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流变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的监测价值体会

2019-02-10季辉刘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30期
关键词:血脂冠心病

季辉 刘敏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流变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的监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2月冠心病患者(本院100例),监测冠心病患者血脂指标、血流变指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根据冠状造影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并对比组间结果。结果 双支、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组TG、TC、LDL-C、Apo-B、non-hdl-c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高于单支病变组,HDL-C、Apo-A1P指标低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发生发展与血脂、血流变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有关,具有较高的监测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血脂;血流变;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02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狭窄,通常發生在胆固醇,在动脉壁上堆积形成斑块,导致器质性病变或心肌机能障碍,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因此,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血脂、炎性因子及血粘度可促进冠心病的发生。检测血脂、血流变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操作简单、用时短等优势,可预测冠心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是诊断冠心病和预警未来危险的重要指标[2]。本文通过对我院选取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流变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监测,旨在探讨其临床价值,现将报告叙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44~80岁,平均(58.33±11.28)岁。根据冠状造影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单支(36例)、双支(52例)、三支(12例)病变组,各组资料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研究和对比。该研究是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及患者家属签字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包括:①临床病例资料完整;②经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症状诊断证实为冠心病。排除标准包括:①恶性肿瘤者;②合并其他心肝肾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③存在感染者。

1.3 方法

采集入院第一天晨起空腹状态下的血液标本,按照统一标准测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监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应用单向免疫扩散法监测血浆载脂蛋白A1(Apo-A1)、血浆载脂蛋白B(Apo-B),应用散射比浊法监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仪器选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BS-480)。应用旋转式粘度计监测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TC-HDL-C。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血脂、血流变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病变支数的关系。

1.5 统计学方法

版本:SPSS 22.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t值检验;P<0.05时,为组间结果有意义。

2 结 果

双支、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组TG、TC、LDL-C、Apo-B、non-hdl-c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高于单支病变组,HDL-C、Apo-A1P指标低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冠心病被认为始于冠状动脉内层的损伤或损伤,这种损害导致脂肪斑块沉积在损伤部位堆积起来,也叫动脉硬化。常见病因为心绞痛胸痛、气短、心肌梗死或心脏病发作,发病率和致残率逐渐上升。

TG、HDL等血脂水平上升可引发血液流变异常情况,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升高,说明器官与组织的血流量减少,导致灌注不足。血脂、血流学和血粘度指标出现异常可预测冠心病的发生,炎性因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可促进泡沫细胞的生成,加剧炎症反应,能够预测其风险,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治[3]。本文通过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流变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的监测价值,分析冠心病的发展历程。结果显示双支、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组TG、TC、LDL-C、Apo-B、non-hdl-c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高于单支病变组,HDL-C、Apo-A1P指标低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脂、血流变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对诊断和预后评估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流变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的监测价值较高,可反映病变严重性。

参考文献

[1] 张春艳,郑 阳,郭 瑄,等.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中的临床意义[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81(3):344-348.

[2] 陈剑峰,张美胡.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2):227-230.

[3] 王洲平.地奥心血康与丹参多酚联合治疗冠心病前后血流变学及炎性因子指标的改变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5,26(2):40-4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血脂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你了解“血脂”吗
血脂与脑小腔隙灶及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