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国开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2019-02-10刘俊
刘俊
[关 键 词] 教育生态学;会计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024-04
随着近些年全球对生态环保问题的重视,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加强,不再局限于满足人类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也不断提高,具有整体系统性认知特征的生态观俨然成为一种普遍的思维和理念,逐步渗入各行各业中,得到大家共识。在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到的“全社会加强协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改善社会育人环境,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全面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等文句,正是教育生态化思维和理念的充分体现。国家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作为国开教育中的一部分,如何利用生态学视阈开展实践研究,培养高素质的会计学应用型人才,为国开大学转型升级,发展社区教育,打造终身教育立交桥提供实践样板和积极探索。
一、教育生态学理论发展沿革与实践探索概述
(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生态系统,英文简称ECO,是ecosystem的缩写,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因此,“生态系统”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被各行各业用于表述各自生长条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Gremin L A)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的概念。教育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1977年,英國学者埃格尔斯顿(Eggleston.J.)在其出版的著作《学校生态学》中提出教育生态学也应该研究教育资源的分布以及个体对教育资源分布的反应,拓宽了教育生态学研究的新领域。
然后,美国教育学者阿什比(Ashby E)在他著名的《英国、印度和非洲的大学: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中首次提出并应用“高等教育生态”这个概念,认为在高等教育及其所依存的生态环境中,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同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复杂系统;该系统有其自身特定的发生与演替过程以及结构、功能、承载力与生产力,认为大学构造必须适应自身变化的环境。1987年,美国学者古德莱德(Goodlad)第一次提出“文化生态系统”概念,强调学校建设要从管理的角度人手,统筹各种生态因子,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提高办学效益。
(二)国内研究与实践
早在古代,《庄子·齐物论》就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哲学思想,体现了朴素的系统论和整体观。20世纪60年代,我国学者也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1975年,台湾学者方炳林发表了《生态环境与教育》著作,1989年,李聪明发行出版了《教育生态学导论》;大陆学者吴鼎福、诸文蔚等1990年著有《教育生态学》等。近年来,国内高校开展教育生态学应用有,杭州电大钱明红(2009)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开放教育生态展开了探讨;程岭红博士(2010)立足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商学院旅游专业,对国际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做了分析。康淑敏(2012)应用教育生态学的观念或思维方式尝试建构了外语教学设计框架。胡洁雯(2013)做了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研究。曾丽萍(2014)利用教育生态视角对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
不难看出,教育生态理论自从其诞生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我们管理教育,认识、实践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领教育改革与发展,明确提出全社会加强协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改善社会育人环境,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全面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等,恰恰体现了教育生态学观点,有如生物成长需要适宜的生态环境一样,永远需要某种丰富营养的生态环境,只有人与社会相互和谐,共生共荣,实现协同进化,才有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系统整体优化。
二、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国开会计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脱离社会环境要求
按照当下国开会计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有些笼统和宽泛,没有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员特点等设立具体目标。当前企业需要复合型会计人才,不仅会手工账、会计电算化,还要求会纳税申报、懂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审计业务,而国开实践教学还缺少纳税申报、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实践,不能满足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之需要。
(二)课程体系设计不够科学合理
以会计专科为例,2009年以前的课程计划不仅开设了基础会计实验课程,还有会计操作实务课程,又在第四学期开设会计核算模拟实验课程,导致学生实践课程雷同,有关纳税申报等内容缺乏,实践效果不够全面;修订后的新计划把基础会计实验课程、会计操作实务课程均删除,直接做会计核算模拟实验,没有一定循序渐进的安排,内容上过于单一。本科层次的学生,有些已经取得中级职称,实践教学没有合适的内容可以选择,过于简单,实践教学起不到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作用,这些问题出现,反映了对国开学生的情况没有考虑全面,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会计实践教材更新不及时
