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

2019-02-10邓思丽

时代金融 2019年35期

邓思丽

摘要:EPC是指公司在接受业主的嘱托之后,以合同要求为基础完成对项目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等部分环节或所有环节的承包。本文通过了解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相关内容,分析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包含的财务风险,着重研究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 财务风险 管理防范

一、简述EPC工程总承包项目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要求承包公司需要在遵守合同要求的基础上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与成本等。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不应当过分严格控制总承包企业,而应当给予其一定的建设工作自由权利,而业主需要完成的仅仅是了解工程进度、质量、成本消耗是否滿足合约要求,建设结束之后能否正常投入使用。因此,业主对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一般使用过程控制、事后监督两种管理模式。EPC工程的总承包企业负责人需要对整个履约过程、行为负总责,也就是说,总承包企业负责人是该项目的第一负责人。由此可知,EPC总承包项目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能有效表现出设计在整个工程中的作用,并保证能够发挥设计的价值,使整个工程建设方案不断优化;第二,能有效解决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中互相制约、互相脱节的问题,使各个环节衔接更为合理,使总承包企业获得更好地经济利润;第三,能明确责任主体,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确定相关责任承担人。

二、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包含的财务风险

(一)合同签约

合同签约阶段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项目招投标环节;二是项目签约环节。

项目招投标出现的财务风险的原因:受到主客观各类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进行项目预算编制、报价过程中缺少专业财务工作人员的参与,导致负责招标项目的工作人员在报价时为了获取项目承包资格一味压低价格,未能考虑到原材料价格、融资成本、市场利率上升等因素,EPC工程总成本承包项目本身是总价固定项目,若出现原材料价格上升、征地拆迁价格上升等问题,将会使整个项目建设成本上升而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项目亏损,导致财务风险几率加大。

项目签约环节出现的财务风险的原因:从法律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虽然对于合同双方来说地位平等,但实际上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双方的地位并不完全平等。相对于承包企业而言,业主的地位更为强势,无论是付款进度、付款方式、合同价格调整、违约赔偿等问题,业主都可以以自身的利益需求为主进行思考,并选择较为合适的方式提出要求,但这对于总承包企业而言,无论是从资金实力还是项目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标准,因此在实际施工、运营过程中,受到这些高要求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承包商电子的情况,导致总承包企业的成本消耗上升,出现一定的成本风险,一旦业主无法认同实物工作量,则会导致总承包企业项目成本提升,公司利润降低而出现财务风险。

(二)项目施工

项目在进行招标过程中,总承包企业若未能按照规范要求评估承包企业的实际能力,而分承包企业的工程建设过程也缺少专业财务人员的参与,将会导致评标工作流于表面,仅仅是一种走形式的状态,一旦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出现了问题,比如分承包企业能力不足、资金不足、项目进度较慢等,将会严重影响项目的总承包企业的合同履行能力,甚至有可能会出现资金赔偿情况。其次,EPC项目预算管理工作流程存在较多缺陷,绩效考评制度本身的不健全以及企业预算执行能力不足等问题,将会导致整个预算管理工作流于表面,根本无法控制项目成本。这两个问题也是项目出现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1]。

(三)项目资金管理

EPC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特性,才加上机构设置的临时性,为有效降低成本,机构人员的配置也较为简单,常常会出现一人担负多个岗位职责的问题,哪怕岗位之间并不相容,这种问题依旧会出现,从而便会引发舞弊情况。除此之外,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EPC总承包项目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本身的资金管理制度便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无法保证项目中收支以及完工进度的一致性,导致项目资金需求始终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还容易出现项目施工过程中一个环节盈余较多一个环节资金缺失,较容易出现财务风险。

(四)项目竣工

一般情况下,在项目完工之后,业主需要将剩余的工程款支付90%,竣工之后支付5%,而业主手中握有5%的工程款项,作为整个工程项目质量保障的押金,等到质量保证期结束之后,这部分款项便可以支付给承包企业。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竣工验收延期、质保期延长等问题,导致承包项目企业在收取工程尾款过程中遇到各类问题,导致资金无法及时回笼,严重影响承包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时间的不断延长可能会遇见业主名称更换、主体撤销等问题,后任业主若不承认之前的债务,承包企业为了避免与业主发生矛盾,不得不放弃尾款,导致企业出现坏账,严重影响企业的利润收益[2]。

三、防范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合同会签制度

为有效解决合同签约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财务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项目进行招投标的环节就直接接入到整个项目进行之中,无论是合同报价或者是直接签约,都需要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设内容,最大程度减少合同报价、税负上升等环节之中隐藏的财务风险,保证整个项目运行精准有序。

(二)建立大额资金支付审批制度

承包企业应当重视大额资金支付审批制度的建设与健全,并要求企业内部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完成审批工作与支付工作。资金的支付需要直接由相关部门完成申请并提交,而后由合约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项目经理进行审批之后,才能真正投入到资金支付的环节之中。财务部门应当严格把握整个项目过程中成本开始,保证遵循“收大于支”的资金管理原则,在经过层层审核之后,便可以有效防范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三)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应对项目施工、项目竣工环节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企业需要提前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调查与设计,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之后在进行原材料、机械设备的采购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选择,并保证能“货比三家”,选择出价格、质量最优的厂家合作。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除了要按照设计好的施工方案进行工作,还需要保证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满足项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少,避免在处理项目漏洞环节中消耗较多资金成本。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需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以便于全面提升项目工程的安全性与高质量。施工企业应当重视对原材料及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存,保证在此方面能够减少成本的支出。企业需要从施工环节中给出相应的预算方案,并按照月、季度、年等时间限制制定灵活性、可操作性更强的预算方案,并以预算方案为基础进行成本控制与资金支付,一旦超出预算内容,必须经过审批才能使该笔资金投入使用,能有效促进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流通始终处于“正”的状态之中,促进项目运行的成功、守时与高质量[3]。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会在合同签约、项目施工、项目资金管理、项目竣工等环节出现风险问题,从而能及时应对财务风险,应当建立合同会签制度、大额资金支付审批制度与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甘宁.设计企业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纳税,2019,13(12):26-27+30.

[2]霍振扬.校地“双业主”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及风险防范——以某高校新校区项目工程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8(12):36-37+43.

[3]唐皓,蒲林.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分析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01):177-179.

(作者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