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9-02-10王树龙马晓琴杨婷高文华马之嘉梁永纲
王树龙 马晓琴 杨婷 高文华 马之嘉 梁永纲
【摘要】目的 研究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纳入标准:在我院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自愿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参与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PCI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康复出院,治疗有效率为90%,1例患者因病情过重而死亡,1例患者出现再发心肌梗死的情况,经靶血管血运重建后康复出院。结论 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01
近年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我国临床上的发病率有了显著的提高,而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常用于治疗该疾病的方法,而随着人民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各界对于治疗效果的关注度也有了显著提高。本次研究纳入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纳入标准:在我院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自愿在我院接受治療并参与此次研究,组内男女比例=11:9,年龄23~76岁,平均(50.8±5.9)岁。此次研究是在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此次研究在开展前,已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取得了他们的同意。
纳入及排除标准:(1)所有患者均签署了关于此次研究的知情且同意书;(2)所有患者均>18岁,且不超过80岁;(3)排除身体有其他严重不可逆的并发症的患者;(4)排除近1个月内参加其它临床研究的患者;(5)排除患有合并恶性肿瘤,或预计生存时间不足1年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PCI治疗,在患者入组前,让患者口服300 mg阿司匹林和300 mg氯吡格雷,并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60 U/kg肝素,患者入组后第一时间给予患者静脉注射阿替普酶8 mg溶栓,注射完成后的1.5 h内,再给予患者静脉滴注阿替普酶42 mg溶栓,之后给予患者12 U/kg/h的速率对患者进行凝血活酶,将时间控制在(60±10)s的区间内,直至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前不可对患者施以GPI(血小板糖蛋白抑制剂),术中是否使用则交由患者自行决定;溶栓完成1.5 h后,判断溶栓是否成功,溶栓成功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成功后,在心导管技术的支持下经桡动脉对患者进行堵塞管腔的疏通;若患者判断为溶栓失败,则立即进行补救PCI。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结果的处理中,均采用SPSS 20.0对结果进行处理,检验方法如下。计数资料检验方法:以卡方(x2)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检验;计量资料检验方法:以t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检验;组间统计学差异检验方法:以P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康复出院,治疗有效率为90%,1例患者因病情过重而死亡,死亡率为5%,1例患者出现再发心肌梗死的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但经靶血管血运重建后康复出院。
3 讨 论
近年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我国临床上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经过多年临床治疗经验得知,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缩短患者并发至开通IRA的时间。
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公认的有着极大临床研究价值的再灌注治疗方法,该种方法主要是先通过药物对患者进行溶栓,再利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1],在优点方面,其也结合了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点,该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就诊场地、时间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疏通梗死血管的目的,有着明显的持续性、有效性以及稳定性。但由于目前在我国缺乏对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数据,因此不可明确此种治疗方法是否会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缺血、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在本次研究中,为了研究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纳入了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20例患者均进行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研究结果显示,20例患者的总治疗有效性高达90%,死亡率仅为5%,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5%,且经临床治疗后已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震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和时机[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6,11(1):18-23.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