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达标理论为基础的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家庭访视效果分析

2019-02-10恽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9期

恽菊

【摘要】目的 探索对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采取以达标理论为基础的家庭访视后干预效果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研究组实施以达标理论为基础的家庭访视,对照组实施常规访视。对比分析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及患者有效满意度。结果 访视措施结束后,研究组血压控制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及患者有效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義(P<0.05)。结论 使用以达标理论为基础的家庭访视对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效果卓越,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升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

【关键词】达标理论;家庭访视;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9..02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它常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并存,是重要的造成严重心血管损伤的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对各个脏器结构功能产生损害,最终造成器官衰竭。而糖尿病作为老年人非常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会对老年人的三大物质代谢及电解质水平产生严重不利影响[1]。若此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那该病人病情就变得更加棘手,因此对随访措施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为提高随访质量,特制定此研究方案研究对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采取以达标理论为基础的家庭访视后效果的改善情况,现将研究情况总结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其中,研究组年龄60~83岁,平均(72.21±2.45)岁,男14例,女11例;对照组年龄62~81岁,平均(71.63±1.63)岁,男12例,女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空腹血糖≥7.0 mmol/L;②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11.1 mmol/L;③非同日对患者测量三次血压,患者收缩压都≥140 mmHg和(或)患者舒张压都≥90 mmHg。病例排除标准:①病人合并严重的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该研究;②病人除高血压糖尿病以外的严重心肺功能衰竭[2]。

1.2 方法

对照组老年患者实施常规随访,主要对患者采取登门拜访、电话沟通的方式提醒患者遵照医嘱坚持服药[3]。而研究组老年患者则实施以达标理论为基础的家庭访视,具体随访护理措施包括:①进入患者住处访视,访视时要耐心询问病人基本信息及病情,做到对病人的基本信息精准掌握对基本病情了如指掌;和病人讨论制定康复计划,包括饮食计划、运动计划、用药计划等,尽量做到细致入微,使方案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降低患者对康复计划的抵触心理;与病人深入交谈,倾听病人心中的疑惑与不满,有针对性提出建议,做好相关的心理疏通;教授病人如何正确的测量血压及血糖,并和病人一起多次练习这些措施,以便病人能掌握正确的自检手段,及时记录病情变化。②运用电话等移动手段进行访视,通过这些移动手段,了解病人近段时间以来饮食、运动、用药计划的落实情况,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及时修正相关计划,以便这些计划在接下的时间里可以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跟进记录病人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调整随访措施,与病人亲切交谈,帮助其敞开心扉,倾听病人的诉说,帮助其缓解精神压力。③进入社区在社区开展病情咨询会,健康大讲坛等多种多样的互动活动,通过这些社会活动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的健康宣传,让病人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高血压糖尿病的相关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和预防策略;深入社区,邀请一些积极性高的病人分享自己的康复经验,增进病人间的了解,消除对疾病的恐惧感及患病的孤独感。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及患者有效满意度,患者有效满意度分为极佳、一般和较差,有效满意度为极佳+一般[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及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血压及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有效满意度情况比较

患者有效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日益升高,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日益提升,而老年人对这类疾病常重视不够,因此病人的依从性较差,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这就要求除了为病人提供合适的治疗措施外,还要配合恰当的随访干预手段[5]。

常规随访一般只重视疾病本身,随访质量较差,而以达标理论为基础的家庭访视能够增强常规随访护理的短板,对病人的饮食、运动、用药、心理全方位干预,能有效改善病情,提升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6]。本次研究也证实研究组血压控制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及患者有效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有力佐证了以达标理论为基础的家庭访视在干预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随访方案相对于其他随访方案质量高,方便履行,适合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游书秋,杜茜倩,李胜玲,等.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2):2058-2060.

[2] 刘冬梅,张仕淇,李胜玲,等.基于授权理论的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积极度及家庭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7,37(3):719-721.

[3] 管 键,朱凤秀.家庭访视护理应用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127-128.

[4] 雷 芳,陈渊青,罗 红,等.基于达标理论的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家庭访视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6,23(3):19-22.

[5] 何利清.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10(9):199.

[6] 孙久红.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12-13.

本文编辑:刘欣悦