统优势,对术后失眠患者施以足底反射区按摩与中医封包综合治疗仪相配合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攻克了这个难题。

足底反射区按摩,可调节局部血液和淋巴的回流,使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增强,以行气血,利关节,舒筋络,从而促进睡眠。中医封包综合治疗仪,其原理是利用远红外线的温热及复合磁场的作用,使人体足底部血管和皮肤毛孔扩张,将热力和有效的中药活化物质一起通过体表毛窍渗透入其经络、血脉,达到气血通畅,疏通腠理,从而达到通络活血、安神定心之功效。

通过上述临床结果,证明了将足底反射区按摩与中医封包综合治疗仪相配合的护理措施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失眠患者,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对于保证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术后机体恢复,是行之有效的上佳护理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

[2] 周 新.中华反射学:足疗临床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46-138.

[3] 邵子杰.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2):85-8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6-187.

[5] 董卫红.骨折患者术后失眠原因及护理对策[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09):1119-1121.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