国开系统的会计教材建设一直滞后于会计实务的发展。如《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教材十多年来只是更换了封面,内容存在不少错误,以至于考试时候还需要给学生另外的“教材补丁”。《会计核算模拟实验》有关手工账没有同电脑账合成为一套经济业务,而且电脑账是还需要手工输入,难以满足学生实践需要。电算化实践教学采用类似游戏通关式软件设计,学生难以调整考核顺序,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而且内容过于陈旧老套,实训效果不够理想,“花盆效应”明显,离开了书本,做不了账本,不仅基础知识不牢固,实际动手能力也不够,到了企业往往需要再次培训,才能走上有关具体会计工作岗位。
(四)没有搭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在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5G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将逐步实现“时时、处处学习”。当下,国开系统没有充分整合实践为主的教学资源,没有发挥系统办学的优势。现阶段的实践教学,还仅仅停留在对一个入门者的教育,为学员今后职称考试、职业生涯发展缺乏支持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理念还没有落实到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后阶段,仅仅局限于“扶上马”,没有送一程,更没有搭建起一个适合会计人员的终身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取经还得靠自己。
(五)国开会计实践教学缺乏“双师型”教师
国开大部分会计实践教师没有企业会计实践经验,大学毕业之后,就到电大教学,属于纸上谈兵;有些还是半路出家,其他专业改行而来,缺乏会计和计算机知识系统化学习,既有科班出身,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非常稀缺,导致会计实践教学师资质量得不到保障,已成为实践教学之痛点。
三、国开大学开展会计实践生态化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国开会计实践教学走生态化道路的可能性
国家开放大学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开放远程教育的成人高校,拥有良好的网络、硬件条件和基础,有近百万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在校学生,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这个生态系统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同高职和普通高兴学生相比,国开学生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大多数在职参加学习,存在一定工学矛盾;学生主体具有地域集聚性,在“家门口的大学”学习,能够“留得下,用得上”;生源个性化差异较大,包括年龄差距、学习基础、学习环境条件、自主学习主动性等。这些特点完全可以根据生态学多样性的原理,根据学生不同环境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应生制宜,针对每一个学生个性化需求构建终生学习生态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共建,不仅注重学生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实现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实现学生岗位成才,实现自身价值,实现用人单位、相关社会管理部门等整个生态圈多赢的终极目标。
(二)国开会计实践生态化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国开会计一直是热门专业,笔者经过对5年新生问卷调查,发现80%左右的学生都没有做过会计工作,只有20%的学生有相关工作经验;本科报名者有35%左右学员大专阶段非会计专业毕业,学生报名会计专业是期望能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认为会计工作相对稳定,工资薪酬相对理想。会计学是集理论性、實务性、专业性为一体的工商管理学科,动手操作能力要求高,对于这些零基础会计学员,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带来了更多挑战。由此决定了会计实践教学需要兼顾不同学习基础和条件的学员,帮助他们由会计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对其体系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因此,国开会计实践生态化教学不仅是遵循国家教育发展规划、顺应教育发展潮流的需要,更是由会计学专业自身教学规律决定的,只有在会计实践中学习会计,当前国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四、国开大学会计实践生态化教学系统构建探索
(一)树立符合生态学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国开需要根据人才需求生态环境,树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具体目标:大专主要培养面向中小企业为主,能够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课程体系教学大纲设置应该突出会计相关初级职称考证的考点;本科层面侧在大专基础上,增强会计职业能力,培养具有一定财务管理能力,具备纳税申报和审计业务知识,能独当一面的主办会计为目标,加强同企事业单位联系与合作,主动调研人才市场需求,更新育人理念,进行素质教育。
(二)国开会计实践教学投入产出生态系统
1.投入阶段
(1)教学资源——硬件资源和条件:照顾到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环境条件差异,构建一个开放式、共建共享型、多层次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系统,包括实训教材、案例集、教学软件、课件、教学视频与实训室等。
(2)学生——教学主体:国开学生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需要充分考虑学习需求的多样性,模拟各种环境,引导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成立学习小组、读书会等,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克服远程网络学习带来的孤独感。
(3)教师——教学的组织者: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良好的会计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还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4)社会资源——环境和信息:包括有关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校外实践基地、知名教师专家、校企合作单位等。
2.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是指投入的各个生产要素(生态因子)之间的发生作用,促进各生态因子协同发展。此环节是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点,需要构建并优化国开会计实践教学资源信息共建共享平台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和转化效率。
