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CT与MRI在膝关节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2019-02-10郭玉斌车传东苏玉霞张秀峰庞涛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9期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

郭玉斌 车传东 苏玉霞 张秀峰 庞涛

【摘要】目的 比较CT与MRI在膝关节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与MRI检查,观察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 对比所有膝关节损伤患者CT检查与MRI检查的检出情况,患者骨质改变、关节腔积液以及韧带损伤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RI检查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同时CT检查的总检出率为80.36%,MRI检查的总检出率为100%,MRI检查准确性更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优于CT检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CT;MRI;膝关节损伤;效果比较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9..02

在临床骨科诊断治疗中,膝关节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膝关节活动比较多,负重大,因此容易受到损伤。膝关节损伤最常见的类型包括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骨质改变以及关节腔积液等。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弹响、以及功能障碍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当膝关节受到损伤时,其相关结构也会出现撕裂的情况,因此,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及时对症治疗。关节镜下病理检查的方式能够直观地显示出患者膝关节损伤情况,但这种具有创伤性的检查方式不易让患者配合诊断治疗。而X线平片以及关节造影的检查方式难以将患者关节内的半月板、软骨、韧带等解剖结构全面显示出来,诊断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检查(MRI)两种影像学诊断方式对膝关节损伤患者予以诊断治疗。本文将对CT与MRI在膝关节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与MRI检查。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44.37±3.82)岁,病程1.7~72小时,平均病程为(12.28±0.62)h。左侧部位发病的患者有25例,右侧部位发病的患者有31例。其中,体力劳动拉伤患者15例,运动拉伤患者10例,行走过快导致关节受损患者13例,交通事故导致关节受损患者18例。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精神障碍及沟通能力障碍患者、骨质疏松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具有膝关节手术史患者[1]。

1.2 治疗方法

1.2.1 CT检查:患者取仰卧位,选择GE公司的64 排螺旋CT机平扫患者患侧的整个膝部,螺距为1.375~1.5,扫描层厚设为5.0~7.5 mm,扫描层间距设为5.0~7.5 mm,电压120 kV,电流220~250 mA。然后以3.0 ml/s的速度注射100 mL优维显造影剂增强扫描。

1.2.2 MRI检查:患者取仰卧位足先进,选择西门子1.5T MR磁共振扫描仪,患侧置于线圈中心,常规扫描参数:矩阵256×256,TE 13.8 ms,视野180 mm,TR 500 ms,梯度回波PROSET 序列扫描参数:矩阵256×512,视野250 mm,扫描层厚为2.0 mm,扫描层间距为0 mm,TR取最小值[2]。在检查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膝关节的损伤情况进行体位的调整,以顺利得出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半月板损伤、骨质改变、关节腔积液以及韧带损伤的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所有膝关节损伤患者CT检查与MRI检查的检出情况,患者骨质改变、关节腔积液以及韧带损伤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RI检查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同时CT检查的总检出率为80.36%,MRI检查的总检出率为100%,MRI检查准确性更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膝关节活动多、负重大,一旦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就有可能导致膝关节损伤。如果没有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还会引发半月板损害、创伤性关节炎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要选择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以往,临床上采用X线平片、关节造影以及CT的檢查方式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检查,但这些方法难以全面地诊断出患者软骨骨折及半月板损伤等情况,关节镜下检查具有创伤性,一定程度上给患者带来创伤。运用MRI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膝关节的损伤情况,确定膝关节的损伤类型,相对于CT检查而言,具有更高的膝关节损伤检出率,有助于为膝关节损伤患者提供临床诊断治疗的依据。

综上所述,MRI检查与CT检查均有比较好的影像学特征。但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整体临床效果优于CT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薛 婷.CT与MRI影像学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3):157-158.

[2] 高汉云,张秋菊.用MRI检查和CT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0):94-95.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
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
不同角度对等速运动膝关节屈/伸力矩比值影响的研究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