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通注射液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2019-02-10杜永波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30期
关键词:指标值心电图心肌梗死

杜永波

【摘要】目的 探究血栓通注射液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实验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LVEF、LVSD、LVDD心电图检测指标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栓通注射液;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使血流中断,导致心肌严重缺血,并出现急性坏死的状况称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胸痛等[1]。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2],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特进行了血栓通注射液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应用效果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实验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实验组中,包括男27例,女26例,平均年龄(62.74±7.34)岁。对照组中,包括男29例,女24例,平均年龄(64.21±7.38)岁。根据统计学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心电监测、镇痛、吸氧等常规治疗,且在溶栓治疗前,进行300 mg阿司匹林頓服治疗。溶栓治疗方法为:150 w单位尿激酶注射液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均匀混合,在45min内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若患者12 h后未出现凝血异常现象,对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1天2次,每次0.6 mg,持续治疗1周。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方法为:250 mL血栓通注射液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均匀混合,静脉滴注治疗,1天1次,持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超声心电图检测指标(LVEF、LVSD、LVDD)。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用(x±s)表示,P<0.05时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LVEF、LVSD、LVDD心电图检测指标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中医认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因是气血运行受阻,因此在治疗时可以从益气活血化淤的角度出发。血栓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它可以抑制血管的扩张,减少血管周围的阻力,进而增加脑血管血流量,缓解脑部供血障碍[3]。

在本文中,实验组患者通过血栓通治疗,其LVEF、LVSD、LVDD心电图检测指标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文君.血栓通注射液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3):48-49.

[2] 杨 帆,傅晓霞,李亚轩.血栓通注射液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4):111-114,119.

[3] 傅晓霞,吕 健,杨 帆,等.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防治作用[J].中成药,2014,36(5):933-936.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指标值心电图心肌梗死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指标融合模型研究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1995年—2013年地方预算内财力、中央返还及上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