3.产出阶段
产出阶段:会计应用型人才、教学研究项目、社会咨询服务,实现学生和教师专业发展,企事业用人单位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实现整个生态圈共赢发展。
上述三个环节构成国开会计实践教学生态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
五、生态学视阈下国开大学会计实践生态化教学展望
(一)做好学生情况调查,打造分类施教的实践教学支持服务系统
做好学生学习基础调查,包括工作经验、学习经历、上网时间和条件、会计工作实践条件等,针对不同学习基础和环境条件同学开展分类实践教学。对零基础学员,专科层次可以按照会计从业资格内容,本科开展有关补修课程实践,按照初级会计职称内容加以必要实训。这个可以通过浙江电大开发的网上实训平台开展。同时,让学生加入读书会,成立学习小组,开展有关实务工作模拟交流,实现互帮互助。对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围绕中级职称考证课程,结合实务开展有关读书活动,联系事务所和企业有关经验丰富专家开展业务咨询和培训,提升职业能力。
(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按照行业分组实习
根据桐乡产业特色,联合事务所、不同行业代表性企业建设会计专业实习基地,建立师徒结对,实现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同时,利用好校友等资源,加强联系和交流,让专业会计教师走进企业进行调研,收集行业教学案例,提高教学质量。
(三)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教育资源信息共建共享平台
借鉴教育生态学理论,平台由国开各县级电大(社区学院)牵头,政府相关部门(财政局、税务局、人社局、市场监督局等)协同参与,提供相关制度、政策和业务支持,同时也需要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参与。一方面,平台利用国开互联网技术,通过QQ群、微信群等组织国开系统中央、省、地市三级名师和骨干教师共建共享一批实践优质资源;另一方面,国开学员来自各行各业,都拥有一定的优质特色资源,鼓励学员之间共建共享。为了提高平台系统的负熵,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加大教育资源投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稳定国开会计实践教育生态系统与外界循环的能量流
国开需要加大有关会计实践教育资源投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下列四个生态因子:物质设施环境、制度政策环境、市场支持服务环境和开放教育共享共建理念环境。物质设施环境,在现有多媒体教室、云教室、电子图书馆等基础上,继续开发实训沙盘、VR做账软件等;制度政策环境是指共建共享平台有关资源建设、共享制度等制度;支持服务环境是政府、协会、企业为师生应用实践教育资源提供支持服务的各种资源、优秀案例等;开放教育共享共建理念环境是师生在应用教育资源教学互动中形成的“共享经济”文化,包括资源的开发、分享的积极性等,总体要求是“发挥共享精神,不违背市场经济原则”。
2.合理控制资源主体的数量,提升质量,优化结构,稳定国开会计实践教育生态系统与外界循环的物质流
政府部门根据市场用人需求,统筹做好会计实践教育资源规划,积极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激励国开社区学院开展有关实践教育资源开发,保证有效投入,实现技术和硬件不断升级换代。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学员通过一些职称资格证书考试,培养会计领军人才,开展各种业务知识竞赛,表彰行业先进等,引导系统优化升级。
3.坚持开放办学、走出象牙塔,畅通外界循环的信息流
国开实践教学共建共享系统与其内、外部系统间除了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動,还发生着信息传递,使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和演变,实现教育生态的均衡发展。系统内各个成员在这一过程中相互沟通、交流和协作,发挥各自特定的作用,共同致力于社区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化,建立更加专业、系统化、精细化的会计学习平台。国开的系统建设实现奥鹏的远程教育一样精细化、系统化;实现5G时代“处处可以学习,时时可以学习”,进行泛在教学,具体见图2所示。
(四)培养“双师型”教师,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
国开大学会计专业教师除了要有深厚的会计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常识,还需要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功底,必要的实务职业技能,才能适应会计学科发展的要求。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专业进修,定期进行新准则、新制度、新软件培训,参加会计师考试,在不影响本职工作前提下,允许教师到有关企业开展兼职实践,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五)构建共赢共生,互惠互利,产学研教一体生态系统
需要有整体系统观点统领我们的实践教学工作,服务好学员,就是为企业输送了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某种程度上说,企业才是我们国开大学的最终的顾客。我们国开大学除了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师还应该联系学生,深入企业实际,发掘企业实际实务工作的困难,开展有关咨询和服务,帮助学生胜任实践岗位,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教师、学生、企业教学相长,共赢共生,互惠互利,产学研教一体生态系统。
六、结论
在浙江电大,近年来会计学专业招生一直比较理想,这得益于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会计需求量大,相应的会计专业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相对较好,是国开大学校园里一颗“常青树”。利用生态学思维来研究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构建有利于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生态会计学科,为国开大学转型升级,发展社区教育,打造终身教育立交桥提供实践样板和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单成蔚.“五位一体”营造良好育人生态[J].中国教育报,2019(3).
[2]杨智,程华安.教育生态学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建设[J].中国学士期刊网,2018(9).
[3]曾丽萍.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探讨:基于教育生态理念[J].商业会计,2017(11).
[4]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5]克雷明(Gremin L A).公共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